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市场经济

作品:《我的钥匙通垃圾星

    京市的天气偏北方, 夏天的时候不算太热,冬天的时候虽然对比更北的地方要好一些,但也属于在二十一世纪需要用暖气的情况。


    不过因为时代限制, 就算出现这样的情况, 大家也只能勉强应付。


    实在没办法,大家只能各凭本事选一些保暖的方式。


    这时候的供销社是有暖水袋卖的, 但因为要钱要票, 许多人都舍不得,所以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用的最多的其实是医院里用过的盐水瓶。


    别的不说, 至少保温效果是不错的。


    江诺穿越回来也有一年多了,倒也逐渐适应了这时候什么都没有的环境, 更何况她还可以在里头多穿件保暖的衣服。


    星际的高科技保暖衣,送给别人是不太行,但自己用没什么问题。


    虽然天气冷了,但越靠近十二月,京市的氛围就越朝着放开的趋势走,作为目前最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 报纸上开始明里暗里表达一些与改革开放的想法。


    对生活在这时候的人来说, 可能只有极为敏锐的人才能察觉到其中的不同,但对于早已知道有改革开放这回事的江诺而言, 这样的消息就显得刻意了一些。


    就好像是率先在通过报纸传达一些信息似的。


    但这些变化对于在学校里念书的同学们而言, 倒是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对学生而言, 最重要的还是学习。


    与报纸上的消息对比,学生们更在意学校里的各种政策变化。


    “消息出来了吗?”


    “暂时还没有,不过应该快了。”


    “我们没关系, 毕竟我们只学了一年,以后还有机会,正常来说都是要等到大四毕业才能参加研究生考试的。”


    “我知道,我就是紧张,就好像自己又回到了高考的时候。”


    “高考都过了,还怕研究生考试吗?”


    ……


    高考恢复后,京大招收的第一届研究生,想要报名的不仅仅只是他们,还有学校里其他专业的学生,以及早些年毕业的学生。


    这一届研究生考试也极为特殊,如果能够通过,对他们来说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江诺自然也是其中一人,她对自己还算有信心,可她也知道,这次跟她竞争的,是第一批考上京大的高材生,竞争的激烈程度比之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她也能猜到京大招研究生的目的,归根究底就是缺人了,如果不是,京大大可以多等几年,不至于这么着急。


    跟其他同学相比,江诺还是有些不同的,因为她毕业后并不打算接受学校的安排。


    再等等吧,江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转了转手里的铅笔,看着不远处黑板上老师手绘的流程图,压了压心底的思绪。


    等正式宣布改革开放的那天再说吧。


    确认了想法,后面的日子江诺依然维持着认真学习的状态,也会时不时去办公室报道,参加属于她的考试。


    老师们也会根据她的学习进度,让她调整新的学习节奏。


    现在她的学习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寻常上课已经无法满足她的需求,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江诺,这个知识点……”旁边的同学拿着书凑了过来,跟江诺说着课本上的内容。


    提前学习内容的他们,也会互相帮助着理解那些新的陌生的内容。


    “我觉得是这样……”江诺认真说道,握着铅笔的手落在自己手边的本子上,“我这里也有几道题没有解出来,你能借我看看吗?”


    “没问题,对了,这是我跟其他几个人一起整理出来的习题,你也可以看看,不懂的内容,多做做就会了。”


    “谢了,我拿回去看,看完还你。”


    江诺收下习题册,已经想好了要带回去扫描打印出来的事,这也是她的优势之一,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习题。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宣布改革开放的日子也悄然来临。


    这一日的早晨与以往没有任何不同,所有同学听着起床铃从床上爬起来,排队去打热水,一边等候一边还聊着事。


    因为前后都是相熟的人,有的人会聊一些八卦琐事,有的人会聊食堂里的菜哪个好吃,也有的人在热烈讨论不知道什么时候做的题目。


    慢慢地,队伍里多了几个拿着报纸的老师。


    老师们也需要接热水洗漱,但他们的时间不着急,索性每天都排在后头,反正一边看报纸一边排队,并不太浪费时间。


    热情的同学打了热水,主动凑上去看报纸上的新鲜内容。


    毕竟这年头获取信息的途径太少了,每日一送的报纸就成了许多人了解全国大事的重要途径。


    过了一会儿,看报纸的一行人逐渐热闹起来。


    “改革开放啊,这可是个大动静。”


    “怎么说?怎么说?”


