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038 歌曲

作品:《九零年代我有巨额房贷

    第二天。


    许八雪终于在电视台看到朱台长了。


    朱台长今天来得格外早,他一改往日的愁眉不展,整个人精神十足,“许八雪,来办公室。”资金问题解决了。


    朱台长神情气爽。


    许八雪跟着去了办公室。


    朱台长说:“你上次说的那个办法很有用。”重着夸了一下许八雪的能干。


    之后说,“除了洪甜甜外,我还找到了两个想参加节目的年轻人,虽然样貌普通了些,但是,”


    这个是重点,“他们家里人决定给节目冠名了。”


    给冠名费。


    “冠名费?一整年的?还是一季?”许八雪又问,“给多少钱啊?”


    朱台长比一个五字。


    “五万。”


    一年五万。


    许八雪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台长,这是一年的合约吗?投资商的要求是什么?”


    许八雪问到了点子上。


    朱台长说:“签一年的合同,要求是让他们的孩子上一年的节目。”


    “台长,你不会答应了吧。”许八雪道,“您先不要答应,现在节目还没有开播,这个冠名费,说实话还是少了一点。”


    她跟朱台长商量:“您要是实在是缺钱,跟他们投资商商量一下,先投一个季度的,看看效果怎么样,后期再根据收视率重新制定合同。”


    一年就五万的冠名费,太亏了。


    以许八雪准备的这两期节目来看,这收视一定不会差的!


    张诺纯的《午间新闻》都到15了,她这个肯定不会低于20的。


    朱台长说:“五万已经很多了。”


    真的不少了。


    好不容易才拉到的投资商,朱台长真舍不得看着这五万块从手里流走。


    “台长,我跟您保证,要是节目播出,之后您收到的节目冠名的金额绝对比这个多,两倍,三倍都有可能!”许八雪给台长画大饼。


    虽然她对节目有信心,但是三倍的冠名费,她心里还是有点没底。


    不过,她是真不想让投资方的人在节目里混一年。


    新开节目开播,首先要求的就是质量。


    朱台长被许八雪说的二倍三倍的冠名费打动了。


    他决定回头再跟投资商谈谈。


    朱台长把投资商的事放到一边,问起了正事:“你第二期的主题是什么,嘉宾请得怎么样了?”


    许八雪:“我想做个音乐专题的,这次是去音乐学院请大学生以及老师过来当嘉宾,第一期玩了三个游戏,这次第二期我想改一下,改成唱歌……”


    朱台长没有意见。


    不过有件事他得提醒许八雪:“这投资商就算要试试效果,也要投个一期或者一季,给他们留点名额。”


    许八雪:“留了。”


    她觉得那些投资商的孩子们可以来个一两次,但是常驻的话,那就没有节目效果了。


    名额她肯定是留了。


    先头她给了音乐学院五个名额,这边还有三到四个的空名额,


    反正一期节目有多少人,也是她说了算。


    许八雪问朱台长,“这加塞的人,能一期一个的上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节目受到的影响就更小了。


    朱台长问许八雪:“你觉得是三个投资商投节目赚得多,还是一个投资商资节目咱们赚得多。”


    答案显而易见。


    许八雪绞尽脑汁的想:“要不,送一个去别的节目?”


    朱台长想了想,“我再跟他们谈谈。”


    话又一转,“你别也抱太大希望。”他们台别的节目,也就是《新闻》了。


    许八雪就猜到会这样。


    她还有个小问题,“台长,黄桃走了,这《大爆料》怎么办?还播吗?”


    “播,当然播!”朱台长说,“现在就等你的节目了,等你节目播了,我再把这个节目放出来。”


    《大爆料》可是朱台长特别看重的节目,这个就是收视的保证。


    这个节目会让他们台火遍全国的!


    但是,这种《大爆炸》不是长久之计,想要电视台发展起来,还是要有自己的王牌节目。


    不能让全国观众以为他们台只会播这种博版面的‘丑闻’。


    所以,朱八雪的这个《超级星期五》至关重要了。


    许入雪听朱台长这么说,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第二期得赶紧录制了。


    许八雪跟朱台长商量:“台长,如果非得安排三个人(投资商的人)一期,那你提前领他们过来,让我看看人。”到时候再看怎么安排节目。


    洪甜甜的脸还可以,小美女,就是不知道她唱歌怎么样。


    要是唱得一般的话,许八雪想把她塞到下一期,以免拉低第二期音乐节目的水平。


    “行。”


    许八雪一脸沉重的走出了台长室。


    过了会。


    她又回去了,“台长,这投资商的钱要是进到台里了,你可得给我发奖金啊。”还有,“加班费也别忘了。”


    一百块的工资,又是制作节目,又是找人,又是充当主持。


    怎么着也得加一点吧。


    朱台长:“七月就给你转正。”以后一个二百块工资。


    许八雪不干:“奖金,加班费,您可千万别忘了。”还用朱台长听得见的声音嘀咕:“等收视率出来,说不定还有别的台来挖我呢!”


    朱台长:“收视率破30,你给两百块奖金。”


    “这可是您说的!”蚊子再小也是肉。


    更别说这奖金足足有两百块。


    许八雪很知足了。


    二百的工资,加二百的奖金,到时候加班费再算上……


    要是还有设计费……


    许八雪满足了。


    许八雪从台长室出来,刚回到办公室没一会,就有人过来敲门了,“许姐,楼下有个人找你,说是你寄信让他过来的。”


    “好,我马上下去。”


    是歌曲到了吗?


