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环环相扣

作品:《清穿之咸鱼娴贵妃

    可惜太后虽然上了年纪,但还没有到老糊涂的时候。


    尽管她心里对纯贵妃说的所谓真相,已经信了七八分了。


    但却没有表现出来。


    反而抓住了对方话里的漏洞,当即毫不留情地质问道:“那传话的宫女,可是你的贴身婢女,这你又要如何解释呢?”


    对于这一点,纯贵妃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她可不是那等无知妇孺。


    在和太后的相处中,自己早就领教过对方有多难缠了。


    怎么可能会留下这么一个明晃晃的把柄呢?


    只是可怜了春兰那丫头。


    时运不济。


    自己会为春兰多烧些纸钱的。


    “我那丫鬟,早就被收买了。”


    纯贵妃一脸悲伤,还带着被背叛了的愤怒,一点也看不出来有作假的痕迹。


    太后用狐疑的目光扫视了一圈,并没有发现任何不妥。


    这才打消了几分怀疑。


    不过却依旧穷追不舍地问道:“那她人呢?总不会被令嫔要走了吧?”


    见状,纯贵妃不由得在心里暗骂了一句。


    真是够了。


    自己嘴巴都快说干了。


    太后却还是不依不饶的。


    怪不得万岁爷对她不上心呢。


    也忒惹人嫌了。


    “太后娘娘您忘了吗?”


    纯贵妃苦笑着反问了一句。


    太后明显不高兴了。


    白眼儿都快翻上天去了。


    厉声呵斥道:“有什么话就直说,何必在这里阴阳怪气的。”


    纯贵妃狠狠掐着手心,不住地告诉自己。


    千万不要生气,不值当。


    这才平复下那翻涌的心绪。


    语气不变的开口解释着:“那个宫女,早就被太后娘娘您下令,给乱棍打死了。”


    其实并没有。


    太后当时的确需要出气。


    但是也没有到昏头的地步。


    她只是让人把那个传话的宫女拉出去打五十大板,以儆效尤。


    倘若后来纯贵妃愿意请太医去把个脉,开几副药,春兰的命,十有**能够保得住。


    可惜,谁也想不到,那药并不是救命的,反而成了催命符。


    当时春兰还十分感激涕零呢。


    甚至对于纯贵妃这个主子,还生出了几分歉疚之情。


    谁让她没忍住,竟然喜欢上了三阿哥呢。


    她自知身份卑微,也不奢望做什么侧福晋。


    只要能跟着三阿哥,哪怕是一个侍妾,自己也是愿意的。


    是以,在三阿哥表露出他的忧虑之后,春兰自告奋勇的表明自己愿意替三阿哥分忧。


    一腔孤勇,想要证明自己的情意。


    殊不知,别人都把她当做傻子在忽悠呢。


    最后不仅什么都没有落着,还赔进去了一条性命。


    怪不得世人都说,自我感动的爱情,最是要不得。


    太后闻言没忍住“啊?”了一声。


    她确实没什么印象了。


    在被皇帝下旨禁足之后,就只顾着生气了。


    没想到那个宫女竟然如此没用,不过是被打了几下,人就没了。


    真是晦气!


    太后不耐烦地挥挥手,脸上的表情愈发难看了。


    “好了,哀家知道了,你下去吧。”


    这副如同对待奴才一般的态度,让纯贵妃恨得牙根痒痒。


    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纯贵妃还是得规规矩矩的行礼,这才退了出去。


    只是心里却把太后骂了一遍又一遍。


    这个老虔婆!


    是把自己当成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才了吗?


    那副轻蔑的态度,真是让人火大。


    不过,她也得意不了多久了。


    令嫔可没有自己这样的好脾气。


    一想到太后和令嫔对上,被气到说不出话来,纯贵妃就忍不住大笑出声。


    只希望令嫔可千万别让自己失望。


    她可是期待好久了。


    翊坤宫。


    虞晚听了秋桂的禀报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果然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要是搁在以前,就纯贵妃那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智商,怎么可能想出来如此天衣无缝的计划。


    不过,看来她在做坏事上,还是有一点天赋的。


    太后现在不就开始找令嫔麻烦了吗?


    “娘娘,那……需不需要咱们再加一把火?”


    秋桂显然对这个计划也知之甚详,是以才有此一问。


    能够把那个总是喜欢没事儿找事儿的令嫔给扳倒,她心里也是十分赞成的。


    虞晚却摇了摇头。


    笑吟吟地说道:“眼下这局面就可以了。”


    接着又意味深长的留下了一句:“有些时候,做的多反倒不如什么都不做。”


    言毕,就施施然起身,去了书房。


    这是乾隆特地在翊坤宫里安排的。


    因为他很喜欢这里清静平和的氛围。


    能够让处理了一天朝政的自己,精神放松下来。


    或者无事的时候,在这个不大不小的房间里,品茗看书。


    又有佳人相伴在侧,不失为一种风雅。


    虞晚去书房也不是为了陶冶情操。


    她得给乾隆回信了。


    刚好眼下不就有一件“大事”需要说吗?


    有这么方便的一个机会,虞晚当然要好好把握住了。


    天知道,刚收到第一封信的时候,她心里那叫一个无语。


    却只能什么话都不说,接受其他人凌厉的视线。


    慈宁宫。


    正如虞晚所说的那样。


    此时,事态的发展用热火朝天来形容都不为过。


    谁让另一位主角,是来自蒙古的那贵人呢。


    她可不是什么软柿子,受了委屈只会娇滴滴的掉眼泪。


    在她们草原上,碰见不爽的人,用鞭子打人都是轻的。


    “太后娘娘,您可一定要为嫔妾做主啊!”


    那贵人看上去是在告状,实则话语里暗含着威胁。


    “我们蒙古四十九部的格格,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委屈。”


    都把靠山拿出来了,太后还能怎么办。


    她再不满,也只能僵着一张脸,好声好气地应下。


    还得信誓旦旦的做出保证:“自然,倘若此事确为令嫔所为,哀家一定饶不了她。”


    那贵人这才转怒为喜,声音清脆地说着好话。


    “太后娘娘您真好,我一看见您,就觉得十分亲切,仿佛看到了我的额吉。”


    只是说出来的话,太后并不怎么喜欢听罢了。


    所以说,有些人不自知的扎心,更让人招架不住。


    “参见太后娘娘,嫔妾来迟了,还望娘娘莫怪。”


    门口,令嫔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看上去志得意满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