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被人利用了还蒙在鼓里
作品:《名扬天下俏县令》 景清河踟蹰片刻,微笑道:“父皇是当今大晋天子,既然是天子那就代表无论您最终定下谁继承江山,那他一定是最合适的。”
景邺抚掌笑道:“朕知道你说的是奉承话,但这句话很得朕心!”
一旁的周靖忠眼里闪过一抹愕然,皇帝是真高兴啊!
没想到以往默默无闻的五公主还是个拍马屁的高手。
这段位他得学着点。
景清河松了口气,“作为子女能让父皇高兴是儿臣的福气。”
“没错!”景邺笑容一收立刻恢复天子威严,“所以你那些皇兄、皇弟应该跟你好好学,该做个享得了福气的好孩子。”
没有人可以在他眼皮子底下耍花招,他让他们争是各凭本事,但有的人越界了。
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景清河垂首应道:“儿臣会好好教导六弟,让他明白君臣之礼、父子之礼。”
景邺点头,叹道:“你跟炎骐没有母妃庇护,朕又忙于国事对你们疏忽了,明年炎骐就该封王离宫,朕打算将蜀州赐为封地你以为如何?”
景清河心头一跳,“封地一事全由父皇决断,儿臣不敢多言。”
“也罢。”景邺话锋一转,似是闲聊一般问道:“清水县的县令很会折腾一些新花样,你跟朕说说。”
景清河挑拣着说了县城重新铺路、修城墙、改善水利、胭脂山铭记碑一事,又提及石膏摆件、染料、桑园、畜牧场、布坊等生意,最后才说起公共广场戏剧。
她道:“儿臣也是首次观看这样别出心裁的演出,好不好很难定论但可以看出很受百姓喜欢。”
景邺笑道:“如此看来让他当个县令倒是委屈了,若是从商怕是用不了几年就会成为大晋首富。”
景清河鼓起勇气说了句公道话:“先不说赵县令在改善民生一事上很是费了一番苦工,单论他改善书院风气这点就很难得。”
“用赵县令的话来说,那些埋头苦读的书生无一不是为了将来考上功名报效皇上,若连最基本的民生都不懂又如何治理一县乃至一州之地。”
“这点倒是没枉费他那一身官服。”景邺点点头,又道:“朕不是听闻他还弄出个什么不准丈夫随意打骂妾室的规矩?违者会被安排扫大街、修城铺路这类活。”
景清河微微一愣,回道:“这个儿臣也有听闻,在赵县令看来父皇对天下子民施以仁政,而一些富商豪族却在后院虐待妻妾乃至庶出子女,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暴政,有违圣意。”
景邺嗤笑一声,“这县令还是个不动声色的马屁精!”
景清河不敢接这个话,奉承皇帝这点对于所有为官者都是相通的。
景邺冷哼一声,“他拿着鸡毛当令箭乱定规矩朕懒得管,不过以他这么擅钻营的人治下出了那么大的命案,他不会没让你帮忙做点什么保狗命吧?”
按说区区一个县令他是不会放在心上的,但结合探子带回来的消息这小子明明有大才偏偏窝在那种小地方。
他翻了上届科考的卷宗,在论民生的问题上赵明澜的答卷跟现在所作所为完全是两个人。
这让景邺很愤怒,居然有人敢在科考上唬弄,他觉得自己被耍了。
景清河小声说道:“赵县令确实让儿臣帮他呈一份关于增加户部收入的方案,方才急于来向父皇禀明案情一事东西落在华阳殿了。”
总不能一回来就说跟案情无关的事,那她偏向赵明澜的意图就太明显了。
景邺抬了抬下巴,“让人取来,朕倒要看看这个马屁精能吹出什么花来。”
“是。”景清河看向周靖忠,“还请周公公安排人走一趟华阳殿,凉秋知道我放东西的地方。”
周靖忠应下,退出御书房后交代小徒弟立刻去取。
景邺拿到那份方案后皱着眉头翻看,像什么‘专利’、‘商标’这种生僻词语乍一看不明白但结合上下文所述倒是知道什么意思。
生气归生气,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份方案落到实处后不仅户部会多出一份收益,还能免去那些商户因他人仿造自己的东西发生争端。
尤其那些什么奇奇怪怪的设备对于农事来说确实是一大助力。
景邺板着脸说道:“马屁精吹的天花乱坠,可他却不懂这样的政令发下去又会翻起多大的风浪。”
景清河脸色一僵,“父皇说的有理。”
景邺把折子丢在一边,“真的江川父子不是还在马屁精手上吗,朕择日会下旨让他提着自己的狗头随押送犯人的队伍一起进京。”
“父皇要亲自召见?”景清河觉得这件事比她的预料提前太早了。
“那个马屁精折腾那么多不就是想让朕给他保驾护航吗?你被人利用了还蒙在鼓里。”景邺冷哼,“马屁精小小年纪心眼子多的跟朝堂上那些老狐狸一样,奸猾狡诈!”
景清河又气又怒却不好发作,“还是父皇洞若观火。”
等赵明澜进京后她非得找人好好算账,亏她还想着对方不愿卷入朝廷纷争帮忙说话呢!
好心居然为了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