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1章 敢于决断

作品:《正义的使命

    厉元朗利用事实铁证,为王丛正名。


    使得沈汝涛和郝庆安二人,十分被动。


    并且,他还用语言对他们两个进行了敲打。


    沈汝涛和郝庆安不得不当场表态,承认判断失误。


    这次会议,虽然研究宏枝县委书记继任人选,但突如其来的这一插曲,让原本不占优势的王丛,瞬间得到提升所具备的全部条件。


    于海趁热打铁,表示王丛同志接任宏枝县委书记是合适的。


    一旁的张秋山,也亮出最后底牌。


    表明经省委组织部研究,王丛同志德才兼备,能力出众,工作经验丰富,尤其在处理复杂局面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着显着成绩。


    因此,认为王丛同志是接任宏枝县委书记的理想人选。


    张秋山的话语,无疑给王丛的任命增添了更重的砝码。


    厉元朗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他看向沈汝涛和郝庆安,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


    “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就这么定了。王丛同志任金德市委常委,同时兼任宏枝县委书记。会议纪要尽快整理出来,在下一次常委会上进行讨论表决,最终敲定。”


    厉元朗的话语,如同一锤定音,结束了这场关于宏枝县委书记人选的风波。


    沈汝涛和郝庆安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他们深知,这场较量中,他们已经输了。


    而王丛,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厉元朗的支持,成功登上了宏枝县委书记的宝座。


    他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这一仗,厉元朗打的漂亮。


    也为他在南州省的地位,奠定难以撼动的坚实基础。


    会议结束后,张秋山和于海并未离开。


    专门去厉元朗办公室,谈一件迫在眉睫的重要事情。


    这件事究竟有多重要,从厉元朗与张秋山的对话中,就能窥探一二。


    他问张秋山,“我让你调查省领导子女经商情况,现在进行的怎么样了?”


    张秋山深深叹了口气,悲痛说道:“可谓触目惊心。”


    说着,张秋山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沓材料,双手呈给厉元朗观看。


    厉元朗只是大致浏览一番,眉头就拧成一个疙瘩。


    气哼哼的把材料往桌子上一拍,怒声道:“太过分了,这些干部子弟,打着老子旗号,在南州省各个领域违法违规经营,大肆捞取不义之财!”


    于海拿过来认真看了看,唉声叹气起来,“书记,这种情况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了。沐新丰书记上任伊始,曾经要求省纪委介入调查部分干部违纪情况。”


    “结果通过调查这件事,牵扯出我省个别退休老干部,对子女疏于管教,其儿女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给有关部门领导打招呼,大开方便之门。”


    “所有这些,无外乎就是那个所谓的不成文规定。他们认为,自己奋斗几十年,为南州省经济建设发展贡献半辈子,最后交给外人手里不放心,还是自己孩子才能心安。”


    “抱着这种想法,便开始为子女从商从政铺路,他们创造的成果,要由子女继承。”


    “这样畸形观念,导致南州政治生态乌烟瘴气,老百姓怨声载道。”


    厉元朗使劲点了点头,转脸看向于海,问道:“你在会上提出金德市委副秘书长葛相澜,说他有严重的违纪行为,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于海整理一下思路,侃侃而谈。


    他说:“省纪委接到的举报信件内容,主要集中在葛相澜担任山湖县委书记期间,强行上马文旅项目。”


    “耗资几亿元,动用财政资金近一个亿,建设的九栋建筑,有五栋至今闲置。”


    “这么大一个工程烂尾,群众反响强烈,,民怨沸腾。”


    厉元朗当即打断于海的回报,不满的批评道:“于海同志,我可要说一说你了。葛相澜在山湖县胡作非为,你们纪委始终没有对他动手,直到他调离山湖县好几年,才想起来调查他,这是什么工作效率?”


    于海一听,面露难色,解释道:“书记,不是我们不作为,实在是葛相澜这个人太狡猾了,他在山湖县经营多年,关系网盘根错节,我们纪委也曾试图对他进行调查,但总是找不到确凿的证据。”


    厉元朗听后,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仍然严肃地说道:“狡猾不是理由,找不到证据更不是借口。我们的纪律部队,就是要敢于亮剑,敢于和一切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这次,你们纪委一定要拿出铁的证据,让葛相澜无所遁形!”


    张秋山这会儿替于海道出另一原因。


    “厉书记,省纪委不是不作为,他们也有难处。沐书记在任时,动过要调查葛相澜的念头。”


    “只是还没落实,就遇到相当大的阻力。以李炳乾为代表的的几个老干部,一起找沐书记。大谈他们为南州省做出的贡献,还对沐书记的做法,提出反对意见。”


    “另外,上面还收到信件,反映沐书记不尊重老干部,列举很多莫须有的罪名。这让沐书记很被动,只好暂时搁置对葛相澜的调查。”


    厉元朗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怒意。


    并问:“这么说来,葛相澜也是老干部子弟?”


    张秋山回答,“是的,他父亲曾经担任省委统战部长。”


    “怪不得。”厉元朗气愤道:“这些老干部,真是为老不尊!他们以为自己曾经的贡献,就可以成为子女的保护伞吗?就可以肆意践踏党纪国法吗?”


    张秋山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其实,这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一些老干部在退休前,就已经为自己的子女铺好了路。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子女谋取私利,甚至在一些关键岗位上安插亲信。”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一个个利益集团。这些集团之间,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共同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而老百姓的利益,却被他们肆意践踏。”


    厉元朗闻言,神色更加凝重。


    “这种情况,必须彻底改变!我们要对那些违法违纪的干部子弟,进行严厉打击!绝不能让他们的嚣张气焰继续蔓延下去!”


    张秋山和于海听后,都连连点头。


    厉元朗是一个有担当、有魄力的领导。


    他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就一定会采取行动。


    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全力配合厉元朗,将这场反腐斗争进行到底。


    恰在此时,厉元朗桌上的座机骤然响起。


    他抓起话筒接听,刚“喂了”一声,面色突然变得严峻起来,掷地有声的抛出一个字:“抓!”


    撂下话机,厉元朗正了正身体,对张秋山和于海说道:“是金怀同志,他向我报告,说警方已经发现李晟的藏匿地点,问我该怎么做。”


    于海心里咯噔一下,倒不是他不赞成厉元朗的做法,而是面露担忧的提醒道:“书记,这事您是不是和李老通个气?”


    “是啊。”张秋山和于海想法一致,“李老影响力很大,在老干部之中威信很高,涉及到他的孙子,还是告知一声比较好。”


    此时的厉元朗,眼神坚定,信念执着,他大手一挥,“不用,我不是没给他机会,可他一直找各种理由拖着。”


    “还指使侯凌峰找受害人,想方设法采取恐吓威逼利诱等见不得光的方式,要私了,让他孙子逃脱法律制裁。”


    “再说,身为领导干部,不能以身作则,还要把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是可忍孰不可忍,必须要让他感觉到疼,感觉到省委查处违法乱纪行为的决心和意志。”


    还有句话,厉元朗没说。


    那就是,他要以此事为突破口,和以李炳乾为代表的的老干部们,来一次针锋相对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