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 第 631 章 程澜道:“得,那……

作品:《女主一心搞钱[八零]

    程澜道:“得, 那咱们找点工具。不然难道拿手去捉么?”


    悦悦道:“这里没有。”


    没有四合院专门给小朋友捉鱼用的、带长柄的网兜。


    程澜道:“想办法啊,宝贝!”


    她在几个房间里转悠了一圈。最后,把舒敏勾的茶几布揭了下来。


    这个有缝隙可以漏水。


    到了河边, 程澜让他们站在浅水处, 先把茶几布沉在河里,看到有鱼游过就默念一二三抬起来。


    这个过程也让程澜看出两小只的耐心都还不错。为了抓鱼可以等上一两分钟。


    这样可以让他们有参与感。


    捞到的鱼放到带出来的玻璃缸里。


    那是之前高煜奶奶拿来泡过酸菜的。后来洗干净了放在厨房。


    程澜和晓华一开始就坐在河边石头上看着两小只去弄。


    他们折腾了半天,还真抓了两条寸把长的小鱼放进玻璃缸里,又装了些水进去。


    程澜看看表, 快五点了。


    晓华道:“姑姑,我五点一刻回去做饭。你给加个菜吧,我刚都看到两三条大的了。”


    大的,靠两小只肯定是弄不到的。


    程澜嘴里叼着一根嫩草道:“你想吃鱼干嘛早上不买啊?”


    军区内部的小菜市场,有一家是专门卖鱼的。


    晓华道:“我看那花色, 有点像网箱鱼。那哪有河鱼好吃啊?”


    她边说边起身到旁边的林子里给程澜找了一根树枝出来,还把带的匕首也拿了出来。


    程澜挑眉,“你见到过我叉鱼啊?”


    晓华点头,“见到过啊,你没事就在村里小河沟中央大石头上叉鱼。有回我遇到你喊了声‘姑姑’, 你还顺手分过一条一尺长的草鱼给我。”


    程澜想了想, “我记不太清了。”


    不过还是接过晓华递上的树枝和匕首削了一根叉鱼的叉子出来。


    她穿的马裤和凉拖鞋, 直接就可以下水。


    她对两小只道:“辛苦了, 岸上歇会儿。”


    叉鱼而已,确实小意思。就是要注意阳光是15度折射的。


    当然,她小的时候不清楚这个原理, 就是爷爷传授的经验。


    后来上初中了才知道肉眼看到的其实只是鱼在水中折射出来的影子。


    直接冲着看到的位置插,那是叉不到的。


    必须根据虚影判断出正确的位置,然后稳准狠的叉下去。


    两小只折腾了好一阵, 才得了两只小小的鱼,很有些没成就感。


    晓华看她们不肯起来,把带出来的大木盆放到河沟中央,然后把他们抱进去。


    玻璃缸也放在两人中间。


    这河比较浅,不至于把他们冲动。但他们又可以玩水,就还比较满意。


    悦悦嘟囔道:“这里的鱼,没四合院的,好抓。”


    “那当然,四合院水系里的鱼都是养傻了的。嘘,不要说话了。看把姑姑的目标惊走了!”


    程澜耐心的等候着,过了三分钟才第一次出手。


    直接叉到一条将近两斤的鲤鱼。


    这个就不用放到鱼缸里了,都受伤了。放进去里头的水就成血水了。


    悦悦和康庄鼓掌,“妈妈|干妈好厉害!”


    程澜道:“那当然,我小时候靠这个打牙祭的。”


    爷爷挖的陷阱坑偶尔抓到野鸡、野兔。


    但毕竟是70年代,大家都饿。连野味都饿,通常没多少肉。


    她犯馋了,能自力更生的就是抓鱼啊。


    晓华刚一直在旁边用草编草绳。这会儿接过鲤鱼朝大石头一摔,直接摔了个半死不活。


    然后把草绳从鱼鳃穿过去,提着在河水里洗涮。


    悦悦道:“妈妈,再叉一只。”


    “其实两斤够我们吃了。行吧,晚上把她们四个一起叫过来吃晚饭。”


    又过了十分钟,程澜抱着空的酸菜缸,里头没水就三条鱼。


    悦悦他们弄到的小鱼被她放生了。


    “不能涸泽而渔,得留些鱼苗。”


    晓华则拎着大的木盆。


    两小只很兴奋,妈妈|干妈叉了三条大鱼。


    程澜一边走,一边给叶蔓蔓住的招待所打电话。


    那边很快通知了叶蔓蔓来接,“吃晚饭啊,好的,老板!”


    程澜把房号报给了她们就把电话挂了。


    听叶蔓蔓那口气,今天相处得应该还不错。


    不过,那些人来开了一天会也差不多了,这会儿应该已经回去了。


    回到家,晓华就开始张罗晚上的菜。


    没有酸菜,做不了酸菜鱼。她决定做四川的豆瓣鱼。


    另外,还得去小菜市再买几个菜。


    她问悦悦和康庄,“你们谁要跟我去买菜菜啊?”


    两小只都不去,动画片快要开始了。


    晓华便挽上篮子,去隔壁借了辆自行车,快去快回。


    悦悦在阳台缝隙里看到了,“妈妈,咱们家,没自行车。”


    “回头买一辆。”她以前买的那辆自行车,听说如今是肖晨在骑。


    他被他大舅调到成都军区总部了。每天下午骑过来,被锦熙姑姑盯着头悬梁、锥刺股。


    锦熙姑姑以前很宠儿子,确实有铁饭碗等着他接班嘛。


    但教育局的工作,她不可能现在早退让儿子去接班。


    而且以他的水平,她一个副局长的位置退了,最多给他换个普工。


    太不划算了!


