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真实的掘土

作品:《南派盗墓手记

    之前我还怪黑可乐不讲义气。


    现在我完全理解他。


    不是为了不易,我早跑了。


    之后的几天,我没着急动土,伪装成旅游的游客,拿罗盘藏在怀中,在附近瞎逛,勘探地理,寻找机会。


    我还画了路线图,一是方便动土,二是被人发现,方便跑路。


    要救不易他们,机会只有一次,惊动了附近的居民,计划失败,不易他们便有性命之忧。


    承天寺确系西夏皇家寺院。


    建址、布局、坐落,严格按九宫八门、天数易理分部。这也坑苦了我,承天寺附近从古至今,都是居民住宅区,就没有一块地方是空下来的!


    承天寺的白虎献金位,是鼓楼,旅游区,直线距离九百米,二十四小时有人有灯。


    承天寺的青龙出瑞位,是一片居民住宅区,人口数千。每日上班的、接孩子的、散步打太极的,络绎不绝。


    承天寺的北面,解放西路,银川的主公路线之一,再前面几百米就是体育馆,人山人海。


    承天寺的南面,是人民医院。


    医院旁边是老小区,当时还未拆迁。再隔几道墙就是公园。右侧还有商圈、百货中心、温州商城。


    看见这个环境,我头都要炸了。


    想挖盗洞下玄宫,前后左右四方上下都是闹市区,来来往往都是人,完全打破了倒斗隐秘的行规。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然,为了不易,不可能完成我也要完成。


    其实自古以来,大墓还真不是建在深山老林。因为要考虑祭祀、修缮的问题,真正的皇陵帝墓,离城镇不会太远。


    新石器时期,墓葬都是直接建在城里。


    别以为这样很差。


    其实这反而是很高级的防盗措施。


    在人眼皮底下倒斗,对心理、身体素质、干扰,都比在野外考验大。破坏了倒斗的隐秘性,就保证至少百分之八十不会被盗。


    当然,倒斗一行,也有在闹市区开墓的方案。


    比如说,如果在农村发现墓葬,入口在居民屋边。一些倒斗的会伪装成大老板,在离墓葬一公里外修别墅。


    或买下地,种玉米、高粱,遮挡外人发现盗洞。


    通过地道方式,从几百米外切入墓中,攫取陪葬金银。


    当然,这种方案根本不能用。


    其一,这是在主城区,到处水泥柏油马路,掩人耳目基本不可能。


    其次,只有我和黑可乐两个人,累死我们也挖不动啊。


    我只好另辟蹊径,冒险在玄宫上方开穴。


    我用罗盘看过承天寺旧址。


    在解放西路南段五百米的地方,有一片五层老式砖楼。跟当地人打听,老式砖楼本来是“幸福敬老院”的地方。


    因虐待孤寡老人,被附近居民给砸了,老板跑路,荒废几年没有人。


    承天寺玄宫,就在这敬老院正下方!


    当晚,我撬开附近的井盖,下到敬老院的排水系统勘探。水道最深离地七米,还没发现玄宫痕迹,说明这个玄宫埋得很深。


    埋得越深,我这边压力越大。


    保守估计。


    券门离地面建筑有十米,这根本不是一夜之间可以在闹市区挖开的。


    没办法,我只好在当地租了房子,准备长期作战!


