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进宫(1)
作品:《带着系统在宫斗剧里的日子》 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到府邸时,众人还都聚在主院大堂进行日常请安。
听着小太监磕磕巴巴的说出一句“皇上驾崩了”,众人反应不一。
青樱急忙看向小太监,“王爷呢?”
“王爷进宫了,”小太监说完,眼神飘向主位的富察琅嬅。
富察琅嬅忙稳了稳心神,先是摆手让小太监离开,随后不忘低声警告众人不要在此时乱了分寸。
“……回去后尽快将小院布置妥当,随后等我这边消息。”
说完,众人点头齐齐应是。
“文心,一会回沁雅居,你便先去暻姝他们那里。
这次哭灵他们免不了要一道跟着,你多带几人去负责照顾他们。
宫里,人多眼杂,只怕我这边是顾不上的。”
帝王驾崩,不管是臣子还是妃嫔,都要哭灵,到时乌泱泱都是人,最容易发生一些污糟之事,富察褚英不得不防。
文心点头,扶着富察褚英的手臂更是稳稳托住,“主子放心,奴婢定会守好小主子们。”
“嗯”的一声,富察褚英轻吐口气,她抬头,目光看向眼前这条不知被她走了多少遍的甬路。
快了,再有些时日,等到大行皇帝丧仪结束,她得了正式册封,这宝亲王府的一切终将被存放在记忆深处,成为她进宫后偶尔想起的一些片段。
沁雅居
富察褚英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萦香正指挥着小院下人们到处卸东西挂白。
“主子,您可要先进屋歇歇脚?奴婢得了消息,已经将您和三位小主子要用的衣服都备好了。”
萦香快步来到富察褚英身边,小声说完又看了眼周围。
“做的不错,”富察褚英进去房间,“我们虽说还要等主院通知,不过想来很快就要进宫。
到时咱们小院,务必要派人盯住,不能出现丝毫错漏。”
萦香点头,“主子放心,奴婢明白。”
富察褚英摆手,“下去安排吧,你要同我一起进宫,事情还有得忙,趁眼下尽快安排下去。”
萦香快速应是,转身出门。
稍晚一些,主院送来消息,大家伙着一身孝服,坐上了前往紫禁城的马车。
因富察褚英身边还带着三个孩子,故而她坐在车上时还不忘嘱咐暻姝、永玒、永玥三人进宫后要低调行事。
“别人怎么哭你们就怎么哭,若哭不出来还有额娘送你们的帕子。
只记得,不能抬头,将头埋低低的,有事只等回来再说。”
富察褚英不担心暻姝,倒是有些担心两个儿子,他们年岁小,不一定能撑得住这种大场面,如果别人都在低头哭就他们抬头表情疑惑,落在有心人处就是麻烦。
能参加帝王丧仪的都是人精,被人看在眼里再被利用,都是说不准的事。
永玒和永玥乖巧点头,小动物的直觉告诉他们眼下情况非同寻常,最好乖乖听话才行。
“额娘放心,女儿会看住他们的,”暻姝跟着保证,她小嘴一抿,横了眼自小就很怕她的两个弟弟,“都要听话,不然回来罚你们多写两篇大字。”
嗯,这样的手段立竿见影,作为写字老大难的兄弟赶紧拍胸脯保证自己一定会认真听话,绝不惹事。
富察褚英被三小只的日常相处逗笑,真是一物降一物,不过这样挺好,孩子们的关系越好,等将来她不在了,他们才能有亲情依靠不会孤单。
马车吱呀吱呀的往前,不过一会,耳边独属于帝王的哀乐就听的越发清晰。
富察褚英下车,带着暻姝三人随同富察琅嬅一起走进这扇挂满白帆的大门。
“跪”
“一叩首”
“二叩首”
“三叩首”
“兴”
“跪”
“……”
帝王丧仪盛大,且男、女、子嗣所处位置各不相同。
富察褚英跪在地上,听着耳边传来的音调一步一步的对着前边磕头叩首。
这样的活动,从早到晚,都没有停歇的时候。
富察褚英是成年人,又有系统在身,每日在多做一些滋补的药丸和汤饮,给自己和三个孩子补充消耗,还能坚持下来。
至于后院的其他人,哪怕是身体一向不错的金玉妍都累的不行;其中因为早前连年生产的富察琅嬅更是晕过去一次,甚至因此闹出了高晞月和青樱的一段争执。
富察褚英冷眼旁观,觉得青樱在这一次的经历比剧情里好上许多,起码不用面对太后的刁难和景仁宫的两难,谁让这两人都早早的去了呢。
“主子,皇上刚刚差李公公请青福晋去了养心殿。”
萦香快步走到富察褚英身边,对着正揽镜自照的富察褚英小声回禀自己刚刚得到的消息。
眼下为了方便行事,大家伙都暂时在宫里落脚,等到先帝丧仪结束,得了册封方才能入住后宫宫殿。
“福晋那里刚出了事,皇上后脚就让人请青福晋。
啧啧,真不怪福晋提防青福晋,这样的偏爱,如何能不让人害怕?”
富察褚英起身,手搭在萦香身侧,“我们眼下以低调为主。
再说,大行皇帝丧仪不剩几日,熬过了也就轻松了。”
富察褚英这厢对青樱去养心殿没有什么特别关注,倒是住在另一处的富察琅嬅,刚醒身体还没恢复,就又被弘历的操作气的心口疼。
“皇上当真偏爱青樱,”眼下这样的敏感时期,哪怕是她这个未来皇后都不好过多去见皇帝,结果青樱却能得皇上亲自召见,真让她嫉妒。
“主子,青福晋不过是狐媚之人,等您得了册封成功入主中宫,谅她也翻不出什么风浪。”
素练端着手中的羹汤,小心递给富察琅嬅。
“拿下去吧,我不想喝,”富察琅嬅伸手淡淡推开,她从床上起身,又问了嘴永琏那里的情况。
素练神色一顿,笑着安抚,“还请主子放心。
大阿哥那里有莲心看顾,一切都好。”
“永琏好便好,”富察琅嬅松了口气,眼下于她最重要的,就是永琏,那是她未来的保障和依靠,“眼下我虽为正妻,又有嫡子傍身。
但自来后宫总爱流行宠妃当道,庶子得权,我不得不防。”
大清立国多载,真正的嫡子继位又有几个?她总要为永琏争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