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老本行搞起来
作品:《水浒:我是大豪雄》 听到王瑛的这番话,债主们都露出吃惊的神色。
刚才那盘红烧肉的味道不是盖的,就算是个傻子,也知道这菜的配方千金难求。
他们能靠着十两八两的欠款就能得到?
那真是老祖宗显灵了。
“好!”众人异口同声的回答道,全都给王瑛递上笑脸。
他们打心底希望这个钱收不上来。
“我就不打扰您做生意了,告辞,告辞!”八字胡男子笑呵呵的说道,最先转身离去。
其他几人也相继离开,谁不想给王瑛留个好印象呢?
“王二,你不会真要把配方给他们吧?”胡三疑惑的问道。
她觉得一旦祝龙知道此事,定会大发雷霆。
王瑛摊了摊手,无奈道:“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现在也只希望十天内能挣够三十两银子。”
胡三等人全都唉声叹气。
祝家酒楼的名气已经打出去了,食客们见了都躲着走,谁也不想把昨天吃的饭菜吐出来吧?
他们倒是可以用门口空闲的地方养鸟,反正没人打扰,至于挣钱嘛,开什么玩笑。
“不如我们去给大户人家做几天帮工,总能挣点钱。”时迁提议道。
这也是个办法,他们力气大,能搬的东西多,挣的也多,如果不吃不喝不睡觉的话,十天估计能挣十两银子。
胡三表情显得有些紧张,抢在王瑛前面说道:“不行,我们得抓紧时间训练。”
按照栾廷玉的意思,他们二十天后要打败内门弟子,若去做工的话,就等于在浪费时间。
“你们放心修炼就是,赚钱的事,交给我吧。”王瑛目光看向胡三,继续说道:“把那就两银子给我。”
胡三乖乖的交出银子,满脸疑惑。
她并不知道王瑛要如何赚钱。
“王二,你不会把我们的银子全都赔进去吧!”李夼大声问道,眼神里满是不舍。
别看他是李家庄的大公子,却算不上富豪,五两银子也不是说打水漂就打水漂的。
“赔不赔进去要试试才知道,万一挣了呢!”王瑛回答道。
李夼还想说些什么,却被胡三给制止。
“就让王二试试吧,我相信他!”胡三拦在李夼前面说道。
几人脸上都略带担忧,唯有高青山信心十足。
王瑛会赔钱?
这话若是被弟兄们听到估计要笑掉大牙。
“高四,你跟我去街上采购一些食材。”王瑛招了招手道。
除了二人之外,其他几人开始训练。
“老大,你准备做什么生意赚钱?”高青山满怀期待的问道。
自从进入祝家庄后,王瑛都没怎么搞过发明创造,他都有些等的不耐烦了。
“创造个屁,老子才不会给祝家庄赚钱呢!”王瑛骂骂咧咧的说道。
“那你准备怎么解决眼下的困境?”高青山拧着眉头问道。
说起来,王瑛也很无奈。
他既不想给祝家庄赚钱,又不能不赚钱。
“就卖臭豆腐吧。”王瑛无奈的摇摇头。
这可是他当初发家的几种小吃之一,算是看家本领,如今拿出来给祝家庄用,绝对是便宜了他们。
“老大,这都两个月了,我们要什么时候离开祝家庄?”高青山顿了顿问道,这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王瑛何尝不想回家,在这整天搂着胡三这个大男人睡觉哪赶搂着娘子舒服。
但是在找到赵熊他们关押之处前,又不能轻举妄动。
“就快了吧。”王瑛叹了口气说道。
年关将近,他是真想回家了。
况且,若他记得没错,上元节的时候,青州会发生大事,他必须及时赶回去。
半个时辰后,二人扛着一口大铁锅,一桶大豆油,还有一大块豆腐回到酒楼。
王瑛在门口支起铁锅,倒满热油,然后放入切好的豆腐块。
不一会的功夫,炸豆腐的香气开始向外飘散,引来不少路人围观。
“这是哪来的香味?馋死俺了!”
“是从祝家酒楼传出来的,门口还有一口大锅呢!”
“祝家酒楼?那算了,他们的菜都是闻起来香,吃起来臭,我来一次吐一次!”
一番议论后,众人纷纷离开,他们可不想再次上当。
“老大,他们咋还都走了呢?难道是我们的炸豆腐不香?”高青山疑惑的说道,路人的行为,把他给整郁闷了。
王瑛不急不缓的看着火候,他早就料到会是如此。
由此可见,祝家酒楼的名声真是臭了。
没过多久,王瑛把炸好的豆腐从油锅内捞出来,抹上秘制酱料。
在热豆腐的催化下,酱料的特殊气息快速飘散。
那叫一个辣眼睛。
臭豆腐的名气可不是盖的,百米之内寸草不生,没有一个路人是无辜的。
他们被熏得捏住鼻子。
说来也怪,他们以为又要呕吐,可这臭味沿着鼻腔进入肺腑,整个人都通透了。
这臭味里似乎带着一股子浓香!
不好路人开始驻足,大口大口吮吸着臭豆腐特有的气息。
“臭豆腐喽,不臭不要钱的臭豆腐喽!”王瑛拿着两串臭豆腐,大声吆喝着。
不少人已经馋的流口水,可他们不敢吃,万一被毒死该怎么办?
“老大,给我吃两串!”高青山口水流了一地,实在馋得慌。
王瑛给了高青山两串,被他一口撸的只剩竹签。
那味道,满嘴流油。
“香,实在太香了。”高青山嘴里一边流着油,一边说道。
路人们用好奇的目光看着高青山,等待他呕吐或者死亡。
一分钟、两分钟……
整整一炷香过后,高青山不仅没吐,还又撸了好几串。
看着他满嘴滋油的样子,路人们终于忍不住了。
“这东西能吃?”一名脸如黑炭的青年走过来问道。
“这不废话吗?难道是用来玩的?客官若是买回去家去,肯定能馋哭隔壁小孩!”王瑛挑了挑眉说道。
馋哭隔壁小孩?
这感情好!省的他媳妇整天抱怨别人家孩子有啥有啥。
“给我来两串!”这人欢喜的说道,连价格都没问。
王瑛也不坑人,也就是提高了二倍价格,十文钱一串,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爹爹,我也要买。”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说道。
“买,要大串的!”旁边的男人操着一口方言,豪迈的说道。
“谢谢爹爹!”小女孩欢喜不已,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