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混乱的朝局,苏璟的点拨

作品:《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宝源局。


    “苏大人,做好了,还请查看。”


    工匠来到苏璟的面前,十分兴奋的说道。


    这火炮的改进,对于他们而言,那也是一样非常激动的。


    激动可不仅仅是因为做出了新东西,而是他们的待遇也因为苏璟的到来发生了切实的改变。


    因为之前苏璟在宝源局改进的那些火铳,朱元璋不止一次的对所有参与改进火铳的工匠和官员都进行了赏赐。


    无论是官员,还是工匠,对苏璟那都是非常感激和尊重。


    “好,我来看看。”


    苏璟点点头。


    靶场上,和苏璟所画草图一般无二的小型火炮矗立,这一版的小型火炮,基本的原理和红衣大炮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不过在稳定性上,苏璟做了不少的改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苏璟改进的炼钢法,使得现在钢材强度,足以支撑火药爆炸所产生的能量。


    苏璟蹲下身,将火炮的上下左右都仔细的检查了一遍。


    确认无误之后,他说道:“可以填充火药,进行试验发射了。”


    “是。”


    一旁的士卒早就准备好了一切,当即便开始了火药填充。


    苏璟和工匠还有官吏都退到了远处的沙包后面,试验的士卒也将引线拉出去老远。


    这些都是苏璟的要求,无论是什么样的试验,安全都是第一位的。


    “苏大人,点火的命令,还是您来下吧。”


    一旁的官吏讨好的说道,这点眼力见他还是有的。


    “行。”


    苏璟笑笑,然后喊道:“点火!”


    虽然知道是阿谀奉承,但这马屁拍的他很舒服,这官吏还是不错的,知道仪式感。


    随着苏璟的一声令下,士卒点火。


    火星顺着引线飞速的向火炮靠近,在地面上留下了一条燃烧过后的黑色痕迹。


    众人的目光也被这火星所吸引,顺着火星的燃烧,最终落到了火炮之上。


    嘭!


    一声巨响,小型火炮的炮管内火药爆炸,释放的巨大的力量将重量三公斤以上的实心铅石弹轰击而出。


    事实上,真正的红衣大炮,炮弹的重量可重达10公斤以上,不过这小型火铳肯定是达不到的。


    三公斤的重量,已经是极限了!


    砰!


    炮弹落地,直接砸到了远处的靶点之上。


    只是第一次试射,这精度便达到了要求,目标是一个木箱,仿造船只的强度制造的。


    石铅弹落下,箱子直接被砸穿。


    而这一炮打出,众人的欢呼声就直接响起了。


    “成功了!”


    “苏大人,成功了!”


    ……


    苏璟快速来到了目标靶点,仔细的检查着造成的破坏情况。


    在这些官吏和工匠看来是成功了,但在苏璟这里,却不算是完全成功。


    精度和射程是达到了,但造成的破坏苏璟还不满意。


    尤其是如果用来对敌的话,敌人是不可能乖乖的呆在原地让我方用火炮发射的。


    得想个散射的办法。


    苏璟仔细思考起如何让炮弹射出去之后二次爆发的方法。


    短暂的思考之后,苏璟想到了烟花。


    明朝的烟花炮竹发展已经相当的迅速了,各种类型的烟花都有。


    “来人!”


    苏璟直接喊道。


    “苏大人,下官在。”


    官吏屁颠屁颠的跑到了苏璟的面前。


    苏璟说道:“去找几个会做烟花的老师傅过来,一定是很厉害的那种。”


    烟花也有着二次爆炸,虽然烟花的威力很小,但原理是可以借鉴的。


    “是,下官立刻去办。”


    官吏没有丝毫的迟疑,直接就去全城找人了。


    这苏璟造火器,那可是连朱元璋都亲自打过招呼,一切要求,尽全力满足,不必先禀告他。


    皇帝的命令,没人敢不遵守。


    ……


    不过是一天的功夫,应天府厉害的烟花师傅很快就被找齐,直接送到了苏璟的面前。


    此时朱标也回来了,配合着苏璟完成这小型火炮的改进研发。


    科研的时候,时光总是飞快的。


    有了烟花师傅的指点,苏璟很快明白了二次爆破的关键,就是在炮弹之中填入火药,内置引线,使其在发射之后的指定时间内爆炸。


    原理倒是很简单,但实际操作中却是需要不断的尝试引线的长度,火药的用量,炮弹密封的方式厚度等等。


    比起烟花爆炸的威力,炮弹的威力可强了太多。


    宝源局的靶场上,不断的发生着爆炸,各种类型的爆炸。


    不过所有的试验苏璟都秉持安全的原则,所以尽管炸的不停,但并没有出现任何的伤亡。


    嘭!


