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九千岁 05

作品:《非典型救赎[快穿]

    宗凌微微睁大眼睛, 眼前的世界仿佛油墨化在水中不断扩散扭曲,变得如梦似幻。


    许多繁杂的事物朝着宗凌的脑海里一拥而上, 让他头重脚轻不知所措。


    在氛围庄重的感伤让人喘不过气的权力交接中,在那些形形色色的宛如漩涡牢笼的眼神里,在那些繁文缛节不能行差踏错的规矩下,扶持他上位的红衣宦官,是他唯一的依靠与支柱,让他心里安定。


    国丧的种种细节被一一敲定时,夜已经深了。


    一些大臣被林织留宿宫中, 宗凌则在林织的护送下回到芝云宫,因为养心殿内殿如今还不能居住, 让少帝暂居偏殿也不合规矩。


    龙撵到了芝云宫门口, 林织伸手扶着宗凌下步撵,并没有转身离开,而是自然地牵着宗凌的手, 带着他步入空寂的宫中。


    在之后的很多年里, 在宗凌命运改变的这一晚, 他总会想起林织微凉的掌心, 以及林织身上传来的缠绕在他鼻尖的甜香气息。


    画面、温度与气味交织,如同永久的烙印。


    “折腾了一晚,陛下该饿了, 臣让人备了些热食, 陛下用了便好好歇息吧。”


    林织牵着帝王走入内殿,自如地比他还像这里的主人。


    宗凌讷讷点头, 看着桌上热腾腾的虾仁小馄饨有些恍惚。


    不知为何,总觉得这位林大人像是在哄孩子。


    在胃里熨贴的情况下,宗凌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接下来的事情更是忙碌, 他的身份不再是宫中不受宠的透明皇子,而是万人之上的帝王,先帝的葬仪、宫妃的安置、登基仪式……宗凌不用操心任何事,只要乖乖听话按照指示走就行,林织会帮他安排好一切。


    六月,清池内的莲花开了一片。


    宗凌静静赏莲,暑意似乎都消散了几分。


    今日不必早朝,所以他才能这么悠闲的赏花。


    他才登基小半月,诸位大臣争吵的东西他听得半懂不懂,这些人让他定夺这个定夺那个,想从他口中得到什么东西。


    宗凌虽然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帝王教育,但也不是七八岁的孩童,知道话不能乱说,那些事他也不想管,反正一切自有林大人把控。


    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傀儡,他自己也心知肚明。


    就连左誉左尚书也劝他暂且忍耐以谋大事,但其实宗凌没有忍气吞声,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当然,这种话不能与人言。


    回到御书房后,宗凌果不其然看见左尚书已经等候在其中,桌上放着史书。


    今日读史完毕后,左誉又教了他一些朝政道理,而后便是一些旧话重提,让他不要太过信任倚重宦官,以史为鉴。


    盖因前两日他在一则任命书上盖上了玉玺,让林织在锦衣卫指挥使的职位上,又兼任了禁军都督的职位,让林织的权势越发煊赫。


    左誉也知道这由不得他,所以只能把一些知识揉碎了往他脑子里塞,让他心里有个章程。


    宗凌被灌了一脑袋的防备猜忌,步伐迟缓地进了养心殿。


    他问袖招:“林卿呢?”


    他身为帝王,再称呼林织为“林大人”不妥,可他又不愿意让林织当他的长命太监,那是父皇赐给林织的字,宗凌不想念。


    他不愿意直呼其名,可在他人面前念“织织”又显得轻佻,便干脆以“林卿”代称。


    再说他为何会问袖招林织的去向,先前林织便因为先帝的殊荣,宿在养心殿偏殿中,到他这里自然不改,可宗凌却没在殿中看见林织的人影。


    袖招行礼,低声回道:“林大人在小膳房。”


    先帝先前病重时,清醒时间不定,林织便提议在偏殿加个小膳房方便煎药煮粥,先帝自无不允,先帝去后,这地方自然也还留着。


    宗凌朝着小膳房走去,还没跨入门中便嗅闻到了芝麻的甜香味。


    身着飞鱼服的青年立在小灶台前,照进的天光将他的衣衫变得明亮,在他的面上落下一片霞光。


    他那纤长灵巧的手一动,一个抱着芝麻糖心的糯白元宵便出现在他手中,沉入那咕噜噜冒泡的沸水中,不一会儿便浮了上来。


    让人瞧着,仿佛他那一双骨肉匀称的手都染上了软甜的气味。


    宗凌看的怔怔,不自觉道:“先前都是大人亲手包的吗?”


