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第93章

作品:《女主一心搞钱[八零]

    一旁看了半天的裴湘君道:“澜澜, 你看我能帮你干点什么?”


    她其实不是很赞同这次的事, 只是没有反对而已。


    所以刚才她虽然帮着出面招待了马队长,但其它事一概没管。


    她是长辈嘛,看出来她不是太赞同,其它的事程澜也没有叫她做。


    这会儿听了半天觉得似乎也挺靠谱的, 于是主动出声揽活儿。


    “那伯母您帮我登记吧。如果可能, 最好旁边画个简单的小像。”


    她听说地主婆解放前是学画画的。


    支书她当年经常背着个画板出来在村里转悠,三脚架随便往哪一放就开始画了。


    还找过小孩子给她当模特儿。


    她给吃的嘛, 水果、零食之类的。小孩子还是挺乐意为一颗大苹果坐半天不动的。


    支书说他弟弟小时候都干过。


    就是程澜说她当模特儿那次他随口说出来的。


    “好的,交给我。”


    裴湘君果然是专业的, 让人报名字、记抽到的区域号。然后她用炭笔几笔勾勒, 人的样貌特点就被抓住了。


    这就很方便了。


    第一个抓阄的就是何国柱,6号区域。


    程澜道:“恭喜你,本镇。”


    这都可以不用自行车了。


    立即有个和他交好的人道:“国柱,你的自行车借给我。”


    程澜看何国柱不是很情愿的样子便道:“要不你出钱跟他租吧。人家买车也是花了钱的,要算折旧。一天两毛钱、三毛钱还是怎样, 你们自己商量。你们回头去找亲戚借车,也可以这么办。因为自行车这东西, 它实在是有些金贵啊。嗯,也可以谈一个月租价,譬如一天三毛钱。要也可以租一月四块五、五块去讲。”


    她是真有些担心这一块。一辆二八大杠180块呢!


    也算是家里的大件了。


    所以虽然说了她不负责解决这一块, 还是忍不住出起了注意。


    何国柱对跟他借车的人道:“那我就是日租三毛,月租五块。因为, 租出去了就是一整天都归你用了。咱们俩这么熟,我的车子也骑了几年了, 押金我就不收你的了。你不愿意就算了。”


    一个月五块, 一年六十块块, 33.3%的回报率的话,这就还行啊。


    后面有人道:“何国柱,他不租我租!”


    “去去去,我先说的。不过,我只能先给你一块钱租六天。剩下的得等我赚到钱。”


    压力很大啊,还没赚到钱就先花出去了一块。


    不过如果六天能卖出两轮货,那就是赚九块钱,付一块租金倒是可以接受。


    何国柱点头同意了。先租六天,如果这家伙赚不到钱就不租了。


    马队长点点头,如果是有租金那倒是可以。


    那人赶紧把一块钱给了,怕有人抢。


    何国柱收了钱过去,在黑板那里看自己的区域。


    程澜道:“那里有炭笔和纸,你可以照着画和写下来。注意边界,如果被邻区的人投诉超过五回,就会认定是故意的。不守规矩的人,哪怕咱们是熟人,也不能再用你了。所以我建议啊,相邻区域的人最好先互相确认一下定个界标。”


    何国柱认认真真的看着地图,然后照着放大了画下来。把上头标注的街道的文字也都写下来。


    马队长一边给人抓阄一边问程澜,“你这个全县地图哪搞来的?”


    这地图他们公安局有,但一般不会轻易给人的。外头也不容易买得到。


    程澜道:“县武装部。”


    那不县武装部的部长让她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去找他们么。


    她前


    几天就买了水果去看照顾过爷爷的肖同志。当然,水果肯定是请部里的人一起都吃了。


    然后再找部长讨要了这账地图。


    武装部的人吃水果都不是很日常的事。好些人都不舍得吃带回去给孩子了。


    要不是知道程澜挣了钱,这么贵的东西他们也肯定不会要的。


    马队长道:“那上头小小的街道名是你自己标的吧?”印刷的地图没这么细致。


    “嗯,六个镇我都让人去踩了点的。”


    程澜就找村里地理学得最好的一个中学生去做的这事。


    骑着跟吴老师买的二手自行车,三天、九块钱给她办得妥妥帖帖的。


    大热天的,还觉得这是个轻松活儿,让以后有事继续找他。


    徐晓海第二个抽。他运气一般,抽到17号区域,隔壁镇。


    同样的流程。


    不过他还多问了程澜两句,“第一次进的货能不能换的?”


    “可以,你可以先拿30块钱的货去。我会提供我们日常卖得最好的那些货的清单。然后你第一次去就可以走访一下看你区域内的人需要什么货。然后拿回来换同等价值的。”


    其他人包括何国柱都竖着耳朵听着,看对自己有没有什么帮助。


    徐晓海点头,继续问道:“一定要30块的东西卖完了才可以来付账进下一次的货么?“


    程澜想了下,“这样吧,只要你每次欠我的货款在30块以内就可以。你每天来补一点货都行,反正就整体欠我的货款不超过150元的上限。”


    嗯,这是个心头有数的,也是准备好好做这个生意的!


