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清明 子欲养而亲不待

作品:《清穿:康熙他又催生了

    一晃,半个月时间过去了。


    四月初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御花园的桃花已经凋零,枝头抽出嫩绿色的绿梢,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到绿叶里,黄豆般、手指头般大小的桃子。


    绿树成荫,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娘娘,今日的天色瞧着像是要下雨的样子,咱们早些回宫去吧?”


    徐乐堇慢悠悠的走在长街之上,时不时的驻足停留,远眺片刻。


    莲芝、入画跟在身后,抬头望着阴沉沉的天色,轻声开口。


    轻轻点了点头,徐乐堇轻声自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明日便是清明了,天公也不作美,阴沉了下来。”


    “娘娘可是有思念之人?”


    莲芝低头沉吟了片刻,小心翼翼的开口询问。


    徐乐堇面色微微一愣,陷入沉思之中。


    许久后,一脸苦笑开口,“本宫并非孑然一身、孤苦伶仃,本宫的父母,虽然健在人世,但祖父祖母早年逝世。”


    “祖父祖母在世的时候,对本宫甚是疼爱。”


    莲芝恭声道,“娘娘孝顺,老太爷老夫人,在九泉之下,见到娘娘您如今光耀门楣,光宗耀祖,定会欣慰的。”


    徐乐堇轻轻颔首。


    次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


    一大早,天空便飘起了蒙蒙细雨。


    有道是春雨贵如油,润物细无声,但清明时节的雨,却让人心绪惆怅,颇为伤感。


    傍晚时分,康熙驾临翊坤宫,与徐乐堇一并用晚膳。


    晚膳之后


    康熙目光望着魂不守舍,时常走神的徐乐堇,沉声询问,“爱妃今日心情不好?”


    “可是想家了,想念你在盛京木兰围场牧马的父亲了。”


    “回皇上,嫔妾只是感慨,子欲养而亲不待。嫔妾年幼之时,祖父祖母便逝世了,祖父祖母对嫔妾甚是疼爱,从小家中姐妹们没有的,祖父祖母都会给嫔妾。”


    “如今嫔妾侍奉皇上,得封嫔位,生养了保绶、乌希哈和乌那希,方才切身体会,父母生养之恩不容易。”


    徐乐堇面色牵强的挤出一抹笑,温声细语回话。


    康熙闻言,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虽贵为帝王,万人之上,但是幼年的时候,养在阿哥所。


    稍稍长大些便登基为帝,与生母孝康章皇后,聚少离多。


    登基后的第二年,生母在景仁宫薨逝。


    子欲养而亲不待,他登基为帝,生母却早早薨逝,前几年宫里头还有表妹妃佟佳氏陪着,了表思母之情。


    而如今,表妹妃佟佳氏逝世。


    许久后,康熙睁开双眼,眼中波澜涌动,“爱妃早些歇着,朕回乾清宫了!”


    “是,嫔妾恭送皇上。”


    徐乐堇亲自送了康熙离开翊坤宫,在翊坤宫外,站了许久,方才由着莲芝、入画,扶着回到正殿之中。


    入画悄悄望了徐乐堇一眼,轻声道,“娘娘,奴婢不明白娘娘您为何在皇上面前,提及子欲养而亲不待呢?”


    徐乐堇笑而不语。


    入画眼角余光望了莲芝一眼,压低了声音,低声又开口。“娘娘,孝康章皇后,虽是皇上的亲额娘,但是在先帝一朝,只是庶妃。皇上登基之后,这才加封为孝康章皇后的。”


    “况且,如今宫中还有太皇太后,太后娘娘,太后娘娘是皇上的嫡额娘,娘娘您在皇上面前,提及子欲养而亲不待,太皇太后、太后知晓后,恐怕会不喜娘娘您。”


    徐乐堇抿了抿唇,偏过头看了一眼莲芝。


    端起一旁的消食茶,浅茗了一口,云淡风轻,道:“逝者已矣,孝康章皇后已经逝世多年,太皇太后、太后心中早已没有芥蒂。”


    “本宫如今在皇上面前,提及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是劝着皇上,朝事虽然重要,但是慈宁宫太皇太后、太后娘娘处,也该经常去探望的。”


    “历朝历代,皆是以孝治天下,皇上也不例外。”


    入画思虑了许久,虽然心里依旧忧心不已,但是面上却是如释重负,笑着开口,“娘娘圣明,希望皇上、太皇太后,能明白小主的一番心意。”


    清明之后,徐乐堇焦躁不安的度过了三日。


    这三日里,昭妃每日都要挤兑、讥讽徐乐堇一番,但徐乐堇都生生忍了下来,并未反驳昭妃。


    给昭妃、后宫妃嫔的感觉,就是徐乐堇沉静下来了。


    翊坤宫里,伺候的宫人们,屏气敛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伺候。


    “娘娘,太皇太后身边的苏麻嬷嬷来了,请娘娘您即刻去慈宁宫一趟?”紫芜面色凝重的从殿外进来,恭声向徐乐堇禀报。


    徐乐堇一直绷着的一颗心,暂时松懈了下来。


    微微颔首,沉声道,“本宫知道了。”


    “入画留在翊坤宫看家,莲芝、紫芜你们随本宫去慈宁宫,拜见太皇太后。”


    “竹兰去阿哥所,叮嘱春华姑姑、秋雁姑姑,小心照顾阿哥、公主们。”


    一番吩咐之后,徐乐堇出了翊坤宫,随着苏麻喇姑,朝着慈宁宫方向而去。


    走过永寿宫、启祥宫门前的长街,出了西六宫。


    苏麻喇姑轻叹了一口气,低声道,“毓嫔娘娘好生糊涂,竟然在清明节那日,对皇上提及,子欲养而亲不待。”


    “太皇太后虽然不责怪娘娘您,但是心中终究介怀,太后娘娘……”


    苏麻喇姑,咽下了到嘴边的话,给了徐乐堇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


    徐乐堇面色淡淡,温婉一笑,“多谢苏麻嬷嬷提点,嫔妾知道怎么做了。嫔妾言语有失,不该在皇上面前提及子欲养而亲不待,但嫔妾更多的是想劝着皇上,多孝顺太皇太后、太后娘娘。可能、”


    “可能嫔妾用错了法子吧!”


    苏麻喇姑狐疑的看了徐乐堇一眼,并未多言。


    慈宁宫,氛围凝重。


    太皇太后、太后跪坐在慈宁宫佛堂之中,苏麻喇姑引领着徐乐堇进了佛堂。


    徐乐堇向太皇太后、太后行礼问安之后,便安安静静的跪在角落里。


    半个时辰后,太皇太后沧桑的声音响起。“毓嫔去给太宗皇帝、先帝和孝康章皇后,上柱香吧!”


    “是,妾徐穆尔氏遵旨。”


    徐乐堇躬身应下,低垂着的眼眸中,迅速闪过一抹欣喜。


    太宗皇帝、先帝和孝康章皇后,在慈宁宫佛堂后,设有灵牌。


    太宗皇帝、先帝的很显眼,而孝康章皇后的,徐乐堇找了许久,方才在一个角落里找到。


    徐乐堇面色恭顺跪下,“妾翊坤宫毓嫔,徐穆尔氏,拜见太宗皇帝,拜见大行世祖皇帝,拜见孝康章皇后。”


    “太宗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大行世祖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孝康章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