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少年从未来而来!

作品:《穿越大明,但是被老朱诛十族

    “刘秀进殿!”


    朱元璋特意交待过,不要把刘家二儿子押进来,而是让他自己走进来。


    只见,刘家二儿子气宇轩昂,龙行虎步的踏入大殿,丝毫没有一丝慌乱,


    光是这份定力,就让百官看出来了,


    此子绝对不凡!


    方才以为刘蒙是在发疯的官员,见到刘秀后,心中也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莫非,真有什么说法不成?!


    朱元璋,朱标,朱棣三人心中不由暗赞一声,


    好俊的少年郎!


    这俊绝对不止是外表上的俊,还有表现出的气质,与刘秀穿越前社会喜欢奶油小生的审美不同,古代男人的美多是雄壮的美,


    而此时,刘秀哪像是就要被处死的犯人,倒像是在楼台上喝茶听雨的俊公子,就算满天的风雨都压下来也只是轻笑一声。


    而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能想到,这一瞬间,大明的国运开始彻底改变!


    刘秀站定,不跪不拜,只是一拱手,


    “草民刘秀见过陛下!”


    刘秀的行为极其不敬,但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朱元璋看到刘秀第一眼就打心眼里的喜欢,所以自动忽略了刘秀不敬的行为,


    反而觉得刘秀要是拜倒了,那才让咱失望呢!


    朱元璋就像邻家的爷爷一样,慈祥笑道,


    “你就是刘秀?”


    刘秀点头,看向这位让后世魂牵梦绕的大明天子,与历史课本上的那个地包天画像完全不同,


    虽说五官普通,但整个人散发出天威震震,看来地包天那张画像完全是在黑老朱啊。


    “正是草民。”


    “你为何想要见朕?”


    刘秀道:“陛下,臣对空印案有些想法。”


    刘秀的话,直接让百官的心脏漏跳了几拍,这小子还真要给空印案翻案?!


    要知道空印案不经三司会审,直接是由皇帝拍板,也就是说,给空印案翻案,就是在打朱元璋的脸!


    百官想到此,一阵发晕,本来以为刘蒙就够疯了,这刘家二儿子简直更疯!


    竟真敢在陛下面前,要给空印案翻案!


    朱元璋脸色微沉,按理说,这时候就可以把刘秀拉出去砍了,但老朱还是压不住心里的好奇,就是想听听刘秀要说什么,


    “哦?那你与朕说说。”


    刘秀不卑不亢朗声道,


    “草民以为空印案远没有陛下想的那么严重,有四个原因。”


    “空印账册盖的是骑缝印,具体到每张纸上印迹并不完整,与一纸一印不同,即使流散出去,也办不成什么事,何况这盖了章的白纸也是轻易拿不到的。所以陛下完全不必担心,有人拿空印册做手脚。”


    群臣闻言不自觉暗自点头,刘家二儿子说得合情合理,甚至说大多数官员都被吓得忘记去思考空印案本身了,


    而刘家二儿子能在死牢中,冷静的想到这一点,确实是让人高看一眼,


    正如刘秀所说,空印册的流向也是朱元璋担心的问题之一,带着官印的空册如果流到有心人之手,便会做出假账来空吃粮饷,


    而刘秀则是三言两语否定了这个可能性,算是打消了朱元璋的一个顾虑。


    朱棣看向刘秀的眼中闪出精光,


    这小子,我喜欢!


    刘秀接着道,


    “第二,钱粮这些账目数字,府必合省,省必合部,出入对错,最后还是户部说了算。”


    “而部省间距离,远则六七千里,近亦三四千里,一旦有错,一次往返差不多要一年时间。先印而后书,这是权宜之计,且由来已久。”


    太子朱标闻言暗惊,下意识瞄向朱元璋,刘秀这番话是完完全全的针对老朱,


    谁都知道,老朱要求地方对照财册,是有不合理的地方,而空印也不过是为了应付这种不合理而出的权益之计,


    可没有一个人敢说出这话。


    笑话!敢质疑老朱?!


    你是长了几颗脑袋啊?


    可偏偏刘秀敢说,


    朱标不自觉捏了一把汗,奇怪的是,老朱脸色平淡,就像刘秀说得不是自己一样。


    见朱元璋没有反应,刘秀继续说道,


    “第三,国家立法,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而后根据法律惩处违法者。但是,立国并没有针对空印的法律,大家一直是这么做的,并不知道有罪。如今一旦治罪,不能服人。”


    “嘶!”


    李善长不由一阵牙酸,倒吸一口凉气,


    你小子是真傻还是装傻?!


    难道不知道,在大明陛下才是法?还扯什么立法,要是真有无立法不定罪这一说,胡惟庸也不会死的那么惨!


    而且,百官都听出来了,刘秀的意思是,法应该凌驾于皇帝之上,而不是皇帝随心意定义法律,


    这就关系到了一个最高意志的问题,如果最高意志是法,而不是朱家,那朱元璋辛辛苦苦打这个天下还有什么意义?!


    刘秀这番话是妥妥的大不敬言论啊!


    他已经不是疯了,简直是要逆天!


    在朱元璋的底线上来回蹦迪!


    可老朱还是面无表情,


    “继续。”


    刘秀点头,“第四,国家培养一个合格的官员很难,能位至郡守的官员,都是数十年培养所成,这些官员并非草菅可割而复生。陛下大兴杀戮,实在有伤天和啊。”


    朱元璋有些失望道,“说完了?”


    刘秀:“关于空印案的不妥草民说完了。”


    朱元璋挠挠头,说实话,刘秀这一番言论环环相扣,有理有据,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镇定的说出这四点实属不易,经过十几年的培养,此子的成就一定远超刘蒙。


    但是!


    朱元璋真的很失望,或许是因为初见刘秀期望太高,刘秀的这番言论在朱元璋看来实在太过幼稚,倒像是一个文人的空想,


    在刘秀身上,朱元璋并没有看出他有什么出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