    又是一声爆炸,炮弹发射而出,在即将命中目标的时候发生二次爆炸。


    散开的铁块铅块四散而出,直接将木箱打的千疮百孔。


    “苏师,成功了!”


    朱标兴奋的喊道,对于小型火炮的威力,他只觉得无比的惊讶,这威力简直了。


    苏璟点点头道:“这七天的功夫总算是没有白费,这火炮总算完成了。”


    连续七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研究这小型火炮,虽然苏师实际操作的部分不多,基本就是说出一个想法,便有工匠按照这个想法执行出来。


    但心力的耗费还是颇多的。


    如今总算是成功了,苏璟的心也放下了。


    “苏师,我们先回去休息吧。”


    朱标朝着苏璟说道,他没有着急去汇报,反正这个成功消息也很快就会出现在朱元璋的桌子上。


    “行。”


    苏璟回答道,他也着实是有些累了。


    回到牛府,苏璟洗漱之后,便是一顿大吃特吃。


    这是他的一贯风格,忙碌之后,必须要好好的吃一顿,才能放松心情。


    虽然在宝源局苏璟的伙食也很好,但毕竟那时候是在做事,品味美食是需要全身心贯注其中的,所以这一顿很有必要。


    “苏师,有了这小型火炮,想必那些倭寇肯定要落荒而逃了。”


    朱标兴奋的说道。


    倭寇的问题若是能彻底的解决,那对于大明来说,绝对是大好事。


    苏璟淡淡道:“还行吧,也不能小看了倭寇,他们虽然生活在小地方,不过若是我们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有一天会吃到苦头的。”


    身为一个华夏人,苏璟始终都记得那场惨剧。


    倭寇一定要打,但绝不能掉以轻心。


    “是,学生谨记。”


    朱标点点头,认真回答道。


    身为大明太子,朱标自然是把苏璟的话当成了对于他这个太子的谆谆教诲,是为了大明的教诲。


    “对了,上次说的事情,后来咋回事了?谁当了左丞相?”


    苏璟随口问道。


    这洪武三年的变化,对于苏璟来说那也是猝不及防的事情。


    一切都和记忆里发生了差别,苏璟很想知道,现在到底是什么样的发展。


    朱标沉默了一会,回答道:“苏师,左丞相之位依旧悬空,右丞相汪广洋因为不孝顺父母被罢黜,中书右丞杨宪接替了他的位置。”


    杨宪?


    右丞相?


    苏璟一愣,那是相当的意外。


    现在的李善长还在养病中,杨宪这个右丞相,那不就相当于是左丞相么。


    “苏师,学生已经尽力了,但……”


    朱标的脸色有些难看,但他还是无力改变这样的结果。


    苏璟摇头道:“没事,这和你没关系,不用太自责。”


    虽然刚听到朱标的话,苏璟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想的话,其实也正常。


    杨宪能成为大明历史那个短暂的左丞相,做出那么多惊世骇俗的事情,肯定有着他的能力。


    甚至老朱任用他也是多方面博弈的结果。


    自己虽然现在可以直接和朱标说一些话,但大明朝堂官员的任职,尤其是左丞相这种级别,想要直接彻底的改变,太难了。


    自从莱州府回来之后,苏璟便越发的觉得,历史不是史书上记载的那样。


    许多看似愚蠢的决定,不过都是事后诸葛亮的发言。


    在某个特定的时刻,特定的条件下,当时的决策者们所做的决定,很有可能就是当时的最优解。


    毕竟,他们是没有办法看到未来之事的。


    自己作为一个穿越者,根本没资格轻视古人。


    所以此刻,苏璟对于这个结果,倒也没有那么的难以接受。


    “苏师,此事的后果真的很严重吗?”


