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常丰机械厂成立了,订单纷至沓来

作品:《女帝重生六零乡村当神豪

    岳淑萍一边吃一边对常国柱道:“我们这次来是专项总结小常庄搞机械化经验的,县里要在小常庄开现场会,所以,我们得在小常庄住几天,得麻烦大队长给我们安排吃住了。”


    常国柱道:“这没有问题!岳站长和王研究员就住在俺家的西屋里,另外两位研究员住在俺爸爸家房子的西屋里,吃饭,就在咱家一起吃吧!”


    岳淑萍道:“大队长这样安排很好!我们按规定交伙食费。”


    岳淑萍的办事效率是很高的,连来带走只用了三天,就把开现场会的所有事宜准备好了。


    而李商义县长更是急于摘掉全省贫困县的帽子,凡是有利于推动本县生产的事情,他也是风风火火地干。


    岳淑萍回县里第三天,“小常庄农业生产机械化现场会”就在小常庄召开了。看書喇


    县机关全体干部参加,各公社主要干部参加,各村大队长和书记参加。


    好家伙,这次现场会,比上次在小常庄召开常家巴掌地生产现场会的规模大了三倍。


    总共是上千口子人,整个小常庄,村里村外,感觉都是人了。


    所有参加现场会的人参观了小常庄自己制造的机器之后,全都震惊了!


    过去全县最穷的村子小常庄,竟然搞出这么好的机器来,简直是不可思议啊!


    不过,参加现场会的村干部们在座谈时纷纷说――


    “要我们学习小常庄的精神可以,但是,要我们做到小常庄这样的程度,难!”


    “我们哪里有这样的人才!”


    “我们哪里有这样的设备!”


    “想搞也搞不出来啊!“


    ……


    岳淑萍站出来说话了:“你们要是真的搞不出来,那就买小常庄的机器呗!”


    她这一句话,一下子使得参加会议的村干部们茅塞顿开。


    是啊,买现成的机器多好啊,省得自己折腾,还不一定折腾成功。


    当场,就有一百多个村干部向小常庄五金厂订货了。


    一百多个村干部订货啊,而且他们每人定的还不是一  台两台,而是多台!


    这意味着小常庄的五金厂大火了啊!


    换句话说,小常庄的财路大开了啊!


    可以预见,现场会后,前来定货的人还会络绎不绝。


    提高工效一百五十倍的机器,谁不想买啊。


    不过,问题来了。


    小常庄目前的五金厂规模,哪里吃得下这么大的机器生产市场!


    常永慧对爸爸道:“爸爸,俺估计,咱们的工厂生产能力,至少得提升十倍以上!”


    常国柱道:“提升十倍以上?我的天啊,怎样提升啊?”


    少年常永慧却是显得云淡风轻,道:“这个好办啊,工厂抓紧时间生产,先卖出去一批机器,用卖机器的钱盖更多的厂房,招收更多的工人呗!”


    常国柱哪有女帝这样的头脑。


    听了女儿的话,道:“盖更多的厂房可以,招收更多的工人,到哪里去招?咱村总共才多少人啊,而且那三个敌对家族人员,没有十分把握,是不能让他们进厂的!”


    常永慧道:“咱们去公社,找万社长,请他帮忙,招收小常庄附近村庄的能工巧匠!给工人开足够高的工资,谁不愿来啊!”


    常国柱一听,又一次茅塞顿开。


    常永慧接着又道:“还有,小五金厂,这个名字,已经名不副实了,应该改一个恰如其分的厂名了。”


    常国柱道:“丫头说得对,你说叫啥名字呢?”


    常永慧道:“咱们生产的机器,不是叫常丰牌机器吗,俺看,厂名就叫常丰机械厂。”


    “常丰机械厂?好!这个名字好!里面有个常字,还有个丰字,特别是机械两个字,大气!”


    “回头,俺把你这些想法给村里其他干部们通报一下,他们肯定全都同意!”


    无形之中,现在小常庄的真正领导是谁?


    不言自明了。


    马上就五周岁的常永慧,正在率领着小常庄的村民们,走上兴旺发达的康庄大道。


    第二天上午,常永慧开着拖拉机,拉着爸爸到公社去找万社长。


    果然,万社长一听


    ,立刻完全赞同和支持。


    “好!这样好!既可以让小常庄的工厂扩大再生产,又可以帮助周边村民脱贫!”


    “公社尽可能地出一些资金,帮助小常庄盖厂房,添加设备!”


    常国柱道:“公社给的资金,就当常丰机械厂借用吧,等常丰机械厂有了钱,立刻就还给公社!”


    接着,万社长和常国柱爷俩商量了招收工人的数量、资质和工资数额等具体事宜。


    公社向各村发出了小常庄的常丰机械厂招收工人通知,明确了招收要求和待遇。


    别说小常庄附近的村民了,就是几十里地以外的村民,得到消息后,也都踊跃报名。


    好家伙,短短几天时间,报名者就达到了一千多名!


    常丰机械厂优中选优,从中招收了一百三十二名工人。


    他们基本上都是能工巧匠。


    这些能工巧匠报到之后,首先参加盖厂房,这么多的人力,而且,他们都有几把刷子,几天时间,就把漂漂亮亮上规模的厂房盖好了。


    工厂建在村南,是一个十分气派的大院子。


    院子里,有十个大车间,六间办公室,十间供外村职工住的宿舍。


    还有两个大仓库。


    高高的院墙上,拉上了带尖刺的铁丝网。


    其实这不过是表面现象,真正的保护,是常永慧布设的三重禁锢。


    工厂大门朝南开,宽十米,高十二米。


    门脸上,悬挂了一个巨大招牌,上面有五个红色大字――


    常丰机械厂


    巨大招牌的左上角,有一行蓝色小字――


    皮县赵家庄公社小常庄


    加上本村人员,常丰机械厂总员工达到了二百多人。


    作为一个村办工厂,应该说规模不算小了。


    常丰机械厂的编制体制也搞得像模像样,完全是借鉴大型国营工厂七零一厂的体制。


    厂长办公室,副厂长办公室,会计室,生产室,营销室,保安室,等等,一应俱全。


    常丰机械厂是小常庄的村办工厂,配备厂领导班子,当然是由大队班子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