    抓阄当天下午就完成了,然后众人都把自己想出来的问题问了。


    这剩下的,基本也不用程澜再多培训了。


    这都很有积极性啊。


    程澜对马队长道:“劳烦您对街坊邻居都说一说,他们现在是经由公安局介绍,在帮我们程楚小卖部做销售员。嗯,车站那个地方尤其要宣传一下。”


    公安说的话可信度一下子就上去了。回头交口相传,从本镇开始扩散到全县也要不了多久。


    马队长点头,“可以。这么多人一起行动,又是租车、又是每天载着货早出晚归的,肯定很快就传布开了。”


    程澜还拿出60个小木牌子,上头有1-60号的标号。


    然后程楚小卖部的公章盖了上去。她得防着有人假冒这个名义卖假货。


    裴湘君道:“我把他们各人的样子画上去,以后换人再重新做就好了。”


    她拿去三下五除二的就搞定了。


    徐晓海等人领到这个木牌,一下子就觉得有了身份的认同感。


    虽然他们不算正式的员工,但感觉这一刻终于有组织了一样。


    “程老板,多谢你的信任!”


    程澜道:“不用谢,别辜负我这番信任就成。”


    说话间,支书走了进来。程澜叫他今天来一趟,但他还得去镇政府开会。


    这会儿会散了才坐班车过来的。


    他进来后和马队长握了握手,互相认识了一下。


    程澜道:“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们村的程支书,代表村集体占股两成。我和这位楚伯母的儿子各占四成。”


    何国柱等人纷纷道:“支书好!”


    “你们好!”支书有些莫名其妙。县城的小卖部他不是头回来,但头回看到这么多人站在这里。


    程澜给人发牌子的时候,裴湘君小声把事情来龙去脉给他讲了。


    支书想说‘靠谱么’,但看到公安都在这里,另外这些人看起来好像也挺像那么回事的。


    牌子发完,程澜继续站在黑板前面


    给众人讲平日都有哪些畅销商品。


    她其实已经拟定了一份总价30元的进货清单,甚至都让仓库管理员打包好了。


    第一次就可以先拿这个货去。


    是要换还是要退,明天都由得徐晓海、何国柱他们。


    反正去一两回,肯定就知道自己那个区域的主顾需要什么了。


    等这个事办完,已经是快吃晚饭的时候了。


    程澜开始说出去吃豆花饭,把马队长和支书都叫上。钱记公账上!


    裴湘君道:“那还用出去吃啊?等着,我给你们做。”


    “那菜钱和工钱得给您。”


    “还给工钱?”


    “当然啊,没有白使唤您干活的道理啊。我在这儿吃吃喝喝的,一天算一块钱。这样聚餐,一顿在菜钱之外另给您一块钱工钱。”


    裴湘君道:“这、这怎么好?”


    “要明算账的,这样我待得也比较心安。”


    “那行吧。”


    送徐晓海等人出院子后,马队长察觉些异常看看程澜。


    程澜笑笑,“应该是经销商找来盯着我举动的。我去公安局那天就一路盯梢。”


    马队长挑眉,哟,挺敏锐的嘛。


    再想想人家家学渊源,这倒也不奇怪啊。


    发现不了才是浪费了那个出身。


    看过程澜的档案,他对程家老爷子的功成身退还是满心钦服的。


    那可是既能上一线打仗,又能干地下|党的人才啊。


    旁边还没走远的徐晓海等人听到了便转回来,“程老板,要不要把他们弄过来?”


    “不用,随他们去吧。他们这会儿肯定在抓心挠肺的想我找了你们来是要做什么呢。”


    和徐晓海一起的几个人笑,“任他们想破脑袋估计也想不出来。那程老板,我们就先走了。”


    他们差不多个个都是抱着一个纸箱子的。


    这些纸箱子,好些是上头运货回来攒下的。所以倒是不用他们像程澜当初一样,还得在废品基础上溢价收购了。


    程澜点头,“好,静候你们的佳音。”


    这些人太多,她是不包晚饭的。就留了马队长一会儿和支书喝两杯。


    库管员也是不包吃的,他们几个人和售货员就自己轮流在提供的住处买菜做饭,平摊花销。


    关门的时候看看少了一半货的库房他挠挠头,这样也行得通?闻所未闻。


    晚上喝酒,马队长指着程澜对支书道:“英雄出少年啊!”


    支书笑,“也不算特例啊。我党的娃娃司令萧华上将11岁参加革命工作,13岁任县委书记,17岁任师级政委,22岁就当司令了。”


    程澜知道这位老革命,他老人家还是华国特种兵的创始人呢。


    送走了马队长,支书准备去儿子程宁华在纸厂的筒子楼看儿子一家。


    程澜便骑自行车载他过去。


    这会儿晚上六点多,骑到估计七点。纸厂在城外,离了大概有六里地。


    八月天,六点多还是大亮着的。


    不过住,支书还是准备到楚家租的房子借宿,楚锦程的屋空着呢。


    程宁华在纸厂干了十几年,也只有不到30平方的筒子楼宿舍。


    一家四口人挤在里头,实在没地方安排他这个老父亲。


    支书是打算在县城留两天的。他也想看看程澜搞的这个名堂有什么成效。


    乡镇企业也是他的工作范畴嘛。


    而且这件事说实在的,也蛮大的,不看看不放心。


    他觉得程澜胆子忒大,敢想敢干。


    正好过两天程澜要回村,可以骑车载他。


    他回头给镇政府打个电话报备一下就行了。明天也有抽到21-30号的人要去他们镇上推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