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朱元璋殡天

作品:《大明帝师

    乐长看着朱标,迟疑的道:“太子殿下,老奴还有一件事情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乐长公公,你可是看着我长大的,怎么现在变的这么客气了?”


    乐长慌忙笑道:“太子爷,关于难民的事情,老奴可是有不同的看法。”


    “哦?”


    朱标笑道:“那你说说。”


    乐长低声道:“老奴说了,太子爷可不能生气啊。”


    朱标让一个小太监搬过来一把椅子:“坐下来说。”


    乐长看着小太监乖巧的走出房间门,低声道:“太子爷,根据东厂的情报来看,难民当中很多青壮年都被一些人以招工的方式招收走了,而这些人的目的地就是燕京城。”


    朱标神情一颤:“接着说下去!”


    “这些青壮,说是招收过去做工的,但是燕京城那边却是很少有作坊的,而这数万人已经被燕王编入了民工行列,用于北疆修筑堡垒和筑造防御了。”


    朱标心中一松,点点头:“燕京城靠近草原,北方草原上的部落这段时间还是不太平的,所以燕王征收一些民众也是可以的。”


    “可是?”


    朱标摆摆手道:“行了,这件事情以后再说吧,眼下最重要的是难民南下的事情,这些人一定要让各地的官府安置好,而且对河南等地的灾情也是要注意的,特别是灾后重建的事情。”


    乐长道:“这段时间工部,户部以及地方官员们都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这些事情了。”


    朱标叹口气:“是啊,这段时间父皇也是殚精竭虑,哎,太医院的医生都已经进宫好几次了,可是父皇那边。”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乐长慌忙安慰道:“太子殿下放心,陛下一定会洪福齐天的。”


    “但愿如此吧!”


    朱标脸色猛然潮红了一下,继而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吓的乐长慌忙上前:“太子爷,你小心点。”


    朱标剧烈的咳嗽后,缓缓将手帕收了起来,乐长眼尖的正好看到手帕上的一点点血迹,吓的脸色大变,噗通一声跪在朱标身前:太子爷,你可要保重身份啊。”


    “你要是有个闪失的话,老奴就真的没有活下去的力量了。”


    朱标随手将旁边的一颗药丸丢在口中,一脚踢在了乐长的身上:“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吗?你就不能盼着我一点好?”


    乐长擦擦眼泪:“太子爷一定能够长命百岁。”


    朱标哈哈一笑,摆摆手:“行了,该忙去忙你的吧,以后有事就来太子府,不过父皇那边你也要照顾着点。”


    乐长退了出去。


    朱标坐在椅子上,从抽屉中拿出陆沉写给自己的密函,密函上是关于乐长在镇江乃至其他一些地方的产业和小动作。


    朱标叹口气:“水至清则无鱼,对于一个太监来说,不能争权夺势,多赚点钱也是应该的。”


    朱标走出太子府,直接朝着工部而去。


    这段时间难民众多,各部门专门成立了一个灾情调解衙门。


    当朱标走进去的时候,徐达,常遇春,还有几位大员纷纷站起来:“见过太子殿下。”


    朱标慌忙还礼:“诸位叔叔,快快免礼。”


    “难民情况如何了?”


    徐达道:“大部分都得到了解决,但是现在江湖上出现


    了一些小型的迷信团体,这些团体在不断壮大,他们利用一些教义迷惑民众,将这些人收编过去。”


    “而且现在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已经出现了一些骚乱。”


    朱标眉头微皱:“可进行了必要的措施?”


    常遇春点点头:“已经吩咐当地的守备和锦衣卫对这些人进行侦查逮捕,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这些难民行踪不定,他们分散开来就是难民,我们又不能不管,但是聚集起来就会闹事。”


    “如果强行围剿的话,又怕会激起民变。”


    朱标皱眉:“除了这个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难民需要的是稳定的生活,只要能吃饱,穿暖,他们还会想着造反?”


    徐达道:“此事已经交给户部和兵部全力协作此事了。”


    朱标脸色才缓和了一下。


    “难民是头等大事,只要等将这件事情完成好,父皇那边我才能有所交代。”


    朱标强忍着咳嗽,道:“镇江那边陆沉已经平定了倭寇,本太子的意思是让他顺势南下,沿途直到福建等地,借助这个机会,将大明海疆彻底清理干净。”


    正说着,门外响起一阵嘈杂和哭喊声。


    众人一愣,慌忙走了出去,见到几个太监慌里慌张的朝里跑来,一边跑,一边哭喊着太子爷。


    朱标脸色微变,慌忙走上前,这几个都是父皇身上的老人,难道?


    “父皇怎么了?”


    一个老太监噗通一声跪在朱标身前:“太子爷,陛下殡天了!”


    “什么?”


    朱标如遭雷击,双目呆滞。


    一旁的徐达和常遇春慌忙上前扶住朱标,看着跪在地上的太监厉声道:“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老太监哭喊着道:“陛下用药后突然大量吐血,太医院一众太医束手无策,陛下,陛下龙驭九天了!”


