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105章

作品:《女主一心搞钱[八零]

    韦洁点菜挺大方的, 受欢迎的菜都点了,桌上都摆满了。然后还点了鲜榨的果汁。


    “你们看看喜欢什么,再加。”她笑着把菜单递过来。


    秦柳道:“够了、够了, 吃了不够再说。”


    彼此横眉冷对了挺久的, 这会儿刚坐下还有点尴尬。


    亏得澜澜能干,居然把她们弄到一起吃火锅了。还是韦洁请客!


    服务员来上了醪糟水,“吃了辣的,这个可以中和一下肠胃。不够再添,就在那边。”


    程澜点头, “好的, 多谢啊。”


    韦洁道:“来、来,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吃火锅就不兴让来让去的了。”


    程昕点头, 要给程杳下一点午餐肉进清汤锅里。


    程杳赶紧声明道:“妈妈, 我吃红汤。”


    “你不怕辣么?”


    “用白开水涮一涮就好了。”


    程昕想了想,“不成,万一闹肚子你过两天考试怎么办?”


    程杳嘟囔道:“我平时也吃这么辣的。”


    程澜道:“涮一涮给她吃吧,不然一直心欠欠的。四川人哪有吃不了辣的。不过杳杳, 你复习得怎么样了?”


    程杳道:“我尽力了。”


    她这俩月真的是没敢贪玩啊。不然就得多交一年学费,少挣一年工资了啊。


    这一进一出的好多钱呢!


    “嗯,反正是有书读的。不能读三年级就能一年级嘛。今天出来吃火锅,就不想那么多了,放开了吃。31号考试, 这考前最后一天就尽量放松些。”


    程杳点头。


    一个暑假, 她圆润的脸庞都消瘦了些。可见复习得还是挺辛苦的。


    她对着韦洁甜甜一笑,“韦洁阿姨,谢谢你请我们吃火锅。”


    “不谢、不谢,你小姨出的主意帮我赚钱了。大家都别客气, 下筷子、下筷子!”韦洁热情的道。


    她舅舅也说就此化解恩怨最好。毕竟秦柳是林景东的前妻,程澜又是在林家上了户口簿的。


    在等菜熟的时候,程澜看徐雷到店里来了就说了一声,起身过去找他。


    退伍兵司机28号送货下去,帮程澜代收了徐晓海384元的货款。


    昨天29号开车就带回来了。


    当然,肯定是程澜事先给徐晓海打过电话的。


    这样就省得那边还得去汇款,这边得等着汇款单到了然后去邮局排队取钱。


    那样怪耽误事的,而且还得给3.84元的手续费。


    徐雷应该就是给她送钱过来的。


    程澜这第一次是发了价值600的货给徐晓海。


    她自己赊了一半,一月之后给。到时候程岩和吴潇会搞定。


    她只负责事后查账就好。


    这是第一次,可能事前还要再过问一下。


    另外的三百块是她跟昕姐借的。


    从北京回来她兜里就一百来块,然后楚锦绣结婚送了40块的红包。


    8月舒姐去深圳了,她就断了现钱的进项。小卖部的钱至今没分过红呢。


    然后在裴湘君那里搭伙,她掏了10块。


    所以程澜如今手头只剩下50来块。


    就直接问昕姐借了300块来进货。这比她挪用小卖部的货款可省事多了。


    而且那个口子最好不要开。


    林爷爷那里最好也别再开口借了,不然他难免担心她的生意是不是不太顺。


    正好昕姐有钱嘛。她还完程澜的钱之后就都存起来了。


    估摸大几百近千呢。大头存的定期,小头是活期以备不时之需。


    这会儿拿到钱,程澜就预备还给程昕了。


    徐雷道:“我听说你在X县的经销商好像不太成气候啊,就一个普通的小房子搁货。”


    虽然钱顺利收到了一半,但他还是担心程澜让人给骗了。


    程澜道:“起步低一点没事。我跟你那个本家打了半个月交道的,知道他家住哪里。他们是一群待业青年组织起来在做销售。大热天的走街串巷上门去推销。”


    徐晓海如今就只做了本镇和隔壁镇的生意。求爷爷、告奶奶凑够了十辆自行车。


    之前在Q县的十辆自行车公安不给他们做担保,他们就没法租走。


    是到了X县之后在这边公安的帮助下才重新租到的。


    也是因为有Q县的先例,不然没这么好办。


    这么一说徐雷就明白了,是一群和他们刚退伍那会儿处境差不多的人。


    这是又让程澜拉拔起来了。


    “那这个上门推销的主意......”


    程澜笑笑,“我的,我在Q县搞成功了,他们跟着学的。”


    徐雷点点头,那他就不担心了。


    程澜回去也没急着把钱还给程昕,大庭广众的。等回头吧!


    这回兜里又有了一百多,终于踏实些了。


    这一顿吃掉了韦洁差不多三十块,很有诚意了!正常一个工人三个星期的收入。


    回程的路上,林墨去坐三轮车,程澜载韦洁回去。


    大家说说笑笑的往回走,算是正式翻过那一篇了。再说以后都不是竞争对手了。


    进了军区大门,程澜下来推着车走。


    三个人,女士车不好带。


    林墨道:“程澜姐,我想学骑自行车。你帮我推着吧?”


    “嗯,好吧。”反正她推着就不会摔了自行车。


    至于摔了林墨,自己爬起来呗。慢悠悠的自行车上摔下去,摔不坏的。


    这话是小叔当年教她骑车时说过的。


    程澜扭头对韦洁道:“那我们就先走一步了,谢谢你的招待!”