    许八雪赶到一楼,一楼的大厅里就一个人,特别显眼。


    一个留着油头的长发男人,发梢微卷,背着吉他,长得很高,但是像站不直似的,看着不显个。


    他听到脚步声,转过头。


    许八雪走过来,“你好,你是《快乐到家》的作曲人吗?”


    “是我。”背着吉他的男人自我介绍,“我叫段天。”一开始他看到许八雪反应还正常,后来得知许八雪就是负责选歌的,愣了一下。


    “你是音乐专业的吗?”他问许八雪。


    许八雪坦然道:“不是。”


    要是她是音乐专业,哪里还用请别人来写歌。


    自己写就行了啊。


    段天皱起眉,望着许八雪,没有话说。


    许八雪道:“我们有个录音室,你要是不忙的话,可以把你的歌自己唱出来吗。”她听听。


    看看效果。


    段天只到录音室三个字的时候,眼睛就亮了,“好。”


    一口答应,生怕许八雪反悔。


    许八雪带他去了录音室。


    段天有些激动。


    话筒收音效果极好,还有这音响设备,比他驻唱的酒吧好太多了。


    还有这房间的隔音,太棒了。


    段天在里头录自己的歌。


    一遍遍的录,录到他觉得最好为止,录完了,他还舍不得出来。


    开头是很欢快乐的语调。


    歌词也是比较向上的,许八雪仔细的听,副歌部分重复了两遍,很有记忆点。


    这首歌当片头曲有点长了。


    可以留一半。


    许八雪觉得可以。


    这版音乐可以买下来,现在就是谈版权的价格问题了。


    这个钱的问题,许八雪做不了主。


    段天把录制好的de交给了许八雪,“好了。”他把磁带交给许八雪。


    许八雪接过磁带。


    段天的肚子叫了起来。


    快中午了,这位段天录了一上午,也挺辛苦的。


    许八雪问他:“三楼就是食堂,要不要去吃一点东西?”


    “谢谢。”


    许八雪把段天带到了食堂,让他自己挑菜,许八雪刚才下来时,多拿了一份食堂的饭卡。这饭卡是第一期的学生们录节目时,电视台给准备的。


    因为以后还会有录制的嘉宾,这卡暂时由许八雪保管。


    段天狼吞虎咽。


    这人是不是好几餐没吃了?


    许八雪心里这样想,但是没问。


    她跟段天说:“台长不在,明天你再过来一趟,到时候商量一下这歌曲的版权费。”


    段天点点头,又站起来去打了一碗白米饭。


    “饭卡里有钱,可以加菜。”许八雪提醒。


    段天又去打了半碗菜。


    又是一顿狼吞虎咽。


    下午。


    许八雪联系了音乐学院,正准备问歌曲的事,这边她收到了一首,想问问音乐学院那边的歌准备得怎么样了。


    有的话就带过来,没有的话就算了。


    结果吕主任说,参加节目的学生都选好了,他下午把人带过来。


    同时,学生们要唱的歌单也准备好了。


    下午就可以过来试唱了。


    试唱。


    许八雪对这个环节充满了期待。


    她在办公室里坐了一会,然后出门了。


    她先去了一号厅,找到张诺纯,“下午忙不忙?”


    张诺纯说,“有事吗?”她在整理新闻稿。


    把新闻日期理一理。


    “下午有音乐学院的学生过来试唱,你要是有空,可以过来听一听。”许八雪笑着说,“那天我去的时候,有个姓赵的老师,声音特别好听。”


    过来听歌,就当是放松了。


    “好,有空我一定过去,几点开始?”张诺纯问。


    “二点过来,到时候准备一下乐器,二点半应该就可以开始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许八雪说。


    “没问题。”张诺纯会抽时间过来的。


    许八雪问她:“看到周玲了吗?”


    张诺纯道,“周玲早上一来就出去了,跟着那几个记者去采访了,说是大新闻。”在蹲点呢。


    许八雪嘀咕道:“要是你碰到周玲了,记得告诉她,如果某□□的新闻,就别跟了,换男的去。”


    男的腿长又有力气,跑也跑得快些。


    “好。”既然许八雪这样说,张诺纯决定照做。


    聊完,许八雪正要走,张诺纯问她,“怎么最近没见到吴湛啊?”


    许八雪道:“我这两天办公室里都没看到他。”两人一个办公室的,吴湛没来办公室吧,还是说,两人错开了?


    反正许八雪没见吴湛的人。


    张诺纯见许八雪也不知道,就没再问。


    下午两点。


    音乐学院的吕主任带着他的学生们过来了,同时一起过来的还有两位老师,一位是赵老师,另一位是个个子高挑的男老师,很有气质。


    这位男老师姓原,原老师。


    许八雪带他们去了二号厅。


    很快,她就到了吕主任递来的歌单。


    许八雪拿着歌单,半天没动。


    真的。


    这歌单,太让人意外了。


    先不说赵老师的《我愿意》了。


    其中还有,


    1983年5月发行的《漫步人生路》。


    1983年8月发行的《偏偏喜欢你》。


    1987年2月发行的《大约在冬季》。


    近几年的,《不再犹豫》,《大海》,《同桌的你》。


    每一首都是老朋友了。


    不愧是经典,几十年了,都还在传唱。


    许八雪现在非常非常期待等会学生们的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