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宋棠音创办了京师日报

作品:《穿越后我靠直播在古代爆红了

    宋棠音不知道这个醋精想的这么多,这种醋都能吃,那些书生她都不认识的,能有什么关系?


    她想着此去赈灾,肯定需要大量人手,当地的官府要是能信任的话,灾情也不会如此严重了,才给恒王多找些助手来呢。


    幸亏恒王没有说出来,否则又是一顿狗头伺候了。


    “书生只是第一步,未来的国之栋梁,上哪儿找这么多人手去啊?还不花钱,只管饭那种,恒王殿下呀,你怎么不会算账呢?”


    恒王脸色好看一些,“你早说啊,我让人去安排。”


    “我这不是没底气嘛,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上当?不是,会不会愿意为了朝廷效力。”


    一不小心把真话说出来了,宋棠音有些尴尬, 恒王没忍住笑起来,“你呀,这么傻,能活到现在真是不容易。”


    “可不是嘛,还要依仗殿下照顾我呢。”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恒王很喜欢她的依赖,有时候做个小女子,好像不错。


    可惜还没有到了摆烂躺平的时候,还要奋斗。


    “读书人只是第一步,我还想让商户捐钱捐物,咱们去赈灾,空着手去吗?”


    朝廷会调拨物资的,不过只有几千石糙米,不够路上吃的呢。


    “那些商户能愿意吗?”


    宋棠音拍着饱满的胸脯道:“包在我身上了。”


    恒王第一次和人商量事情,从来都是独断专行,吩咐下去属下去办,接受别人的建议,感觉挺不错。


    宋棠音安抚好了恒王,马不停蹄去找钱一元和江叙白来,找商户拉投资这事儿,交给他们去办了。


    钱一元最爱钱,又是户部尚书家的,最了解跟人要钱的困难了,一张脸瞬间皱巴起来:“那些商户小气吧啦的,给个两银子打发叫花子呢,能捐多少钱啊?


    还不够我俩辛苦呢,宋姐,这事儿不好办呢。”


    宋棠音:“就是因为不好办,才能显出咱的本事啊,听我安排,我保证那些商户抢着给咱捐赠,让你收钱收到手软。”


    钱一元一百个不信,除非他们都傻掉了。


    “你记得咱们之前发的那些文章吗?前程轰动,你说要是这些文章写上商户的名称,特产,地址,让所有的百姓都知道,带动商家卖货,他们愿不愿意出钱呢?”


    这就是最原始的广告了,宋棠音早有办报纸的打算,这个机会正合适。


    钱一元一点就明白了, 之前张贴的文章,很多人都收藏起来,现在都能卖到了五两银子呢,文笔字迹都是上好的,值得收藏。


    “可是咱们也没有那么多的文章刊登啊,宋家也倒霉了,再写也没什么心意了。”


    宋棠音:“京师只有一个宋家吗?多少勋贵官宦,内宅有多少龌龊?就霍家吧,上次我进宫碰到霍彩云了,哎呦,还骂我不要脸,你们说说,她大姑娘家家的上蹿下跳的就为了嫁人,到底谁不要脸”


    这就是很好的话题啊,能写一篇三百字的文章了,百姓肯定爱看。”


    钱一元干笑,“宋姐,你这是公报私仇呢,霍家报复咱们怎么办?”


    “让他们找恒王,实在不行还有皇上呢,咱做这些都是为了朝廷分忧,皇上不得给咱们撑腰的吗?”


    钱一元佩服了,找皇上撑腰,谁敢不服?


    突然兴奋起来:“宋姐的意思,全城官员的隐私都能挖出来?”


    “也能这么做,你要是不怕被打死的话,尽管去做。”


    现在那些绯闻还有的能刊登有的不能的,这个得掌握一个度。


    “没有八卦,咱就把文章做成连载,为了看话本子,他们也会买,定价不需要太高,维持成本就好,咱赚钱的大头在商户这儿。


    还有谁不想让刊登的消息,拿钱来说话。”


    钱一元嘿嘿笑:“宋姐真是黑啊,挖出人家的隐私,再让人家掏钱,这得多少人恨呢。”


    宋棠音道:“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自己做了,就得付出代价,悬镜司不是掌握很多官员的隐私吗?


