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皇上对这个人很好奇
作品:《名扬天下俏县令》 赵明澜暗暗翻了个白眼,“微臣并非从他人口中得知公主身份,不过是擅于观察细节,再结合两件案子牵扯到的人才有了推测。”
跟别人勾结的锅她可不背,要怪就怪公主伪装的水平不到家。
景邺也不说信不信赵明澜的说辞,只问道:“既然提到案子,你用计保下江川的命想必已经审出了结果,为何此番见朕没有呈上他的供词?”
赵明澜斟酌着说道:“江川几番串改口供,微臣实在无法辨别真假,想着还是将人押送进京后,由大理寺直接审问的好。”
暂时她也摸不准皇帝的想法,有些东西知道归知道,具体要说到哪个程度,还要看形势。
“赵爱卿这份奸猾程度委实不像个县令啊!”景邺冷眼看过去。
赵明澜不卑不亢的回道:“多谢皇上夸奖。”
景邺都被气笑了,“很好,不管江川所说是真是假,朕就问你他最后招供的主使者是谁?”
朝堂上的老狐狸都没这么大胆子的,他倒要看看这个小县令究竟是睿智过人,还是真不怕死。
赵明澜微微一笑,“主使者是谁全在于皇上怎么看,微臣胆小不敢擅自妄言。”
她才不会傻呼呼的送人头。
景邺目光一寒,“朕非要你说呢?”
赵明澜沉默片刻,“微臣不擅权谋之事,做官的初衷只是为了混个官身,不受赋税之苦,蜗居一方过点舒坦日子。”
“但微臣到了清水县后,却发现只有两条路走,要么扳倒那些牛鬼蛇神坐稳县令之位,要么就是死。”
“能好好活着谁愿意死,微臣跟那些人斗智斗勇略胜一筹,好不容易坐稳位子,余下的想法就是让日子好过一些。”
“微臣没有多的想法,就是治理好清水县,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让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一些,仅此而已。”
皇帝是聪明人,相信对方明白她这番答非所问是什么意思。
她其实很想吐槽一句:你几个儿子窝里斗的事情,自己清楚就行,别老想着扯上我当背锅侠。
景邺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一开始对赵明澜的定位,一个刚步入仕途的年轻人,为什么对皇家争权夺利的心思摸的那么准?
第一次面圣不惊不惧,从进来到现在回答的话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用奸猾来形容都贬低了,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机智若妖。
景邺权衡之后问道:“你当真只满足于一方县令?”
赵明澜松了口气,“微臣若说不想升官自己都不信,但微臣清楚自己的斤两,目前也就只能挑的动县令的担子。”
只要现在的太子还是太子,那她就不想挪位置。
尼玛,谁想跟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家伙一起玩?
“还在朕跟前耍小聪明。”景邺凉凉的来了一句。
赵明澜笑道:“微臣不敢,全赖皇上仁德。”
“少拍马屁!”景邺冷哼一声,“在两个案子没有查清之前,你就继续在华章院待着吧!”
必须给这个小滑头好好上一课,真以为仗着有点脑子,就敢在他眼皮子底下耍小聪明了。
什么时候学乖了,再把人召进宫。
赵明澜退下后,景邺叹了口气。
周靖忠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皇上心里闷要不要去御花园走走?”
景邺冷声道:“不必了,去传太子过来。”
周靖忠眼皮一跳,恭恭敬敬的应道:“是。”
他特意支使小徒弟徐良去传话,一个眼色过去,徐良就明白什么意思。
朝廷内外都知道太子景炎厚不喜政务,除了上朝参政的时间之外,终日闷在东宫沉迷于书画一道。
徐良过去传话时,景炎厚正在书房欣赏自己的得意画作,闻言不慌不忙的让内侍把画拿去装裱,这才问道:“父皇怎么这时候传本宫去御书房?”
徐良谄媚的笑了笑,“兴许是召见了清水县令后,让殿下过去分析案情呢。”
“清水县令?”景炎厚挑眉,“他这是打算,把脏水往各个皇子身上都泼一遍?”
“这个奴才就不知道了,不过赵县令面圣时皇上并未斥退左右,奴才倒是不曾听到他提及哪位王爷。”徐良得周靖忠亲传,知道什么话该拐着弯的说,什么该直说。
“看样子父皇也未必是因为案子的事召见本宫,徐公公稍等,本宫去换身衣服就随你过去。”景炎厚往外走的的时候,看了随侍的林衍一眼。
林衍会意,景炎厚前脚走出书房,后脚他就往徐良手里塞了张银票,笑道:“徐公公,宫里谁不知道您消息灵通,太子殿下不得皇上喜欢,这趟过去怕是少不得被训斥,您提点一二呗?”
徐良不动声色的收了银票,“那个赵县令有把刷子,头一个面圣不讲规矩还没挨板子的。”
林衍又塞了一张银票过去,压低声音问道:“莫非皇上动了惜才的心思?”
徐良摇头,“这个可真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皇上对这个人很好奇。”
“好奇?”林衍脸色一变,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他还想再拿银票换点消息,却被徐良拦住了,“能说的我都说了。”
林衍笑着吹捧几句,把人带到前殿后麻溜的去给太子传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