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99章

作品:《女主一心搞钱[八零]

    但有一个好处, 他们可以在香港的罗芳村卖菜。


    深圳卖几毛一斤的蔬菜,那边能卖到十来块一斤。


    他们就在香港卖了,把钱换成人民币再拿回来花用。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两边巨大的收入和消费差距了。也难怪舒姐的妹妹还有那么多人要逃港了!


    程澜在电话里听到罗芳村的耕作制度那是一愣一愣的啊。还能有这样的事?


    不过, 更触目惊心的是,原来我们和发达地区存在十几倍的收入差距。


    港台、外国那些老板, 肯定觉得到华国来办厂很舒服吧。


    听说华国为了吸引他们过来,土地方面都有很大的倾斜力度支持。


    再加上低廉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程澜在村里都听说附近村的人去广东沿海打工拿高工资, 是内地的几倍。


    好些人对此十分的艳羡。


    却原来他们也只是港台、外国大老板眼中廉价劳动力。


    朱娜道:“澜澜, 明晚又有三个人满150。”


    “嗯, 明晚的发了大红花, 后面就不发了。多了就泛滥不值钱了。”


    “好的!”


    裴湘君也在家望着二儿子和小女儿早点回来。


    程澜曾经问过楚锦程, 你家老太太怎么不一道回娘家?


    得到她还没有转过弯来的答复。


    估计那十年裴家人是和楚家划清了界限的。


    程澜再进去, 她还跟程澜确认,“是说的15号就到成都了吧?”


    “是的, ”


    “怎么也不打个电话回来呢?人不急着回来, 电话也该来一个啊。”


    程澜也不清楚上头的情况, “要不伯母你打个电话去问问?”


    裴家解放前是资本家,也不知道现在还有电话没有。


    多的话程澜就没有说了。


    她去后院树下吹着风看《红楼梦》。


    有点想回成都了。


    小叔这一次去了云南,大概要放寒假才回得来的。


    下午的时候徐晓海提前回来了。


    他现在都是自己拿钱进货。所以程澜也没有再记他的帐。不清楚他是载了多少钱的货出去。


    “程老板——”


    程澜道:“有事啊?”


    “我也想做楚老板这样的分销商。”徐晓海认真地道。


    程澜道:“他不是我的分销商,是我的合伙人。”


    “哦, 这样啊。那我想做你的分销商。”


    程澜道:“我不会在本县再开一家, 自己跟自己抢市场。”


    哪怕是最远的那个镇, 现在当地经销商和那十名销售都是在程楚小卖部拿货的。


    “不是本县,是外县。”


    程澜眼睛一亮,“你有人脉?没人脉就别提了。”


    她难道会不想去外县么?但强龙难压地头蛇。还是那六个字:地方保护主义!


    徐晓海道:“我妈是从邻县嫁过来的。我外公就她一个独女,希望我去继承他的姓。”


    “你还有哥哥啊?”


    “有一个。如果你同意的话,只需要出货给我, 其他的一切都不用你操心。”


    程澜道:“你不会是为了做生意才......”


    “不是。我就是为了证明我不是贪图老人家的宅子和可能留给我的钱,才一定要找到一条出路才过去。我户口挪过去再改了姓,我就是邻县的人了。然后我再去想法子,由小做大。”


    程澜摸摸下巴,“我这个十来天其实一直在观察你们,尤其是你。我知道你不会是甘愿一辈子就挣这种辛苦钱的人,也清楚早晚你会想另起炉灶。但我原打算让你和王四海他们那样。因为本县我真的不会再弄出一个自己的生意来打擂台。但既然你能变成邻县的人,那可以。但是,你进货的钱从哪来?去挖你外公的棺材本?做生意可是有风险的。”


    “我听说王四海他们可以压一半的货款,一个月后再付。”


    “那你也得先有一半啊。而且第一次,压的货款不可能超过300的。”


    程澜觉得徐晓海应该是所图很大的人。


    而且,他之前的行为也能让她对他有一定的信任了。


    徐晓海道:“300,够了!我回去凑够300、弄好场地再来找你。”


    “一言为定!也得签合同啊,我也是小本经营。”


    “没问题。”


    程澜想了下,“等会儿,你是不是还要挖我的销售?”


    这货销售里有好些个人好像都挺服膺徐晓海的,原本就在他在街面上的兄弟。


    然后他成绩斐然,又增加了不少拥趸。


    徐晓海转过头来,搓搓手道:“程老板,我们也是替你销货啊。而且,是你把我们组织起来给了我们活路。我们跟楚老板、程家村其实没有直接关系的。”


    程澜静默了一会儿,“你别把好的都带走了。”


    徐晓海点头,“我带走的不会超过十个人。”


    再晚一点,楚锦程的电话终于打回来了:他明天回来!


    裴湘君在电话里小声道:“你赶紧回来吧,程澜好像又要和别人合伙了。”


    楚锦程心头一个咯噔,哦豁——


    第二天他赶回来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也无话可说。


    原来是外县!那是他去不了的地方。他总不能拦着程澜的财路!


