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荀彧吃惊

作品:《三国:从零开始

    “文若兄,还有曼成、文谦两位兄弟这边请”。


    “公子客气了”。


    “刘公子,在下担不起公子如此称呼……”


    刘睿带着三人来到了自己独立的院子里,立马便吩咐了一位仆人去请洛阳城中医术比较高超的大夫,看着仆人远去,又招手叫来了另外一位仆人,在他耳边轻声交代了几句,而后才跟三人在院子里交谈起来。


    “曼成兄弟,我观你似乎也学过一些武艺,不知是何人伤了你”。


    李典其实不想刘睿如此称呼他,不过看着刘睿眼中的真诚,心底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李典听到眼前的刘公子问到了这个问题,看了身旁的乐进一眼,得到后者的点头后,才姗姗回答道:


    “刘公子,我本是山阳郡钜野县李家之人,一年前父亲因不忍新上任的中常侍赵忠的侄子赵锐为祸乡邻,便准备前往山阳郡告发,哪知被那赵锐知晓,父亲被那赵锐扣上谋反之名,而后被关押在钜野县城的大牢之中,最后被那赵锐折磨致死”。


    说到这里,李典眼中的愤怒和恨意似乎会随时喷薄而出一样,荀彧和刘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一丝无力和痛恨,而李典身后的乐进走上前来拍了拍李典的肩膀,眼中的情绪也像被李典感染一样,充满了愤怒。


    李典朝着乐进露出了一丝苦笑,回过头接着述说了起来。


    “我母亲听到父亲被杀害消息后,也是数度昏厥,思念成疾,最后也故去了,为了报仇,也为了不拖累我的家族,我百般请求大伯,最后大伯在无奈之下才将我逐出了家族,只可惜,我还是没能杀了那赵锐,要不是文谦及时相救,只怕我已经死在了赵锐请来的那些爪牙之下,唉!”


    李典叹了一口气后,不知是因为刚才牵动了伤口,还是因为想起了伤心事,一时之间,脸色难看无比……


    “曼成兄,你先在这里养好伤,报仇的事等伤好了之后再说”。


    “刘公子,在下得罪了那赵锐,若是让那中常侍赵忠得知我在公子府上,只怕会给公子惹来麻烦,还是让在下~”


    李


    典还没说完,就被刘睿制止,刘睿眼中露出了一丝对赵忠的不屑,随后缓缓道:


    “李兄,我虽然现在还是一白身,不过想来那赵忠还没那胆子来找我麻烦”。


    不知为何,刘睿说此话之时,一边的三人都感觉一股凛冽的霸气自刘睿身上升起,随后又消失不见,就好像不曾出现一样。


    荀彧最先回过神来,而且他也从他叔父那儿得知过刘睿的家世,他的祖父乃桓帝时的司空刘茂(字叔盛),曾祖父刘恺(字伯豫)更是安帝时的太常,更是宗室大臣,还是宣帝刘询五世孙,楚孝王刘嚣玄孙,居巢侯刘般少子,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因为一些原因才显得有些没落了。


    荀彧见李、乐二人还隐隐有些担心,忍不住也说道:


    “两位只管放心,在下颍川荀彧荀文若,在下敢保证,要是那赵忠真敢来找刘公子的麻烦,只怕那些汉室宗亲是不会放过他的”。


    说完,便退到一边不再言语,自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两人应该能理解了吧。


    李典虽然一时想不起荀彧是谁,不过听到他所说的话后,心里已经猜到这人应该是颍川荀家之人,那自己也不用那么担心了。


    就在这时,院门处,几位侍女端着一些酒菜,正朝着自己几人这边行来,闻见了饭菜的香味,一边的乐进的肚子“咕咕”的叫了几声,气氛一时之间融洽了起来……


    刘睿招呼几人坐下,推杯换盏之间,几人之间逐渐的熟络了起来,各自也没有了刚开始那样的拘束感。


    酒足饭饱之后,几人还在聊着什么,这时,坐在主位的刘睿忽然看到了先前那位出府请大夫的家仆正匆匆的朝着他赶来,院门处,一位大夫打扮的老者,正静静的呆在原地等候着。


    刘睿起身快步走向了仆人,不待仆人的讲话,便先吩咐道:


    “二贵,你马上去收拾一间房间,等下带这位李兄弟过去疗伤”。


    接着又转过头,对着李典拱手一礼。


    “李兄,睿已经找了一位大夫前来为你看伤,不知你意如何?”


    “谢过刘公子好意,感激不尽,各位


    ,那曼成就先失陪了”。


    说完,也不再客气,在仆人的带领下,向着另一个院子走去,但是,在他转身的那一刻,他的心中已经却是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


    一边的乐进看着离去的李典,又看看刘睿跟荀彧,告罪了一声后,便也向着自己的好兄弟李典的方向追去……


    待两人离开后,荀彧却是朝着刘睿恭喜道:


    “恭喜刘公子,得此两位壮士,对刘公子日后必是帮助不小啊!”


    刘睿神秘的笑笑,若无其事的点点头,接着又说了一句令荀彧措手不及的话。


    “呵呵,文若兄过谦了,就是不知道在下何时能得到王佐之才的帮助呢?”


    话还未说完,眼睛却是死死的盯着荀彧。


    荀彧也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随后似感叹似夸奖的说道:


    “荀彧可是听闻公子乃是大才,就是不知荀彧能否有幸拜读公子大作呢?”


    “不知文若兄指的是?”


    “公子,现在初春梅花还未落,荀彧可是对公子当日在卢师那作的那首《梅花》敬佩不已呀!”


    “呵呵,这又有何难,那我今日我就再作一首送给文若兄如何?”


    “荀彧就先谢过公子了”。


    刘睿吩咐了一边的一位侍女,去自己的书房取来了笔墨纸砚,没错,就是纸,刘睿以前在沛县的时候,便是已经将蔡侯纸给改良了,现在的他拿出来的纸比那蔡侯纸不知道好了多少,没看到荀彧现在已经被这纸给震惊在原地一动不动吗?


    没理会处于震惊中的荀彧,刘睿将纸铺开在了桌子上,一边的侍女十分识趣的立马开始给他研磨了,刘睿提笔故作沉思,接着在荀彧吃惊的眼神下,一气呵成的写下了一首诗,待笔墨干了一些之后,一旁的两位侍女一左一右拿起了桌上的纸,展现在了众人眼前。


    “梅雪争春未肯降,文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荀彧痴痴的将纸上的诗读了一遍,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看来这刘睿果然是名不虚传啊,就是不知这刘睿其他方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