    咱们跟他们合作,分人家一部分钱,以后悬镜司也是咱的靠山了。”


    有皇上撑腰,加上悬镜司,钱一元觉得自己能满城横着走了。


    宋棠音叮嘱江叙白:“你做最后的定版,太过骇人听闻的消息,问了皇上再刊登啊,别闹出事儿来,咱的报刊就不能发行了。”


    “好,我会的。”


    江叙白马上直起腰杆儿,宋姐还是信任他的。


    钱一元脑子活泛,江叙白性格仔细,两人搭档,天作之合呢。


    宋棠音把自己的报纸定名京师日报,每天都有新鲜事儿,四张宣纸那么大,正反都有,只要五文钱。


    报童这个职业提前出现了,一张报纸提成一文钱,但是要识文断字儿的,能看清楚头版消息,才能叫卖。


    这个职业也不是谁想做就能做了,很多百姓为了孩子能当报童,送去私塾读书了。


    最开始的报童,一天能卖几百分报纸,收入比码头抗包的苦力了,除了腿脚累点儿,已经很不错了。


    京师日报日日被抢空,大家都在讨论这个新奇的日报,茶馆里除了听说书,都围在一起讨论报纸上的新闻,要是谁没看过,都没法跟人家坐一桌儿了。


    连续三天,日报的发行量都在一万份,宋棠音勉强满意,这么大的京师,十万份都是少的。


    日报本身赚钱并不多,只要一文钱的利润,钱一元也不着急,等报纸的影响力增大了,就是和商户谈判的时候。


    宋姐说了,头版的广告,五十字的宣传,七天就要一千两银子,其他位置便宜些,还能刊登寻人,寻物启事,都是钱啊!


    商户们还没有明白,报纸对他们的好处,钱一元找了做大的几个商户拉赞助,果不其然,被拒绝了,三瓜俩枣的打发了。


    他也不闹,祭出广告这个大杀器,那些商户粘上毛儿就是猴儿,马上嗅到了巨大的商机,自己的铺子能被更多人知道,只需要花很少的钱而已。


    这时候商税并不重,商人地位低,但是真的富啊,京师脚下,吃穿住都有定制的,有钱也不敢乱花的,能给自己铺子宣传,很多人了的花这个钱。


    沈家第一个支持,定了一年的头版,直接给钱,还捐赠了十万两银子的粮食,药材等物资。


    第二天,百姓都在讨论沈家的铺子,沈家在京师的买卖直接被卖空了,第一次看到这么疯狂的顾客们。


    沈大舅都没想到,他本意是为了支持外甥女的,并不为了赚钱啊,现在数十倍的回报,让那些商户季度的眼珠子都红了。


    钱一元专门租了一个大宅子,聘请了很多人,按照宋棠音的规划,各部门分开,忙而不乱,不过半个月,已经步入正轨了,竟然有了盈利。


    ……


    这么大的事情,传到了皇上耳朵里,看着面前的京师日报,好笑道:“这不是朝廷的邸报一样嘛,这丫头,脑子怎么想的啊?老九能找这样一个女子,眼光不错。”


    太监总管道:“宋小姐确实聪慧,现在大家都在说这个日报呢,每天都被抢空了。


    募捐到了数百万两银子的物资了呢,恒王先出发了,宋小姐随后送物资过去,这次救灾肯定会顺利。”


    “嗯,老九是个人才,又有个贤内助,以后朕更省心了。”


    嘴上这么说,脸色可没有多高兴的样子,他是皇帝,希望底下人能干,却不能太能干了,岂不是显着自己很废物的吗?


    儿子也一样,晋武帝可不缺儿子的。


    “老六呢?跟着走了吗?”


    “走了的,瑜妃娘娘派人保护,六皇子不会有事儿的。”


    “传朕旨意,六皇子为副手,有辖制九皇子的权利。”


    总管太监眼神闪了闪,皇上从来不会让臣子一家独大,这是抬举六皇子对付九皇子呢。


    “老奴马上去宣旨。”


    他不敢多说,听话去办,作为太监,听话才能长久活着。


    ……


    恒王收到圣旨,也不在意,就算有圣旨在手,老六敢阻拦自己吗?