    那程澜搞不好会和他翻脸的。如今想接替他做这个分销商的人可不少。


    而且他找的那十几个家伙一再出问题,程澜应该有意见了。


    他回去后,程澜和他商量了立即着手把整栋小楼租下来,然后装修一番作为程楚批发中心开业。


    留下的五十个销售也交给他安排,回头尽量让他们去附近的县多拉点生意回来。


    楚锦程点头,却知道他要收服这些人可不太容易。他对这些人没有知遇之恩,而且还有个徐晓海做竞争对手在侧。


    然后程澜17号就收拾、收拾回成都了。


    她准备寒假的时候也去南方看看那种日新月异的变化。


    既然她以后准备学经济,那么改革开放的窗口肯定是要去看看的。


    车还没有开的时候,谢师傅和程澜闲聊,“你这回是回来待了二十天是吧?”


    “是的,足足二十天。”


    回到成都,知道她带的东西多的程昕让王婶子骑了三轮车来接她。


    程澜先到秦柳阿姨那里看了看昕姐,见她已经没事了才放下心来。


    “这下不惦记把早餐和晚餐都做了吧?”


    程昕摆摆手,“不惦记了,我高估了自己。”


    秦柳道:“幸亏我没听你的,多在家玩几天。澜澜,你一会儿吃了晚饭再回去吧。等下把小舒也喊过来一起吃饭给你接个风。”


    林墨也在这里,他切了西瓜端出来。


    “程澜姐,我给你带的又甜又沙的西瓜,快尝尝。”


    “嗯。”


    程杳也笑眯眯道:“小姨,我给你烧点洗澡水。你吃了西瓜就来洗一洗吧。”


    程澜便往林家打了个电话,说吃过晚饭和林墨一起回去。


    等她洗得一身清爽,吃过晚饭等到已经没什么地热往上冒了才带着林墨坐车回去。


    路上林墨告诉她,“隔壁娜娜姐考上中央音乐学院了,她妈妈在大院里都说遍了。不过好像她和高煜哥彻底没戏了。她妈妈说上了大学可以见识更广阔的的天地。还说她本来就是为了考试才去北京的。”


    明年大院里会有三个高考生:林琅、马丹阳、徐懋宁。这会儿家长已经在开始紧张了。


    反正娜娜姐的妈妈这么说的时候,他看到闫阿姨撇了撇嘴。


    高煜哥当初来大院是闫阿姨刻意让小叔邀请的。


    结果姐姐那里还没什么动静,娜娜姐就十分热情了。


    搞得姐姐也淡了心思,总不好弄得好像要故意去争一样。


    这事儿闫阿姨其实挺有意见的,说王家人不厚道,截胡!


    你既然是他妈妈老同事,那你自己邀请人上门啊。干嘛在我们请人做客的时候来截胡?


    程澜道:“这种事离我们挺远的,听过就是了。明年我初三!”


    “程澜姐,这你不用太担心。子弟校初三年级的前三十名是可以免试直升的,而且不用学费。前六十名同样直升,但是要学费。丹阳姐和懋宁哥都是直升免学费的。据说是为了避免他们考去四七九,拉低了子弟校的升学率。”


    程澜道:“那林琅呢?”


    “当时我们家还没有落实政策,她在她外公那边读书。”


    “哦。”还有这样的好事啊。


    她上学期末考是年级第五十名。如果能稳住,也可以直升啊。稳中有升的话,学费都能省下。


    那挣的是学费么,是面子啊!


    回到家,闫淑芬也是这么同程澜说的。


    “澜澜,下学期林琅高三,我可能对你照顾就没法周全了。你一定要保持上学期的干劲,咱们直升。暑假还剩下十几天,你就收收心,开始温故知新吧。”


    幸亏这孩子学习上是个令人省心的!


    程澜点头,“嗯。”也是得收心了。


    林师长道:“直升省一道事,挺好的。淑芬、景东啊,你们也不要给林琅太大压力了。”


    林景东道:“哪是我们啊,是她自己。”


    程澜看过去,“大伯,我需要招聘一个采购。目前的频率大概是十天一次,需要和楚锦程去商量进货单、打包好装车、去付到期货款。大概过一段时间还会提高这个频率,我打算和楚锦程还有村集体在Q县开一个小型的批发市场。”


    林景东点头,“看来你这趟回去,没白跑啊。”


    程澜笑笑,“嗯,另外还增加了一个分销商,在隔壁的X县。不过他还在张罗。所以之后还要增加X县的采购任务。徐雷那边我也得跟他说一声,到时候需要多发一辆车。”


    林景东一拍大腿,“好,我替你找这个采购。金钱上要能信任、做事也要灵活一些的。”


    退伍兵里好好捋一捋,又解决一个人的就业。


    程澜点头,“多谢大伯,一开始工资能开到60元的样子,其他一概不包。如果钱货弄错了,会扣工资。三次以上,就解除合同。”


    “你谢我做什么?明明就是你帮衬我。之前旅馆招一个经理,去了100多个高中生应聘。大多都是回城知青。”


    现在不但退伍兵的安置是大难题,两千万回城知青也是。还有越来越多长大成人的。


    高考6%的录取率,还有94%的人需要安置呢。


    闫淑芬道:“一开始就给60啊?”


    程澜道:“要和钱跟货打交道,高薪养廉。而且核算进货单其实也挺繁琐的。我还打算让他去下头看看,这样更加的了解情况。”


    林景东点头,“嗯,应该的。你这生意倒是越做越大了。”


    “也是让逼得。”程澜简单讲了讲她发展了一批销售人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