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我不知,或许是寻过的

作品:《抄家流放,我搬空王府逃荒躲天灾

    桌对面的温蝉两人面面相觑,见顾知低头品酒,没有回应温琼津的话,知晓里面定有内情,明智地选择岔开话题。


    “怎会,我从小只学了些经书诗文,如何能救人。我们一见如故,相处数日,少虞入京后因故未能参加会试,只得回乡,我偷偷跟了上去。他爹娘待我甚好,我与他情投意合,便在此待了下来。”


    顾知挑眉盯着笑容腼腆幸福的穆少虞,心想事情肯定不止温蝉说的这般简单,年仅十三四就能考过乡试的少年才子,如何会未能参加会试?


    没有路引,温蝉又是如何穿越数个县城州郡来到遂宁?


    此间种种还有无数疑惑,顾知却不想再问。


    又不是她的亲人,问那么多作甚。


    “太后未寻过你?”


    温琼津点着桌子,眼带疑惑。


    至少从他重入江湖以来,从未听过皇室找人的消息。


    不过安王很明显知晓内情,或许太后曾暗中找过温蝉,只是当时手中并无权势,又不受先帝宠爱,轻易便放弃寻找。


    “我不知,或许是寻过的。”温蝉望向温琼津,忽然啧啧叹道:“你可真值钱!”


    顾知默默点头,穆爹一脸无辜。


    独留温琼津黑着脸捏住手里的酒杯喝了一口,没有回应。


    若是可以,他是不愿去京都。


    年幼不知事的亲子都能轻易丢弃,在外长了数年的陌生儿子,又怎么可能宠爱有加?


    看他脸色不对,温蝉嘻嘻一笑,没心没肺道:“琼津侄儿,唤我一声姑姑可好?”


    温琼津没好气地出声拒绝:“从太后论,你我同辈。”


    温蝉倒没什么表示,听穆爹止不住的咳嗽,起身取了一条毛绒毯子披在他身上,细细帮着捂好。


    半是热乎的房间内一片寂静,只余清酒沸腾翻滚的咕噜咕噜声。


    顾知两人心里都有些佩服温蝉的心态,适应贫苦的乡间生活可没那么容易,温蝉陪着穆少虞安稳过了十几年,即便太后手握权柄也不愿回京,颇为不易。


    毕竟是太后亲女,多少也能被封个公主,享受无尽繁华。


    顾知笑着道:“你的经历,倒是与话本更加类似。”


    千金小姐与俊秀才子的故事,无数小娘子穷书生百看不厌。


    温蝉不赞同地摇摇头,没有继续接话茬,而是换了个话题:“方才你说想用赘婿的身份入京?”


    “有何不妥?”


    温蝉瞥了眼穆少虞,犹豫道:“你可知赘婿身份极低,入京定会被人耻笑。”


    温琼津默默点头。


    京都局势复杂,初入京,无人会信他,连端王也不例外。


    他的策略便是示敌以弱,处处温吞忍让,只能依靠端王府,降低端王的戒心,使其愧疚并放下心中的怀疑。


    而后在端王的帮助下展露才华,暗中收买端王手下的势力,以此得势。


    当初入山寨被关押时的谋略与之异曲同工。


    好看的眉头蹙起,温蝉眼带迟疑,晃了晃手中的酒杯,没有第一时间回应。


    既然温琼津提出如此漏洞百出的策略,定是有所准备,或许早已在京都安插无数人手,以坐实身份。


    观他气度不凡,身后的势力定不止一处,为何


    温蝉主动开口:“为何不煽动民心,借机谋反?何必去京都受委屈?”


    今年天灾无情,苛捐杂税,山河动荡。


    她抬起明亮的眸子瞅了顾知两眼。


    若能得景王府助力,边疆数万将士为之所用,再集结民间百姓,不愁不成事。


    可比去京都这龙潭虎穴花费无数心机百般周旋要来的简单轻松。


    穆少虞似乎并不关心自家夫人说出的狂妄之言,颇为妥帖地放了数粒红枣枸杞入清酒里,待香气弥漫后,为众人各添了一杯。


    清酒加枸杞,还真是养生。


    顾知轻轻抿了口,静静等待温琼津的回答。


    “我之所为,皆是为了百姓,又如何能让他们去送死?此去京都虽万分艰辛,我亦无悔。”


    温琼津明白她的想法,可朝代兴亡,百姓皆苦。


    他幼时吃过无数苦头,见过无数贫苦百姓为了生存卖儿卖女甚至自卖为奴,亦见过大旱大雪路边饿死冻死的枯骨,处处民生不安。


    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是他从小的志向。


    可若为了这个志向,让无数本该安稳活下去的百姓去送死,却是万万不能。


    当然,恶人坏人不在其中。


    看清温琼津眼神里的认真,温蝉忽然一笑,满是欣慰道:“既如此,我便跟你走一趟。”


    桌上其余三人同时抬头紧盯着她,表情各异。


    穆少虞担忧地望着她,眼带不舍,猝然又变得坚定起来。


    顾知一脸空白,不知该说什么。


    温琼津沉默片刻,沉声道:“不如等我定下大局,再接你入京享福?”


    温蝉缓缓摇头,笑道:“无权无势的日子,我过得胆战心惊,安王一类的人不知还有多少,与其被他人胁迫入京,不如主动前去。”


    顾知和温琼津哑口无言,知晓她是被前些日子发生的事搞怕了,不愿继续被动。


    穆少虞握住温蝉的手,语气平静:“蝉儿去哪,我便去哪。”


    温蝉与穆少虞相视一笑。


    ~


    城外建设如火如荼,不到五日就建起数间占地颇广的临时住所,可容纳数万百姓。


    老人小孩一日供两餐,多是稀粥、馒头和酱菜。


    偶尔还能喝上羊骨猪骨汤,若是运气好,去的早,得上块含着肉碎的骨头,更是美滋滋。


    青壮年想吃,就得出工出力,去官府帮忙。


    当然也可以自己花钱去城内购买吃食、炭火。


    不过青壮百姓多是愿意卖力气,遂宁郡四个城门外官道上的积雪被清理干净,重新垫上沙土防滑,已经可以通路。


    附近被积雪压垮的村庄房屋按距离远近一一清理安置救人,其余建设也正在进行。


    这天正午,留在临时住所的老人牵着自家的或捡来的孩子排队领完馒头和咸菜,慢吞吞回到床榻前准备用饭时,数名差役气势汹汹地挎着刀走进来。


    “穆家村的人在何处?私自偷取宫中物品,其罪可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