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尚在犹豫

作品:《抄家流放,我搬空王府逃荒躲天灾

    见顾知表情错愕,刑严心中理解。


    无人知晓蛮荒有两个顾知,都以为祐丰帝想娶的是已与宋西楼定亲的荣安公主。


    秦芸等知道内情的人,又早已找不到顾知。


    祐丰帝当初代表大宣与蛮荒的大承结盟,一人出了一半的兵力去海外寻找顾知未果。


    ……中原蛮荒等地,未避讳荣安公主名姓的人,都会被两拨人暗自查探。


    宣朝境内、东夷北疆蛮荒、匈奴等地全被抄了个遍,也没寻到人。


    因此,三天前在越郡皇宫内召开的朝会无疾而终。隆昌帝——也就是顾昭远,暂时还未明确给出答复。


    在这个关头,顾知撞上去,不亚于羊入虎口。


    顾知这头却是想起当日温琼津跟她商量着来,说一切听她的,没成想这家伙在蛮荒给她挖了个大坑。


    如今大宣、江南和蛮荒大承呈三足鼎立的局面,前不久江南沦陷,大宣和大承暂时相安无事,但总有一天会爆发剧烈的冲突——毕竟一山不容二虎。


    不过得到解决完饥荒以及江南瘟疫的问题后,两边才会正式对上。


    目前虽达成盟约,但违约者又不会被雷劈。损失些许名声就能收回国土,谁不心动?


    再者,蛮荒到底根基不深,直接打起来的话, 输的概率很大。


    因此,即使顾昭远还没有顾知的消息,也不会直接回绝祐丰帝的提亲。


    顾知摸摸下巴,暂时想不出什么解决办法。


    刑严盯着她看了良久,继续补充:“不过祐丰帝话里的半壁江山,指的是江南一带,而非直接送上宣朝国土。”


    江南名义上已经独立称皇,实则还是在宣朝境内,不过一时无法抽出空来收拾洛王。


    祐丰帝是想,联合宣朝和蛮荒大承的势力,一起解决江南的瘟疫,再将江南送上,作为聘礼迎娶顾知。


    顾知嘴角微抽,合着温琼津还是在画大饼。


    不过江南与蛮荒接壤,又在宣朝境内,瘟疫不解决的话,恐会殃及两朝。


    “我爹是怎么想的?不会是想将我找出来,换来江南的地盘吧?”


    若是以前的顾昭远定不会这样做,但皇帝心,海底针,顾知揣测不出他的想法。


    刑严沉默:“暂时还未回复。”


    但在朝会上论及此事时,的确有几分意动。


    “娘娘认为,你与祐丰帝彼此有意,便想着当然,一切都得找到你再说。”


    刑严抓起一把瓜子,心里叹了口气。


    顾知默了默:“要不你偷偷带我去瞧一瞧他们?我暂时还不太想与她们相认。”


    尤其是在得知如此劲爆的消息后。


    当了皇帝,需要考虑衡量的东西多了去。温琼津的提亲是阳谋,但顾昭远不得不为蛮荒的百姓着想。


    就像顾知看过的古代和亲一样,若是能用一名女子的亲事,换来数十年的两朝安稳,相安无事,何乐而不为?


    更何况,顾知与温琼津之间的暧昧众人皆知。


    顾知越想越心烦,眉心紧紧锁起,瓜子都磕得不香了。


    对面的刑严帮着剥了个野橘子递了过去,顾知顺手塞进嘴里,感受到瞬间上涌的酸味,眉心更是紧蹙。


    “你暂时不用如此心急,反正没人认识你,若是不想也可隐姓埋名,在宣朝四处游览。”


    顾知无意识地点点头,见天色不早,又取出一大堆吃食放在桌上:“你继续吃,我回房休息了。”


    刑严盯着紧闭的房门,机械地剥着瓜子,直到店小二敲门,才恍然回过神。


    月黑风高, 顾知躺在窗边的榻上,凝视着天边白茫茫的月光发着呆,不知过了多久,才悠悠叹了口气。


    她的心绪异常复杂。


    在蛮荒边界的短短一天内,得了太多稀奇古怪莫名其妙的消息,使得她脑袋一片混乱。


    顾昭远和秦芸派人去找她一事,顾知倒是并不感到意外,毕竟相处这么久,若是问都不问一声,就太过冷血。


    温琼津的阳谋,顾知也不是很意外,他一肚子坏水,闷骚又腹黑。


    但顾昭远的反应实在是出乎顾知的意料,果然是当了皇帝的人,跟以前到底有些不同。


    不过


    顾知将被子扯了上来,双眼紧闭,沉沉睡去。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双眼紧闭的刑严猛得坐直,想起昨晚的事,瞬间瞪大双眼,他的视线在房内逡巡一圈,最后停留在桌上寥寥无几的瓜子上。


    刑严脸色难看地走去桌子旁,抓起剩下的几颗瓜子,塞进随身荷包里,而后大步走向楼下。


    顾知正好在吃饭,朝他挥了挥筷子,满脸疲倦地招呼他过来一起用饭。


    “你不是还要当值,怎么这么晚醒?”


    “今日必须回蛮荒边界,否则你一路小心。”


    刑严埋头扒完饭,深深看了顾知一眼,转头带着手下纵马离开驿站。


    顾知叹了口气,只觉得人生无常,还是不生事的时候最悠闲,时不时还能聚在一起嗑瓜子。


    如今别说嗑瓜子,就连面都见不了几次。


    顾知牵着马继续赶往越郡,得了刑严的警告,她小心不少,将头裹得严严实实,不露出半点短发。


    连着赶了三天的路,终于到了越郡。


    顾知愣愣地瞧着庞大的郡城,开疑自己走错了路。


    眼前的郡城比之以前的越郡,大了至少三倍,城墙高耸,轻易不得进出。


    城门口倒是没有衙役拦着查看路引,来往的百姓挤挤攘攘。听着口音,京都、江南、东夷、西南边的都有,顾知甚至瞧见两三个奇装异服长相独特的外国人。


    紧随大流进了城门,顾知径直往城东二街走了过去——更是人山人海,堪比五分之三的京都。


    顾知顺手在街边随意挑了家不认识的烧烤摊买了两串烧烤,边吃边问:“怎么这么多人排队?”


    糖果铺、对面的火锅店、隔壁的酒楼以及不远处的调味铺焕然一新,铺门口排满了人。


    “您不知道?糖果铺的清染掌柜最近要成亲,跟周边几家铺子联合起来做折扣,价钱非常实惠哩。”


    顾知面无表情地捏断了手里的竹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