    “还在开会呢,不过这消息真是大消息,要真这么走了,对咱们国家肯定会发生巨大的影响。”


    “这步路迈的大。”


    “那还是得走,国外都现代化了,我们也得跟上步伐,要是跟不上步伐,不是要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这话没错。”


    “就是,想要不被欺负,我们自身要强大起来,不然国外越来越厉害,我们还被困着,往后的影响可不小。”


    “一步步来嘛,也是时候到这一步了,前头不是一直都在铺垫着么,高考也恢复了,迟早有一天会变好的。”


    “国外真有那么好吗?”


    “这可不是我们说了算,好多人心里有想法呢,这两年多少人去国外了?又有多少人回国?对比一下不就知道了?”


    “这算是人之常情了,毕竟人都喜欢往好的地方走。”


    “所以咱们国内才更要走现代化的道路,只有开始改变了,才能变得更强大,故步自封是最要不得了。”


    ……


    因为报纸上的消息,大家今天的话题都落在了改革开放上,不仅仅是老师,就连排在前面的学生也开始讨论起这件事来。


    毕竟这批学生可不像后世那样以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为主,如今的学生中,好多都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改革开放这件事有着天然的敏感度。


    江诺接了水回去,同宿舍的舍友也在讨论报纸的事。


    学校就这么大,报纸上的消息传开要不了多久,又是这样的大事,大家自然都有兴趣发表几句自己的想法。


    “我也看了报纸,还是不太能理解。”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以后可以做生意了。”


    “瞎说,哪有这个意思?”


    “慢慢来嘛,不是说要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嘛,既然是市场经济,那就是要以市场为主,原先咱们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这里头的差距可不小。”


    “你这么说我大概能懂,总之就是要学国外的,但不能跟国外一样。”


    “是吧,不过政策的事还得一条条落实,现在就是先提出这个想法,也不能太快了,太快了怕是又要闹出事,就过去那些年……”


    “我懂,我懂,”另一个舍友连连点头,正好江诺回来,她连忙喊她,“江诺,你听说这事了吗?”


    “听说了,老师们在聊呢,”江诺在门口洗了脸,将捂着脸的热毛巾从脸上拿下来,感受到脸上的热意后长舒一口气道,“没想到你们也在聊。”


    “大家都在聊,”对方说道,“那你觉得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是个什么样子?能说说吗?”


    “那我简单说说,纯属个人想法。”江诺等这一天也等了好久,舍友问起,她也忍不住想要多说几句。


    把东西放好后,她进了屋里,拿了被窝里的热水袋,一边灌热水一边说道:“如果把经济比作鱼塘里的鱼,然后鱼塘边上呢,住着几户人家。”


    “正常情况下,鱼从繁衍到长大,刚刚好够鱼塘边上的人吃,但会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鱼塘的上方漫了水,鱼从鱼塘上头的水里下来,这时候要是鱼塘边上的人家以为鱼以后都会这么多,使劲捕捞,那可能就会出现鱼塘里再也没有鱼的情况。”


    “国外就是这种情况,但因为有资本在背后,可能会出现更极端的情况,比如说故意在某个时候放鱼下来,等到鱼塘边上的人家把鱼吃干净了,人家跳出来说:‘你们还想吃鱼吗?想的话拿你们的东西跟我换’,这时候,鱼塘边上要付出的会很多,但他们原本都可以正常吃到鱼,这么说,你们懂吗?”


    江诺用她自己的想法来解释这个问题,说完后看向舍友们。


    舍友们对此都义愤填膺:“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啊?”


    “就是,这不是趁火打劫么。”


    “我大概懂了国外的市场了,那江诺你再说说,我们的市场是什么情况?”


    江诺看着众人注视她的目光,微微一笑:“我们的市场就是在存在这个鱼塘的时候,隔一段时间会捕捞一条鱼出来,存放在另一个鱼塘里,要是遇到鱼多的时候,就多捕捞一点,要是鱼因为一些原因少了,就放一些鱼下去,这样住在鱼塘边的人就大概知道鱼塘里能有多少鱼,不会去过度捕捞,导致鱼塘里的鱼灭绝。”


    “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涉及到关乎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这样的调控手段,可以尽可能维持大家的生活。”


    她的话音落下,舍友们纷纷点头。


    “就是不给那些资本家趁火打劫的机会。”


    “不给他们落井下石的机会。”


    “不对,应该是从源头断绝资本家给大家挖坑的可能性,毕竟资本家的心都是黑的,为了钱,他们可以做出各种下三滥的手段!”


    “对,就是这样。”


    “江诺这么一说,我可算是懂了,那确实我更愿意走咱们社会主义的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