    朱标朝着苏璟问道,现在他有些后悔了,当时怎么没有和父亲朱元璋力争呢?


    明明苏璟说的很清楚了,自己也一直都相信苏璟的话。


    “牛懿,严重与否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了,我不是神仙,你也不是。”


    苏璟安慰道:“如果你想做些什么的话,那就好好的看着这位右丞相杨宪,他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我现在也无法确定,到底会发生什么严重的后果。”


    此刻的历史俨然已经和苏璟所了解的发生了一些偏差,有些事,他也不好说了。


    朱标默然,身为太子,他的权力的确不小。


    但去干涉一个中书右丞相,现在还代着左丞相职责的杨宪,他并不能做到。


    的确,朱标是朱元璋最看重的儿子,是大明未来的接班人。


    但这并不意外着朱标可以胡来,他也不会胡来。


    大明的朝堂有着自己的规则,这样的规则即便是老朱,也不能随意的破坏。


    “学生明白了。”


    朱标点点头。


    “汪广洋不孝顺又是怎么回事?”


    苏璟询问道,对于这个曾经的大明右丞相,他有点记忆,但不多。


    大明洪武初年出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苏璟虽然对历史挺感兴趣的,不过了解的也多是那些出名的人。


    汪广洋么,了解点生平,知道他上上下下的事情,但具体真知道的不多。


    朱标立刻回答道:“是侍御史刘炳弹劾的,弹劾的原因便是不孝顺。”


    侍御史刘炳?


    苏璟眉头一蹙问道:“侍御史是御史中丞的下属官职对吧。”


    “是的,苏师,现在的御史台,御史中丞之位空缺,侍御史刘炳便是实际的负责人。”


    朱标回答道。


    “原来如此。”


    苏璟总算是明白了这事情的大概内情,而侍御史刘炳苏璟的脑子里同样有了一点印象。


    这家伙在史册中是被杨宪在当左丞相的时候搞死的。


    这么联系一下,怕是刘炳弹劾汪广洋的事情,背后也有杨宪的操作。


    杨宪杀人灭口,也是为了封口。


    “苏师,什么原来如此?侍御史刘炳有问题吗?”


    朱标好奇的问道。


    苏璟说道:“问题大不大我不知道,不过现在他可能有点危险。”


    虽然杨宪没成为左丞相,不过收拾一个侍御史应该还是可以的。


    “苏师,您是说,刘炳和杨宪之间……”


    朱标反应不可谓不迅速,只是这几句话,他便已经明白了苏璟的意思了。


    苏璟笑道:“我可什么都没说,伱自己看着办吧,大明朝堂的事情,与我关系不大。”


    简单的一次试探改变之后,苏璟便意识到了,这大明的朝堂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哪怕是自己知道历史的走向,也不能做太多。


    要是涉及太深了,怕是自己都会被卷进去。


    朝堂内斗,这可不是苏璟想要做的事情。


    “多谢苏师点拨,学生有事,先走了,苏师好好休息吧。”


    朱标顾不上陪苏璟吃饭了,直接就起身走了。


    这自从杨宪当上右丞相,朱标便一直跟随在苏璟的身边帮着改进火炮,朝堂的事情还真没过多的关注。


    而朱标也清楚,现在北伐的战事正到了关键时刻,自己的父亲朱元璋主要的精力肯定都集中在前线的战况上。


    至于大明的内务,就肯定是中书省在处理了。


    而此刻中书省的负责人,正是杨宪!


    回到皇宫,朱标第一时间便查探了刘炳的情况。


    “什么,侍御史刘炳入狱了?马上就要被处斩?”


    朱标看着折子,眼神中满是震撼。


    这才几天,刘炳竟然入狱了!


    这岂不是正和苏璟说的情况一模一样了。


    “回禀太子殿下,这都是右丞相杨宪的命令。”


    官吏立刻将事情抖落了出来,傻子都能看出来太子很震惊,事情很严重,可不敢隐瞒。


    朱标面色一沉道:“把最近中书省的人事调动给我拿来,立刻!马上!”


    “是,太子殿下!”


    官吏立刻去办,只留下面色无比凝重的朱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