    父皇总爱做这些自欺欺人的多余事情。


    六皇子本来挺高兴,父皇还是信任他的,结果看到恒王戏谑的眼神,马上怂了,讨好道:“九弟,我还是会听你的话,你让哥哥做什么,哥哥绝无二话。”


    “行,那六哥去下一个县城里,安顿好住处吧。”


    “好嘞,九弟要不要洗澡?哥哥给你准备好热水。”


    “要的,辛苦六哥了。”


    六皇子心里流着泪,脸上笑嘻嘻:“不辛苦。”


    父皇这个圣旨就是坑,他在九弟面前更没底气了,好惨!


    半个月的日夜兼程,恒王到了灾区,路上渐渐看到了北上逃荒的灾民,一个个神情麻木, 机械的走动着。


    不断有人倒下了,然后再也起不来了。


    良田被水淹没,还能看到泡着的尸体。


    六皇子看一眼,直接吐了,“好可怕,九弟,没有人管管的吗?”


    恒王不是第一次赈灾了,神色冷漠,“官府不作为,这个州府的州牧可以换掉了。”


    到了州府,城门紧闭,不断有灾民归来,又有人离开,不肯开城门,没有粥棚,他们留下来只能饿死了。


    “打开城门!”


    城门上的士兵有些犹豫,他们气势不俗,不像是一般人,可是要开了城门,灾民涌进来,城里也得乱了套。


    “本王命令你们开城门,本王的话都不听了吗?”


    六皇子摇旗呐喊:“瞎了你们的狗眼,这位是九皇子恒王殿下,让你们知府大人出来跪迎接。”


    士兵马上去请示,大门也被打开了。


    无数灾民疯一样涌进城,恒王的护卫抽刀挡住了他们,“谁敢上前?格杀勿论。”


    可惜他们不听,人太多了,脑子里只有进城,恒王一挥手,护卫动手,真的杀人的,杀了十多个,血腥味儿散开,灾民们才知道怕了,渐渐安静下来。


    六皇子吓的一哆嗦,真的杀了啊!


    要是朝廷那些御史们知道了,肯定得弹劾九弟,残杀无辜灾民,可是大罪。


    恒王面不改色,只是淡淡盯着灾民,不怕死的就试试。


    知府带着下属官员赶来,满地的鲜血尸体,直接跪了:“参,参见恒王殿下,下官迎接来吃,殿下恕罪。”


    恒王没有兴师问罪,带着人进城了, 城里还好,商户开着门,还有商贩摆摊,百姓们的生活能正常了。


    一道城门,城里城外两重天。


    在知府府邸安顿下来,知府准备了丰盛的酒水,甚至还有舞姬跳舞,款待恒王。


    只是恒王面无表情,不辨喜怒,让知府心中忐忑,恒王到底什么心思?


    要是想治他的罪,直接说啊,吊着他的一颗心七上八下的,跟油煎似的。


    “殿下,不是下官不肯放了灾民进来,您也看到了,太多了,下官要是开了城门,全城的百姓都遭殃了。


    下官只是这一府的父母官,顾不了那么多,求殿下体谅。”


    知府跪在地上请罪,他也很无奈啊,自己治下乱了,上面肯定会问罪,摘了官帽都是小事儿, 很可能会杀头的。


    “你的苦衷本王也理解,但是你置灾民于不顾,也是不妥当。”


    “求殿下明示。”


    “明日设立粥棚,先让灾民活下去再说吧,后续的救援马上就要到了,这几天的米粮你先垫付了,能做到吗?”


    “能,下官能做到,多谢殿下宽宏大量。”


    知府擦着汗退下了,恒王才拿起筷子吃菜。


    六皇子不明白:“九弟,你就这么放过他了?”


    “不然呢?把他革职了,重新换一个,还是和他一样,这是人之常情,他错的只是不管灾民,罪不至死。


    老六,水至清则无鱼,只靠杀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六皇子嘴角抽搐,他连一声六哥都不喊了,直接喊老六,真是不给自己面子啊!


    “不过杀戮能解决很多问题,很多时候,我还是喜欢以杀止杀,以后你会看到的。”


    六皇子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并不想看的。


    第二天,官府设立了十个粥棚,灾民们不会饿死了,可是这样一来,就不肯走了,聚集的灾民越来越多,站在城墙上一看,无边无际的, 看着人头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