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人一闲下来

作品:《抄家流放,我搬空王府逃荒躲天灾

    顾知懒懒地收回视线,心里嘀咕着,这张三周身的气质怎么有些眼熟。


    但她没有深究。


    眼看着柳翠微拿上农具和草帽,背着不大不小的背篓,没有多余的手牵牛,顾知索性在她盛情邀请下,牵着牛跟着一同去她家。


    柳翠微家里的田在山腰偏上,顾知随意抬头向上一看,就能看见正在田里耕作的王全李凌和长安。


    “这是李奶奶家,她家孩子都在城里定居,农忙的时候会回来一趟我相公可厉害了,是城里最棒的铁匠,什么样的农具都能做出来。”


    “可惜我们没钱在城内置办宅子,相公只能来回奔波,每天天未亮就赶去城里,我中午去城里给他送饭”


    柳翠微将背篓捆在牛身上,拉着顾知不断说着小话。


    顾知暗暗皱眉,她一句没问,柳翠微就将家底全说了出来,警惕心太差了。


    想到这里,顾知用余光瞪了眼默默走在最前面、一声不吭的张三,慢慢接话道:“为何还要买马车?不如省着点用,日后去郡城置办间宅子,也就不用来回奔波,累得慌。”


    柳翠微讷讷道:“宅子太贵啦,我们买不起,租起来又不划算。买辆自己的马车,去哪儿都方便。或许再过几年,我们攒够银子,就能进城住。”


    听到她的这番话,顾知没什么反应,走在最前面的张三却是身形微滞。


    见她已经考虑好,顾知也就没有多劝。


    半炷香后,终于到了位于村中间的柳翠微家里。


    青山村中间的范围挺大,房子又多,大大小小差不多近十户人家,可比村头村尾热闹不少。


    太阳刚挂上天空,青壮男女都去农田里侍弄收割庄稼,家中年长的长辈和小孩就在村路边一大块空旷地带晒太阳。


    顾知看了看,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或在搓稻谷,或就着太阳刺绣,没一个闲着的。


    路都走不稳的小孩子们倒是悠哉悠哉地玩耍,无忧无虑没烦恼。


    看到有人从农田那边回来,老人们的视线聚集,待看清是柳翠微两口子后,乐呵呵地打招呼:“小柳啊,你家的田没还收完?要不我让二牛去帮帮忙?光靠你们俩,得弄到什么时候去。”


    “婶娘,不用了,就剩最后两块田,我们今天就能做完。”


    顾知的眼神有些惊讶,坐在这里的老人十来个,几乎每一个都能跟柳翠微和张三说上两句,甚至连小孩子都笑眯眯地叫着张三叔叔,翠微姐姐。


    “不对哦,”柳翠微半蹲下身子,摸着小孩的脑袋:“要叫张三哥哥,不能叫叔叔。”


    小孩吸溜了一下鼻子,怯生生地看向沉着脸盯着他的张三,低声道:“张三哥哥。”


    “小南瓜真乖。”


    顾知脸色平静地听着柳翠微向坐在这里的人介绍起她,简单跟大家打了个招呼,随手从兜里抓出一把前两天做出来的包了油纸的夹心糖果,一个小孩分了两个。


    老人们警惕的视线缓和下来,笑着表示,若是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来村中间找人帮忙。


    顾知笑着点头,而后跟着柳翠微前行,一路来到栋宽敞带着小院子的房子。


    院子里种满各种花草,各种花香弥漫,遮掩住乡间常有的土腥味。


    柳翠微放下身上的东西,端来茶点放在院子中间,招呼顾知坐下,随口一吃,脸上带着满满的满足。


    “吃呀,都是我亲手做的。”


    顾知应了两声,取了块带着花香的糕点吃下,又聊了片刻后,不顾柳翠微的挽留,独自回了村尾。


    自当日两人坦诚地聊完天,秦芸做绣活的劲头缓和下来,起码不在晚上黑灯瞎火的时候做了。


    顾知教完清染、疏晚和白姝如何做糖果和蛋糕后,任由她们在厨房捣鼓研究,整个人都闲了下来。


    她索性搬着个小板凳坐在秦芸身边,盯着她不过度用眼的同时,开始学女红做绣活。


    “这里颜色不太均匀,过渡不自然,拆了在做。”


    秦芸细心地一一指出问题,许氏瞥了眼旁边熟睡的小宝,毫不犹豫地拆掉有问题的地方,重头再来。


    做了一上午绣活的安氏叹口气,放下手里半成品:“顶着大太阳做绣活,早晚眼睛要瞎。”


    众人瞥了她一眼,没有应和。


    “哎呀,听说徐领头升官了,在郡城里当大将军的心腹?”


    听到安氏的试探,顾知狠狠戳下最后一针,冷着脸瞅了她一眼。


    安氏毫无所觉,继续笑眯眯地寻找出路:“他不是喜欢咱们清染吗?不如将清染嫁过去。当上副将夫人,乐得享清福。还能帮衬帮衬我们,也就不用天天做绣活种田了。”


    说到这里,安氏神情有些恍惚,似乎在畅想很快就能过上好日子。


    许氏抬眼瞧了瞧脸色冷淡的顾知和秦芸,张了张嘴想提醒安氏,没想到她独自一人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不错。


    “不是我说,清染快要及笄,是个大姑娘了,正好遇到个如意郎君,错过这个,再想遇到个条件不差的,就难喽。”


    顾知蹙着眉头,心里有些不耐。


    “不劳舅母费心,一切看清染的意思。”


    安氏嘴一噘,气哼哼地朝着秦芸道:“你看看顾知,我也是一片好心,却被她误解埋怨。”


    “再说了,清染不过是个丫鬟,为了个丫鬟跟我闹脾气,真是不懂礼节。”


    秦芸心无旁骛地刺绣干绣活,只当没听见。


    若是其他人,肯定顺着坡下了,不再提此事。


    安氏却是不服,扯着自己绣的半成品,语气愈发怨恨:“好啊,我秦家被你们顾家牵连,被下狱抄家,一路上吃了多少苦头。你个狼心狗肺的顾知,自己藏着好东西不拿出来共享也就算了,连个小小的丫鬟我都不能说上两句了?”


    知晓安氏的重点在私藏东西上,顾知还是下意识皱眉:“清染已经不是丫鬟,舅母还请嘴下积德。”


    “积德?积什么德?我还说错了?我看啊,你就是趁着秦家男人不在,想欺负我们秦家人!”


    顾知叹了口气,人一闲下来,果然会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