    而且,听说接班这个制度很快要取消了。


    于是,决定在当义务兵的最后一年,无论如何要把他送进军校。


    这已经是最优选的一条路了。


    在军中考军校,真的比参加全日制高考轻松太多了。


    外头不到10%的录取率,军区内部加保送的话50%以上。


    至于肖昌源,他已经办妥停薪留职,前几日就到四合院上岗了。


    四十多的人了,一辈子端铁饭碗。不说摸鱼混日子,但确实和给私人老板打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他这会儿估计也有点后悔当初锦熙姑姑逼他上进,结果他上进了几天就被工友拉去打牌了吧。


    如今锦熙姑姑和肖晚的前程相对他们父子俩都好了很多。


    肖晚那里,程澜听高煜说可能后续升迁还要受影响。但总归是进部委了。


    如今,肖昌源作为新来的,睡大通铺,吃大锅饭。一个月到手就90元!


    这是四合院最低一档的工资了。


    而且,如果不是肖晚求情,像他这样四十多岁身体素质还不怎么好的保安,程澜根本就不会收。


    那么多退伍兵,尽着她挑呢。


    听说如今早上晨练跑步都跟不上。


    悦悦听妈妈说要买自行车就高兴了起来。


    家里那么多人,一辆自行车都没有。


    妈妈没有、爸爸没有,爷爷没有、奶奶没有,连太爷爷和太奶奶都没有。


    让她稀罕惨了!


    程澜对此有些无语。


    老娘200万的宾利,全北京城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后羡慕嫉妒恨。


    每天拿来接你上学、放学,你不稀罕。


    你给我稀罕上了家里已经不用的自行车。


    行吧,回去就买辆自行车。谁让家里有个不识货的物以稀为贵呢!


    晓华很快就买好菜回来了。


    叶蔓蔓四人自然不会等到开饭才来,五点半就都过来帮忙打下手。


    豆瓣鱼、魔芋烧鸭、炝炒藕丁、山药排骨汤、醋溜白菜、麻婆豆腐、木耳肉片、青椒土豆丝、椒麻鸡。


    八菜一汤,很快就上齐了。


    六点十分,准点下班的高煜一回来就发现家里足足七个女的。


    他一把捞起康庄,“来,咱爷俩坐一起好有个伴。”


    程澜道:“我叫了参谋长一家过来,他们家还有两个男丁可以中和一下。还有梁嫂子母子也要来。你俩并不孤单。”


    说话间,左右两家都过来了。还各自端了两个自家做的菜过来添菜。


    程澜笑道:“这都我们川菜,两位嫂子尝尝。”


    这样一来就十多个人了。


    程澜让把四方桌子旁边的木板也扳了上来,拼成了一个大圆桌。


    又把中间可以旋转的部分加上了。


    这张桌子是直接从四合院搬过来的。


    至于凳子,隔壁两家各搬了四张过来。


    梁嫂子左右看看笑道:“那四个小伙子呢?”


    参谋长道:“回去各自的连队了。还留他们吃晚饭、过夜啊?美得他们。”


    虽然明天是周日,但那四个雀屏中选的手下‘开完会’都回去了。


    肯定没有开完会还在旅部待着的道理。


    不过明天他们肯定还会来约这四位姑娘的。不然,就全是瓜娃子了。


    高煜瞅瞅系着围裙上菜的晓华,澜澜这个侄女挺能干的啊。


    一个小时就整出这么大一桌菜。虽然有人打下手,主厨是她啊。


    让人不由得想起十年前杀鸡、宰鸭招待他们的、年纪还小的程澜。


    四川女娃儿,果然一个个都是很能干的啊。


    他接触稍微多些的程昕、程岩包括程杳也都挺能干的。


    幸亏没有阴盛阳衰。


    小地主不消说了,当年挨了那么多整,如今已经是同龄人中的翘楚。


    程潇、程浩、程龙等人也都干得挺不错的。


    那程家村这是真的一代人都起来了啊。


    先富带动后富,落实得挺早嘛。


    如今国家提倡晚婚晚育。口号是‘推迟五年生娃,100年就减少一代人’。


    原本都20来岁就生娃了,推迟到25岁,可不是100年就少一代人了么。


    今天来相亲的不管男女,一个个都是过了25岁的。


    倒也不是真那么听招呼。


    就是如今风云激荡,八零年代基本是一个敢想敢干,就能蹚出一条路子来的年代。


    他走的是老爷子的老路:保家卫国,守土为民!


    虽然从红军到解放军已经足足62年了。但华国军魂不灭!


    而澜澜就是在80年代顺应天时、地利,利用人和,走出了一条新路的佼佼者。


    这个年代的有志之士,真的很少人像她一样刚满20岁就结婚,22岁就当妈妈了。


    更多的人是选择先奔事业,然后再考虑个人问题。


    这件事是他占大便宜了。


    反正如今的主流思想就是晚婚晚育,这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了。


    晚上吃饭,高煜对这些跟自己手下处对象的姑娘都很和气。


    他笑容可掬地道:“吃好、喝好,都不要客气。明天开放靶场给你们练枪。”


    参谋长笑,“那四个小子临走来求你的吧?”


    高煜点头。他是二把手嘛,老梁不在,老吴就让人来找他了。


    就按内部人员的价格,十块钱一发子弹。


    反正快到期的子弹也是要打了才不亏。军演实弹演习,不也是要消耗掉快到期的弹药。


    顺带的还能帮大龄难军官解决个人问题。有什么不可以的?


    这传到哪去,他都有话讲的。


    参谋长也道:“大家都不要客气,来了军区就是部队的贵客。肯定得让你们吃好、住好、玩好。以后也随时欢迎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