    “好,回见。”韦洁挥挥手。


    舅舅说这样聪明又有靠山的人,最好别得罪。谁知道将来人家的造化到哪一步呢!


    既然人家主动要和解,那就和解得彻底一些。


    林墨在前头用短腿踩一下再回一下的踩着踏板。


    程澜跟着在后头跑,两手替他扶着后座。这一路过去,累了个够呛。


    进了大院看到了邱鑫泉,程澜就招呼他帮忙扶一阵。


    邱鑫泉道:“林墨,你小子骑过了大半个军区还没学会啊?胆子真小。”


    林墨要回头说什么,程澜道:“目视前方,别走神!”


    邱鑫泉扶着林墨的车后座,一路骑到了操场上去。


    程澜便回去休息了。


    收音机林琅收回了,她预备自己买一个。


    这个暑假她天天听,也是一个资讯的重要来源啊。


    几十块就可以搞定了。


    另外,自行车她也想自己买一辆来骑。这样要用的时候更加的方便。


    进门之后崔阿姨道:“澜澜,桌上有你的信。”


    程澜经常收北京那个高参谋写的信,她都习惯了。


    不过程澜时常还拿给林琅看,可见里头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哦,崔阿姨,我小叔来电话了么?”也该到了才是。


    “来过了,平安抵达,已经入住学校。明天正式报名。”


    哦,那就好!


    程澜直接在底楼拆开高煜的回信。


    他信上说廉价劳动力正是我们国家现在最吸引外资的地方。


    不然别人干嘛不远千里、万里的来办厂啊?


    要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也要先学本事才行。


    就当是以前的学徒工给师傅打工了,一开始肯定是很苛刻的。熬得过这一关,才可能学到真本事。


    信里只字未提他的家事,但看得出来他最近情绪不是太高。


    估计林琅在客房休息听到了的事,他心头是有数的。


    据林琅说方奶奶当时有些震惊儿媳妇干的事,也惊讶于大孙子的应对。


    直接离开把她给忘在了那里,搞得林琅也不好自己出去。


    后来坐上车方奶奶想起来自己带来的小姑娘忘带走了。


    打发司机上楼来叫人,林琅这才装作被高煜的敲门声喊醒的样子,起来洗漱了离开。


    另外信的末尾还写上了他下学期的通讯地址。


    最后还问如果华侨公寓那边有房子出手,需不需要帮她留意着。


    还有,最近落实政策回北京了很多人。


    这部分人当初的四合院过去十多年被糟蹋得挺厉害的。


    有些人就懒得收拾准备卖掉换楼房住。


    还有些人预备卖掉房子出国。最近北京已经在开始出现出国的热潮了。


    这些当初挨整的人,好多本来就是有海外关系的。


    如果有产权明晰、保存得还可以的,他也可以帮她留意。


    因为看程澜比起楼房好像更中意有天、有地的四合院。


    程澜确实是更喜欢接地气的四合院。


    她从小住的乡下大宅子其实跟那个异曲同工,只是没那么精致。


    不过,这种应该不好买吧。


    可能还得动用高煜的人脉关系。


    而且,高煜哥这口气是认定了她很有钱啊。


    肯定是小叔说的,嘴真快!


    天知道她现在兜里就不到150块。


    她回信说自己两年内估计手头都凑不够买房的钱的。


    这两年就不用了。


    至于他的新通信地址她拿给林爷爷看了。这个地方是可以随便写信进去的么?


    林师长道:“当然可以写信啊,正常的通信还是能有的。估计这个是集体信箱,回头再分发到个人手里。中间要经过一道流程的,没事。”


    “哦。”那就没事了。


    其实如果有事高煜哥肯定就不会告诉她这个邮箱了。


    但她还是要再确认一下。


    林师长挑眉,“你跟小高还挺聊得来啊?”


    程澜扬了一下信封,认真地道:“良师益友。”


    林师长点点头,“哦。”


    等程澜拿着信封出去了,林师长发出一声短促的笑声。


    对隔壁王家小姑娘那么不假辞色,甚至不惜把亲妈都弄得提前内退在家了。


    却主动把自己在国防大学的新通信地址告诉澜澜。


    方大姐和老连长知不知道这事儿啊?


    改天他得试探一下,看看他们对澜澜什么态度。


    8月31号,众人都去报名,各自升入了下一个年级。


    程澜从此就是初三的学生了。


    徐懋宁也报了名,然后请了长假。


    校长和老师自然是舍不得他这个年级第一名的。


    但是,国家的事为大!这可是新华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意义重大。


    只能叮嘱他训练之余别忘了抓紧复习,最好还是别复读一年。


    当然,这个别复读肯定是高考志愿不退而求其次的前提下。


    程杳读哪个年级还待定,是闫淑芬陪着她们母女一起去的。


    小姑娘穿着新衣服、背着小姨给买的新书包带着好奇的看向宽敞、明亮的校园。


    这跟村小完全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闫淑芬同样没有久待,和教导主任打了个招呼,等程杳准备开始考试就先离开了。


    “回头结果出来我再来看看。”


    程昕感激地道:”“大伯母,真的是给您添麻烦了。”


    “客气什么?以前景南也给你们老程家添了不少麻烦的。咱们都不是外人。”


    程杳也道:“谢谢大外婆,大外婆再见!”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