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这种技术活真学不了

作品:《名扬天下俏县令

    老汉点点头,“听说了,说是一家一户可以挑一个精神头好的男丁去报名当什么工人,选上了每月都有银子拿,可这种好事哪轮得上像我这种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户。”


    “还有那个什么无儿无女且名声不太差的老人编入五保户,每月能领五百文糊口的,真轮到这种人的时候早饿死了。”


    “唉,官府的话也就是当个乐子随便听听,谁会信?谁又敢信!”


    赵明澜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老人家说这些是因为名额都被那些大族和跟他们有关联的人把持了?”


    她在前头拼了命的改革结果一群人扯后腿,这是逼她变身孙悟空才行啊!


    老汉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我只懂种庄稼,那些弯弯绕绕都是听人说的。”


    赵明澜也不勉强,“那老人家可否告知盘石镇还有下面这几个村里哪些人是说得上话的?”


    老汉沉默了一会儿,“远的不清楚,颜家村里族长颜忠是里长都要给几分面子的。”


    赵明澜谢过老汉好意,又问道:“我今日特意带这群学生来就是为了让他们体验生活的,老人家能否让你儿子教一下如何耕田?”


    “您放心,我拿五十个铜板作为耽误你们干活的补偿,犁头坏了的话另算。”


    老汉看看赵明澜又看向旁边一群跟她年龄差不多的少年人有点懵,“公子这么年轻就是学堂先生了?”


    赵明澜笑道:“临时的而已。”


    老汉坚持不要补偿,还叮嘱他们不能随便抽牛鞭子以免耕牛疯跑起来伤到。


    随行的书生虽然对百姓的艰苦有体会但真正下过地劳作的没几个,一听说要学耕田一个个脸都白了。


    作为‘文弱’书生别说应付疯牛,就连在后面提犁头跟着跑都不敢想。


    毕竟这年头真有钱让孩子念书的穷人家都盼着他们一心用功读书将来考取功名改变命运,哪舍得让他们干农活。


    赵明澜的目光精准的落在张宗仪身上,“张少爷,这事儿你要不要开个好头?”


    张宗仪连连摆手,“我就不必了,反正这辈子就是铜臭商人的命,这种技术活真学不了。”


    他有点后悔没带弟弟来,这活就适合改一下弟弟那副少爷脾气。


    不行,回头一定要说服爹把弟弟送去庄子上干劳动,不累死两头牛绝不允许回家!


    赵明澜没打算在这种事上坑张宗仪,没意义。


    她看向其他人,“耕田只是种庄稼各道工序里很简单的一条,只是让你们体会一下粮食来之不易的过程,怎么连这点勇气都没有吗?”


    “这就是你们信誓旦旦说的日后踏上仕途定会为百姓谋福祉,你们连他们苦到什么程度都不知道谈什么福祉?”


    “只有你们想百姓所想,体会过他们的艰难才知道什么政令对他们是有益的!”


    陈止境举着手站出来,“大······先生,学生愿意一试!”


    临行前他哥就再三交代:无论县令让做什么一定有其道理,千万不要认为县令是为了折磨世家或是商户子弟。


    他也不是好坏分不清的蠢货,否则也不会把昨晚县令让人交代起床的时辰记在心上。


    赵明澜欣慰的笑了笑,“行,那就从你开始,每人至少要坚持一刻钟时间。”


    陈止境一开始手忙脚乱还摔了两跤,慢慢的学着老汉儿子教的技巧也有了点样子。


    但耕的深度不够需要返工是毫无疑问的。


    其他人见推不过也只能咬着牙硬上,一趟下来有的人毫无形象的瘫坐在田埂上,有的看着手掌上的水泡红了眼。


    赵明澜一边跟老汉聊天一边看这些书生‘锻炼’,能坚持下来还是不错的。


    老汉笑呵呵的说道:“我看公子不像教书先生,倒是像听过没见过的好官。”


    赵明澜也笑道:“难不成老人家觉得我教他们的方式有问题?”


    老汉摇头,“如果先生都像你这样的我就是穷到吃泥啃土也要让小辈去念书,可我知道学堂里那些先生没一个会教学生怎么体会老百姓的苦。”


    “他们呀就想教出一批做官的,还说什么桃李满天下。”


    “至于说你像个好官是我看你旁边这个后生处处恭敬,就跟戏台上演的那种官老爷身边的仆人一样。”


    “可好官哪里容得下身边拍马屁的小人,这么一看你又不像官了。”


    张宗仪龇牙咧嘴,他跟官老爷身边的狗腿子不一样!


    他纯粹是因为商人的身份跟当官的打交道不知不觉就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了,谁让‘官’字两张口呢!


    “老人家,水至清则无鱼啊!”眼见跟来的书生快轮完一圈,赵明澜站起来抖了抖身上的灰,“今日多谢指点,过些日子农闲的时候你若去了县城咱们再聊。”


    老汉不太相信这种场面话,“公子真会开玩笑。”


    赵明澜一脸正色,“我从不拿百姓的事开玩笑。”


    老汉被她这番气势震住,直到人走了还有些回不过神。


    赵明澜让李江把那帮歇气的书生喊起来,一行人直奔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