    这时候,一声钟声突然响了起来,众人的目光呆滞的望向皇宫的方向。


    九声钟响,徐达和常遇春等老臣老泪纵横的跪在地上:“陛下!~”


    镇江。


    陆沉匆忙走进镇江府,见到手臂上缠着白纱魏明。


    魏明噗通一声跪在陆沉面前:“国公爷,陛下殡天了。”


    陆沉一愣,如遭电击。


    他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面朝北方:“陛下!”


    镇江府内,大小官员顿时跪倒一片,纷纷嚎啕大哭。


    戴小楼和陆玲珑跪在人群之后,装模作样的抹眼泪。


    “小楼,陛下走的太匆忙了,太子的身体又不好,各地各种各样的事情此起彼伏,还有各地的藩王,这些人可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戴小楼低声道:“大明的子孙还是挺懂的孝顺的,再说了太子对他们都不错,在他们心中,这个太子大哥可是皇位的最佳人选。”


    “而且朝中的文臣武将对这位太子的观感很好,如果大明落在朱标的手中,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一件好事。”


    陆玲珑深深的看了一天戴小楼:“事情可不是这样说的,朱元璋在的话,还能震慑住这些藩王,如今朱元璋殡天,可是没人能够震慑住了啊。”


    “特别是燕王朱棣,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戴小楼低声笑道:“我倒是觉得妹妹你这是在


    替陆沉考量,真是的啊,现在从徒弟变成了夫人,这一门心思都在陆沉身上了。”


    听出戴小楼的取笑,陆玲珑妩媚的白了一眼:“你不也一样,现在极力围剿倭寇,从中选拔有用的人,还计划将那些俘虏送到南方,不就是给陆沉打根基的?”


    戴小楼脸色一红:“我可没有给他打算,我是给我自己打算的。”


    “陆沉现在都已经是国公爷了,未来再往前最多是个王爷,大明王爷可不是那么好封赏的,但是所谓功高震主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是有的。”


    “这一代有陆沉在这震着,但是以后呢?”


    戴小楼看了一眼陆玲珑,低声道:“你们陆家的资源也是能够利用起来的。”


    陆玲珑脸色一红,道:“是可以利用的啊,但是那也是需要名正言顺的。”


    戴小楼眼珠子一转,道:“那有什么难的,大不了到时候让陆沉亲自去提亲就是了。”


    “亲自提亲啊?”


    陆玲珑脸色绯红的道:“虽然听上去有点羞耻,但是他要是能亲自过去的话,自然更好。”


    镇江城内外一片缟素。


    陆沉身穿国公服,手臂上绑着白色绷带,大厅中设置的有朱元璋的皇位。


    陆沉率领镇江城大小官员朝着朱元璋的牌位行跪拜礼。


    这一套走下来,直接从上午忙碌到了傍晚时分。


    镇江城内大小娱乐场所全部停业三天,所有的婚事更是全部推迟。


    陆沉看着忙忙碌碌进进出出磕头的官员,揉着老腰站起身来,对着一旁一脸凄苦的魏明道:“别站着了,给我找点吃的。”


    “国公爷,按照规矩这个点是不能吃东西的啊。”


    “咱们需要戒食物到晚上。”


    “啊?”


    陆沉饿的头晕,有气无力的对着魏明招招手,自己一个人朝着后院走去。


    见到陆沉走了过来,陆玲珑,哼哼,乔袭人和戴小楼纷纷迎了上来。


    “可是饿坏了吧,房中还有点心,你垫一垫。”


    陆沉朝着前院看了一眼,点点头:“行,赶快吃点吧,实在是太饿了,这要是硬撑到晚上,我估计低血糖都要犯了。”


    “低血糖?”


    乔袭人一愣:“这是什么东西?”


    “以后告诉你。”


    陆沉走进房间,哼哼麻溜的将旁边的糕点送到嘴边:“陛下殡天,普通百姓人家也是需要吃饭的,就是你们这官场上规矩多的很。”


    “食君俸禄啊,本就应该这样。”


    看着陆沉狼吞虎咽的样子,陆玲珑慌忙将茶水递过来:“你也慢点吃,那么着急干嘛?”


    哼哼白了一眼陆沉:“他就是一根筋,也不知道在自己身上放点糕点。”


    一旁含笑看着的戴小楼噗嗤笑了出来:“国公爷,你看看,你这只是饿了一点点,就这么多人心疼的不得了。这以后回了京城,你可是都要给名分的啊。”


    戴小楼的一句话,顿时让三个女子脸色羞红。


    哼哼和乔袭人头摇的像拨浪鼓:“我们可不要他什么名分,我们还小。”


    “小?”


    戴小楼瞄了一眼两人:“你们两个可都是比我们大的,怪不得国公爷午睡的时候就喜欢往你们房间里去呢。”


    “敢情不仅能看,还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