    胡子他们留在城外,等我消息。


    我心知兵贵神速,当天让黑可乐去采购装备,我在附近瞎逛,盘算晚上就翻入敬老院的围墙,开始动工。


    在闹市区倒斗,一个纰漏就会倒大霉。


    因为到处都是人,随时可能发现你。就是挖出来的墓土,都不敢堆积。敬老院的围墙只有一米五,附近小区居民站在阳台一看,就能把敬老院的院子看个清清楚楚。


    我不敢大意。


    这几天我拍了照,计算每个方向、每个小区进出人口的数量和活动规律。


    在敬老院的西边,最是麻烦。


    因为是老街道区,面临拆迁,各色人口混杂。


    我秉承灯下黑的思维,让黑可乐把大本营设在老小区里,这样没有多管闲事的问东问西。


    老街道区还是有些人流量。


    其中有一家阿光牛肉面,味道非常棒,分量也扎实,牛肉块有三指那么大。


    现在估计没有了,老街道区拆迁后改造成广夏新村,成了楼盘。


    通过几天观察,我发现附近的居民喜欢在那吃早饭,那边也卖包子馒头。很多上班的、退休的,早上吃饭会在店里唠嗑。


    相当于阿光牛肉面,是敬老院附近的信息集中点,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听到。


    所以这几天,我成了阿光牛肉面的常客。


    如果听到有老头老太太谈论“晚上好像听见挖土”什么的,我们便有暴露风险,要第一时间撤退。


    在敬老院南边八十米,有一家大发超市。


    晚上十点钟歇业,早上八点半开门。经营超市的是一对中年夫妻,基本没有娱乐活动,比较安全。


    当时智能手机没有普及,附近没什么网吧。


    天一黑,看会电视,大部分居民都睡觉了。出去喝夜啤酒、上夜班的,大概凌晨两点前也都会回来。


    在大发超市的东段,靠近温州百货商城的巷子里,有一家彩妹发廊。


    二十四小时都有灯有人,很麻烦。


    在彩妹发廊的北部,靠近解放西路的地方,是一家五金店。一些倒斗工具就从五金店买来,我自己组装。


    敬老院的东北角,还有一家邮政大厦。


    基本二十四小时也有灯。但那些白领基本不会通过窗子,去看一家废弃多年的敬老院,风险比较小。


    我选择在敬老院西北角的院墙开穴。


    那边地势矮一些。


    离玄宫位置更近,打下去应该在玄宫宝顶处,能直接挖到西夏皇家御赐的金银琉璃瓦。


    隔一道墙、一条小路,就是老城区居民楼。


    离别人家阳台,最近的直线距离不超过十五米,相当于我们在别人耳朵边干活,非常挑战心跳。


    我算了一下。


    凌晨两点到五点半,是比较安全的“工作”时间。


    超过五点半,居民楼和街道就陆陆续续有人,再挖肯定会被人听到。


    也就是说,我们每天只有三个多小时干活。白天可以零零散散,用小土铲挖一些,大头只有等晚上才能干。


    很快,在老居民区的出租房里。


    黑可乐把我要的工具都采购过来。毕竟这是西派大本营,倒斗工具还是不缺的。


    对方完全指望不上。


    我多加了钱,要黑可乐给我望风,我亲自来开穴。如果有人来,他就提前警示我,我马上停手,以免暴露。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


    在闹市区开穴,晚上最忌用手电筒。


    因为手电筒射程远,很容易吸引人。晚上有失眠的、打游戏的,看见窗子外头手电乱晃,一猜就知有人偷东西。


    所以照明只能用油灯。


    一般的油灯还不行。


    要倒斗专门的“覆盖半圆式”转筒灯。


    这种灯是专门用来在闹市区照明的。顶部加了黑盖子,这样即使有人在阳台往下看,也不容易看到烛火。


    周围是可以旋转的金属挡风圆筒,以便调节方向、角度。


    类似于出土的长信宫灯。


    很快,天黑了,我带着黑可乐出门,心惊肉跳开始准备今夜开穴。


    我们先是伪装成逛完夜市回来的学生。


    手里攥着一把烤得金黄、冒热气,一抖往下掉孜然、肥油的羊肉串。手里提着倒斗的洛阳铲、钢管、旋风锥、油灯、土袋等物,装在包里。


    沿着街道若无其事的慢慢走。


    看人不注意,就把袋子丢入敬老院的院墙。


    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了半个多小时。


    手里的羊肉串冷得像铁一样。


    我含糊咬了几口,肉都发苦了,顺手丢进垃圾桶,和黑可乐翻墙进去。


    撬开敬老院的大铁锁。


    黑可乐趴在楼顶给我望风。


    用对讲机联系,我把机器别在腰带上。大概凌晨一点半,街道万籁俱寂,除了昏昏黄黄的路灯,基本看不见人。对面解放西路的车都没了。


    我秉住呼吸,沉着应战。


    身穿老鼠衣,腰插撬土针,脚蹬追云鞋,上好洛阳铲,便在敬老院的院子里打下探洞。


    咔一声!


    才打下去几公分,一声刺耳的撞击声划破夜幕。


    我的冷汗顿时下来,脖颈僵住,手都在颤抖。


    将地上荒草拔掉一看,我暗道失策。敬老院为了压院坝,在地里埋了好多鹅卵石,恐怕有十几吨。


    洛阳铲打在鹅卵石上。


    刀口还立着,然而那声音太恐怖了,在夜里回声不断,比车喇嘛还刺耳!


    我只好丢下洛阳铲。


    半跪在地,用撬土针去挖陷在泥地里的鹅卵石。


    把手都磨破了。


    大汗淋漓,方才清理出一个三尺宽盗洞的雏形,继续用洛阳铲往下打。


    咔!


    又是一声闷响。


    挖土不可能没有声音。即使我动作再轻、力道再小,在这夜深人静的居民区,发出的敲击声仍是清晰。


    这次,是敬老院铺的雨水过滤层。


    里面掺了碎石头,典型的西北风化戈壁滩的碎石。硬度大,体积小,挖起来阻碍重重,洛阳铲根本无用武之地。


    西北的土,严格来说,是黏度较大的砂砾。


    这种土壤会破坏洛阳铲取土的整体性,尤其挖到碎石,用南派的短柄锄会比较好。


    锄头挖在地上,声音更是巨大。


    我硬着头皮干了几分钟。


    旁边的居民区就亮灯了,被吵醒的人骂骂咧咧趴在阳台上,看到底是哪个屋头在搞装修。


    我赶紧灭了灯火。


    豆大汗珠悬在鼻尖也不敢擦拭,靠在墙角不动,像块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