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张家当铺

作品:《我家当铺通阴阳

    老太太这么一说,我立马联想起,谢老爷子说过的花魁戏画舫。


    花魁戏的传说中,知桃就是死在着火的画舫上。


    知桃一死,金叶河才陆续发生诡异的事情。


    花魁戏很可能,就是金叶河风水出问题的原因。


    这样想着,我立马出声问老太太:


    “您说的那艘画舫,是不是表演花魁戏的画舫?!”


    老太太想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


    “河神的传说在花魁戏没出名前,就已经存在了。


    两个传说,最少也间隔了一两百年。”


    看来老太太,也知道花魁戏的事。


    这么一看,景南老一辈的人,似乎都知道花魁戏这个传说。


    那个找我买戏服的老太太知道,眼前这个说自己是守庙人的老太太也知道。


    那当初谢老爷子,怎么会查得那么费劲,连县志都翻出来才查到。


    不对,花魁戏这事儿,我小时候也没听说过。


    而谢老爷子的年纪,和我奶奶差不多大。


    要是景南老一辈的人,都知道花魁戏,那我奶奶和谢老爷子肯定也会知道。


    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知道花魁戏的人,似乎分成了两拨。


    不合理的是这两拨人,都是同一个年龄段,同一个地方的人。


    我正想的出神,老太太就出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想什么呢?”


    我回过神来,看着眼前的老太太又想到:


    既然这个老太太知道金叶河的所有事,那我不如都问一遍。


    线索多一些,我也好查问题。


    随后,我把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


    “为什么景南花魁戏的传说,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


    老太太告诉我,这个问题和景南的金叶河,有分不开的关系。


    她说完后,又继续讲起了金叶河的传说。


    那时候,金叶河上的画舫,就是一个移动的青楼。


    因为是小本生意,所以一艘画舫上只有一个姑娘。


    尽管姑娘少,但由于价钱比青楼便宜的原因,画舫的生意丝毫不比青楼差。


    但画舫上的姑娘,并不会因为生意好,得到什么好的出路。


    传说画舫烧起来之后,画


    舫上接客的姑娘并没有借机逃走。


    而是呆坐在船头,哼着一首不知名的小曲,死在了河里。


    从那年开始,每年往河里祭祀一个活人。


    求河神让河进入枯水期的方法,就不管用了。


    祭祀河神的日子一过,河水就变得越来越浑浊,甚至散发出一股恶心的腥臭味。


    作为当时整个景南,唯一的水源,金叶河出现这样的情况,无疑是断了人们生活的基本条件。


    更糟糕的是,河道附近用淤泥灌溉的农田,也散发出同样的腥臭味。


    没过多久,田里种植的瓜果蔬菜也纷纷死亡。


    几乎一个晚上的时间,景南就变回了从前的南荒。


    老太太说到这里的时候,脸上再次浮现出一种落寞的神情,她说:


    “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金叶河的河神,就已经死了。”


    我不知道老太太说这话的意思,就直接出声问:


    “您为什么这么说?”


    老太太看着佛像,回答道:


    “自古以来神都是慈悲大度的,哪有因为祭礼不够,就出来害人的神?”


    我听得一愣,立刻想起了前几天,在我家当铺里掀香炉的神。


    在我的认知里,神是和邪祟,完全对立的存在。


    如果说邪祟,是所有负面能量的结合体。筆趣庫


    那神明,肯定就是所有正面能量的化身。


    换句话说,作为一个神明,对世间万物有悲悯心,是最基础的条件。


    既然这样,神怎么会计较供奉的多少?


    难道我在金叶河畔封的河神,真的是老太太口中,偷神位的邪祟?!


    这个问题我刚才,已经问过老太太了。


    要想知道答案,我就只能老老实实地把故事听完。


    想到这儿,我慌忙催促老太太继续讲故事:


    “那后来是用什么方法,让金叶河恢复了原状?”


    “用人命。”


    老太太说完这句话,就继续讲起了故事。


    人们一觉醒来,就闻见一股冲鼻子的腥臭味。


    到自家田里一看,又发现原本长势喜人的庄稼,全都枯死了。


    不知所措的众人,聚集到金叶河边的河神庙里,想祈求神明庇


    佑。


    结果却发现,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水,已经变得污浊不堪、臭气熏天。


    人群中很快就有人,明白过来,这是河神不满意祭品,发怒了!


    但祭祀河神的祭品,一直都是按照老祖宗留下的规矩献祭,从没少过一根毛。


    偏偏问题又是在祭祀后出的,众人就只能在祭祀的过程中找问题。


    一番折腾后,众人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去年河里死过两个人,一个是祭祀的祭礼,还有一个画舫姑娘。


    那姑娘是在祭祀后几天死的,很可能被河神当做了祭礼。


    这么算下来,祭河神就要五条人命,多出来的那条人命,就是画舫的姑娘。


    众人一番盘算后,又送一个人下河。


    没过多久,河水中的腥臭味就消失了,河水也渐渐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经历过这件事后,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祭河神的前后两天河里不能死人,否则,祭祀的人数就会增加。”


    人们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特意在祭祀河神的前后两天,找人在河岸边巡逻。


    但第二年祭祀河神时,还是多死了一个小孩儿。


    从那年开始,献祭的人数就在不断地增加。


    直到有一天,景南城来了一个商人。


    商人在临近和河边的位置,搭了一间简易的小木屋,只有晚上开门做生意。


    说来也奇怪,景南的本地人都不知道,那商人是做什么买卖的。


    只知道,小木屋的生意特别好。


    商人火爆的生意,很快就引来了眼红的人。


    那人用了点手段将商人赶走后,就接手了小木屋,想继续做生意。


    谁知道,那人当晚就跳河死了,而时间刚好又是在祭祀河神的那段时间。


    就在众人认命的找第十三个祭礼时,商人站了出来。


    他说:


    “我有办法,让金叶河的河神再也不收祭礼。


    作为报酬,你们要送一间铺子给我。”


    众人看了看穿着华贵,气质不凡的商人,又看了看十二个伤心绝望的大活人。


    最后还是决定,相信商人。


    后来景南的主城里,就多了一间叫张家当铺的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