    被扶持上位的傀儡少帝,与手握大权的宦官言谈之间,还是不自觉溢出畏惧与敬重的味道。


    宗凌却没意识到这一点,只是晕乎乎地觉得林织待他可真好。


    “陛下若是说您先前指名要吃的那一碗,确实如此。”


    林织知道宗凌的口味其实偏甜,所以在芝麻玫瑰糖心里特意多放了蜜。


    宗凌心里的雀跃更多,左誉这等忠心的纯臣和他说的一大堆道理,被他立刻抛到脑后。


    什么防备警惕猜疑之心,在他心中完全生不起一丝一毫。


    左尚书哪里知道林织对他有多么关怀,何况时至今日,林织的目的早就已经达到,何必要再这么哄着他玩,分明就是对他关怀备至。


    且林织若是要让他做一辈子的傀儡皇帝,肯定会密不透风地把控着他,然后竭尽全力地针对左尚书才对。


    可如今并不是如此,左尚书依旧能够兢兢业业地做辅政大臣,还能暂为帝师对他教习课业。


    宗凌心想,何况他还亲自下厨给我包元宵吃呢。


    林织看着小少年亮晶晶的眼眸,眉眼含笑。


    等到元宵在锅里滚得差不多了,袖招便立刻装起舀在青瓷碗中。


    林织已经净手,用干净的帕子擦去了手上的水珠。


    宗凌就在一旁瞧着,觉得这也很赏心悦目。


    今日的午膳除了一碗元宵外,还有着膳房做的芙蓉鸡片、荔枝虾球,大半都是甜口的菜肴。


    宗凌吃的格外舒心,在林织停筷时犹豫着要不要放下筷子,他这倒不是刻意谨小慎微,只是下意识如此。


    这便是有些尊卑颠倒了,不过随侍的宫人们谁都没觉得异样。


    林织不免觉得好笑,劝道:“陛下正是在长身体的时候,多用些最好。”


    十二岁的少年现在才到他的胸口位置,林织当然知道爱人的饭量不小,在上一个世界宗凌还专门承包他的剩饭。


    他当然不讲究什么七分饱,让宗凌吃饱吃好身体健康才重要。


    宗凌点头,林大人说得对!


    他很喜欢林织这么笑着看着他的模样,让他觉得自己被在意着。


    和左尚书他们的视线不同,他时常会觉得,林织看着他不是在看着他的帝王身份,而是独独在看着他这个人。


    不过他心里也知道,或许他这么想是异想天开,把持朝政的九千岁,可能只是在看着他最满意的人选。


    午膳过后,宗凌看书了一会儿,又休息了一阵,便去马场跑马,练习骑射。


    他的陪练是岁数与他相近的将军嫡次子,可见林大人有心让他培养自己的心腹。


    想到林织,宗凌有些走神了。


    “陛下可是有些累了?”


    林潼元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关切地看着少年帝王。


    “歇会儿吧。”


    宗凌点头,翻身下马。


    旁边伺候的小太监立刻奉上了帕子与茶水,等宗凌坐定后,宫女在后边打扇。


    此时天高云淡,让人看着心旷神怡。


    宗凌一想到他能有现在的日子,而不是等到年纪合适默默无闻地出宫立府,再等到年纪大些被发配到一个贫瘠的地方做藩王卫边,都是得益于谁,便更加出神了。


    林大人此刻在做什么呢?


    兴许是在处理朝政,又或许是在为锦衣卫的事情忙碌。


    林潼元自然不会干巴巴地坐着,挑了一些宫外的趣事说给少帝听。


    宗凌从没有出过宫,对这些事情倒是很感兴趣。


    林潼元见状,便说得更多了。


    他幼年在京城长大,少时却随着父亲在关外住过一段时间,边城的风沙大,与富贵锦绣的京城截然不同。


    林潼元今年也才十三岁,是个跳脱侠义立志要做将门虎子要和他爹一样驰骋沙场的人,他受忠君爱国的思想长大,没有见过边城民生凋敝的景象,对于一些受苦受难的人也很是同情,所以不免说到了战事。


    说到那些养活不了孩子,只能卖儿卖女让他们去富贵人家为奴为婢的事。


    不过林潼元很快发现自己说这些事情不妥,立刻转移了话题。


    宗凌先前对民生艰难认知并不清晰,虽然他在皇宫里有过一段透明人的时光,但总归不少吃不少穿。


    在从马场回去的路上,宗凌随口询问周围的太监为何入宫。


    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要么是家里犯了罪净身入宫,要么是家境贫困活不下去便卖身。


    宗凌没再问,心里却怔怔。


    林织当初又为何入宫?


    这件事情他无从问起,心里也没想着要知道答案,只不过是泛起一股怜惜之情。


    林织倒不知道宗凌正在心疼他的身世,在宗凌从马场回来之后开始教他处理国事。


    这个架空的王朝废除了丞相,内阁制度还只是雏形,繁杂的政事让人头痛,林织可没打算因小失大,从今天开始教授,只不过是之前的乱事还没有整理好。


    听到林织传授帝王道,宗凌先是震惊而后是崇拜。


    不愧是他的织织,也太厉害了。


    听着身旁人温和耐心的声音,宗凌胸腔中像是被挤进了一个又一个的气泡,酸酸胀胀。


    便是父皇,也没有待他这么好过。


    宗凌一直都能从林织身上感受到一种安心感,如今又多了些孺慕之情,很喜欢同林织这般亲近。


    即使林织是宦官,宗凌却在他身上感受到了成熟的引导者的魅力。


    而这种角色,在世人眼中,通常是“父亲”来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