第79章 藏哪?

作品:《炮灰在年代文里养崽崽

    苏糖戴着冬天的毛线手套和吴正初等人一起整理书籍,但她学识太差,一些被撕成两半甚至三块、四块的书,她根本就不知道那半和那块是一本,常常张冠李戴。


    只能被安排整理旧报纸,把报纸按照时间排序整理好。现在的报纸分类还不是很细致,不像后世,有养生报、科技报、学生报或者是八卦周刊等等。


    现在报纸的版面内容还是比较全面的,全面开花,内容比较正面。


    报名的名称?


    某市报或者某省报。


    这么热的天气,为什么戴手套?


    脏。


    很多报纸都脏了。


    苏糖甚至在不少报纸上看到鼻涕或者是黄痰,恶心死了。但既然花钱买回来了,只能硬着头皮忍着恶心整理了。


    哎。


    出钱出力,苏糖再次感慨这个时代有病,把她感染了。


    不过,她身边的这四位才是牛人呢。不管多脏都不嫌弃,吴正初甚至用手扣掉一块干掉的黄痰,还心疼被模糊了的字迹。


    苏糖浑身鸡皮疙瘩,她是绝对做不到这样的。


    苏糖挪到吴正初旁边,问他关于蚊子的事情。


    蚊子扎人后会不会死掉?


    隐隐约约中,苏糖记得好像是会死掉的。但不确定这个认知是从哪里来的,是书上看到的,还是网上看到的,或者只是别人的随口胡嗨?


    忘记了。


    回答苏糖的是敏悦,“蚊子扎人后不会立刻死掉......”


    一般咬人的蚊子是雌性,它们需要吸食血液来获得血液里的某种物质用于排卵生产下一代。蚊子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需要血液,才会攻击人类,其他时候它们都是为以露水为食的。


    当它们吸食完血液,排完卵后,就会和普通的昆虫一样完成延续生命的使命,从而死去。所以不存在什么蚊子以命扎人的说法。


    哦。


    原来如此。


    苏糖不好意思,原来她真的记错了。


    这个要跟小崽崽纠正,免得他们也像她一样传递错误的知识,误人子弟。


    小崽崽早就玩疯了,压根就不记得这么一回事。再说,他们拍死的蚊子没有二十也有十八,谁去管它们是怎么死的?


    蚊子哪有足球好玩?


    村里的小屁孩们带着两个崽崽在草坡上你追我逐地乱踢一通。苏糖本想给他们制定一个游戏规则的,但从不看踢球的苏糖压根就想不起来,足球有什么规则?


    她连足球队有多少个队员都不知道,至于前锋、守门员什么的?


    更不懂。


    算了,随便他们玩吧。


    反正也玩不出花样,高兴就好。


    苏老爹每次看到一群小屁孩哇啦啦地追着一只球跑,就心口疼。


    那是球吗?


    不是。


    那是钱。


    这只球刚到槐树村的第一天,就上山下河,脏了,花了,丑了,完全看不出来这是一只能低半间屋的球。


    至于羽毛球?


    已经被打坏了两只球,一根毛都不剩。


    苏糖让陈川流从鸭子身上拔来几根鸭毛,但不是太硬就是太软都不合适,拔了足足一百多根才找到合适的鸭毛。


    幸好陈喜养的鸭子足够多,否则,鸭都要被薅秃。


    村里孩子的玩具太少?


    苏糖干脆又让陈川流帮忙做几个毽子,鸡毛、鸭毛的都有,随便玩。


    苏糖带回来的旧书旧报纸实在太多,吴正初等人足足整理了五天。其中一些书,吴正初让苏糖藏起来,不要让别人看到。


    至于藏哪里?


    他们不问,他们不知道。


    还有一些比较深奥却难得的书籍,吴正初也让苏糖收起来,放好,没有必要放在室,免得弄丢了。


    藏了哪里?


    苏糖也不知道啊。


    想了好几天,最后想到一个好地方。


    哪里?


    苏家祖坟。


    苏糖决定瞒着苏老爹把这些整理出来的具有时代敏感性却也又有收藏意义的书籍藏到苏家祖坟去。


    相信应该没有人敢来槐树村挖坟。


    陈川流,“你说什么?哪里?”


    “祖坟。”苏糖小声,眼珠子乱转,左右看了看。她是等苏老爹出门后才和陈川流商量的,就是怕苏老爹听到,气得要打断她双脚。


    “老祖宗没有什么文化,熏陶熏陶嘛。”苏糖讪讪,“活到老学到老,学到死,死都要学。”


    “苏糖,你......是不是太过分了?”


    祖坟啊。


    说挖就挖。


    也难怪怕苏老爹打人。


    “要不,挖你家祖坟?也是可以的。”


    陈川流很无奈,“你想有安宁日子过,最好就不要。”要是让陈家人知道苏糖有这个想法,她就别想安宁,不管是陈家哪个人都能撕了她。


    苏糖摊手,“除了祖坟,我想不到其他地方。”这些书要是被人看到,是要出大事的。苏糖是宁愿烧掉也不敢留在苏家的。


    有些惨剧是超过人类想象的。


    苏糖当年学这一段历史的时候,连续做了好几晚的噩梦。让她去经历这些?她绝对是宁愿死的。


    而且,这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还涉及到苏家。


    如果不能保证藏好,苏糖宁愿烧掉。


    陈川流叹气,媳妇能力没有,却有搞事、揽事的心。


    “交给我。”


    苏糖很好奇,陈川流藏那?


    “别问。你什么都不知道。”


    苏糖不情不愿,“好吧。不知道就不知道。”


    陈川流藏那?


    陈家祖坟旁边,让祖宗熏陶一下文化的光辉。


    学校旁边的室建好,书架做好,吴正初等人把书和报纸分类放进去,每本书上都贴着‘槐树村第一小学’的标签。


    室所有的书和报纸只能看,不能借出。


    管理员?


    吴正初。


    他不仅要管理室,还要负责给学生和村里人解惑书籍或者报纸上的问题。甚至每天晚上还要抽时间给村里人读报纸,讲解报纸上的一些政策。


    如果吴正初没有时间,黄统一和李光明等人顶上。


    村里人一边学认字一边通过书和报纸了解外面的世界还有外面环境的变化。


    开智,从来不分年龄。


    相对于读报纸,苏糖更喜欢讲故事。


    给学生讲,给村里人讲。


    以前,槐树村的人一到晚上就准备睡觉,毕竟,舍不得浪费灯油。但现在,却成群结队地聚集在晒谷场或者学校前的空地上,点燃一堆火照亮,点燃一堆艾草驱蚊,然后听吴正初读报纸,讲报纸上的政策,或者听苏糖讲故事。


    这个习惯持续很多很多年,后来有了知青的加入,有了更多下放人员的加入,让槐树村的篝火学习小队越来越壮大,内容越来越丰富。


    几十年后,很多功成名就的人的感谢言里都提到槐树村的篝火学习小队。


    但现在,苏糖对篝火学习的感觉即使,火很烫,艾草很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