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动滑轮组!小孩也是大力士!

作品:《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起来了!”


    “起来了!”


    “真的起来了!”


    ……


    奉天殿前,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响彻。


    谁都没想到,只凭三位皇子,竟然真的举起了这个重达七百多斤的大铜鼎。


    这简直就是奇迹!


    “四弟,你放下,换我来!”


    朱樉来到了朱棣的身旁,兴奋道。


    “好。”


    朱棣点点头,随即缓缓的将绳子往上送。


    嘭!


    大铜鼎落到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嘿嘿!”


    朱樉抓住绳子,脸上满是兴奋。


    随着绳子的拉动,大铜鼎再度升空。


    即便是再看一次,周围的众人依旧目瞪口呆。


    朱樉是比朱棣大,但也只是十几岁的孩子。


    如此之大的铜鼎,简直就像是一个很轻的物件。


    如果不是落地时那清脆而又沉重的声响,怕是有人要怀疑这个铜鼎是假的了。


    “三弟,你也来试试。”


    朱樉试完,转而看向了朱棡。


    “好,二哥。”


    朱棡点点头,比起朱樉,他更加的激动。


    因为他是主要负责人,可以说,这个鼎能举起来,他才是主心骨。


    朱棡拉完,就连一旁看着的老六和老七都激动不已,想要试试手。


    还是朱元璋开口,阻止了两人。


    此前的危险,朱元璋是知道的。


    朱桢和朱榑两人年纪还是太小了。


    “父皇。”X3


    朱樉朱棡朱棣三人来到朱元璋的面前,十分的激动。


    “好好好!”


    朱元璋点点头,看着自己的这三个儿子,那是相当的满意。


    不仅仅因为他们完成了自己制定的任务,还有三人的团结协作。


    都是兄弟手足,就应该这样才对。


    等到朱标登基之后,他的这些弟弟就是他最坚实的助力。


    一旁的沐英看着他们,在朱元璋的身后直接朝着他们点头,眼神中的赞赏之意分外明显。


    “父皇,儿臣三人已经完成了父皇的任务,父皇该兑现承诺了。”


    朱樉最大,直接朝着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点点头道:“嗯,朕答应你们的事,自然是不会忘记的。”


    “只不过,伱们是三个完成了这件事,这许诺却只有一个,你们想好要什么了吗?”


    当时朱元璋可是说了,谁先完成,就给谁一个许诺。


    现在三人都完成了,可不等于三个许诺。


    朱樉当即道:“父皇,儿臣们早就商量好了,我们还想再听听苏先生的课。”


    苏璟的课!


    早在合理做杠杆的时候,朱樉三人便已经商议过了。


    苏璟中秋节教导他们的课程,直到现在都让他们回味无穷。


    当然,主要还是有对比。


    大本堂的老师天天教四书五经,不是死记就是硬背。


    苏璟那种教课方式,他们体会过一次,欲罢不能。


    更重要的是,三人也清楚,或者说朱棡清楚,什么样的要求,能让朱元璋最满意。


    “哦,你们想要的竟然是这个吗?”


    朱元璋有些意外。


    至少,朱樉这家伙,想要的不应该是这个。


    “是的,父皇,还请父皇成全!”


    三人齐齐点头道。


    朱元璋大手一挥道:“好,朕答应你们,但不是现在。”


    “多谢父皇!”X3


    朱樉三人立刻谢恩。


    虽然朱元璋没说明确的时间,但在这奉天殿前,肯定是会兑现的。


    “今日朕准你们不上课。”


    朱元璋十分高兴道。


    能靠自己的力量将这个大鼎举起,这三人的表现,已经相当的令他满意了。


    “真的吗?”


    朱樉最为激动,兴奋的问道。


    大本堂上课于他而言,真的痛苦,不上课那可是享受。


    朱棡和朱棣就显得沉稳一些了。


    “老二,看来你不是很想上课啊。”


    朱元璋看向朱樉道:“既然如此,你又为何会想让苏璟给你上课呢?”


    突然被朱元璋问到,朱樉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他只能低下头,支支吾吾说不出个一二三四五来。


    苏璟的课的确很有趣,但对于朱樉来说,那也只是相较于大本堂内的课程而言。


    如果可以不上课不读书,他是最开心的。


    “父皇,都是儿臣的想法。”


    老三朱棡出面说道:“是我提议将父皇的这个许诺用在请教苏先生上。”


    此次举鼎,全程都是朱棡在掌控。


    朱樉虽然是老二,但也清楚这事是谁做成的。


    没有他,老三朱棡一样可以。


    他是不聪明,读书也一般,但他并不傻。


    “老三,看来你对苏璟真是相当的推崇啊。”


    朱元璋看向朱棡道。


    这些儿子里,朱棡的确是才思敏捷,相当优秀的。


    只是,苏璟在朱棡的心里,真有这么高的地位吗?


    朱棡回答道:“回禀父皇,其实儿臣能够完成今日之事,也是多亏了苏先生。”


    嗯?


    朱棡这话可就让朱元璋愣住了。


    这几天朱棡三人在这里想办法举鼎,日常的情况,朱元璋都有关注。


    苏璟在溧水县好好呆着呢,也没法教他们啊。


    “这又和苏璟有什么关系?”


    朱元璋问道。


    朱棡回答道:“上次大哥未来,代苏先生给我们授课,儿臣学到了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


    “正是靠着这套方法,才得以将父皇的吩咐完成。”


    “而这套方法,其实也是苏先生教导给大哥的。”


    朱棡的上课,那是真的有认真的在上课。


    学过的东西,也都能记住,并加以运用。


    朱元璋眉头蹙起,说道:“解决问题的方法?苏璟还教过这个吗?”


    朱棡立刻回答道:“是的,主要的核心就是找到主要问题,将问题拆解,然后再解决。”


    “比如父皇让我们举鼎这件事,单凭我们自身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


    “在不借助其他人力量的情况,只能借助器械,而举鼎这件事,可以转换成举起重物,儿臣自然就想到了工部。”


    “工部负责建设,必然有举起重物的器械和办法,儿臣便在工部找到了图纸和一些书籍。”


    “按照图纸和书籍上的办法,总算是成功将这个大鼎给举了起来。”


    朱棡条理清晰的将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思路给说了出来。


    并不是什么杠杆原理,而是遇到了问题,该如何去思考解决。


    其实这只是苏璟在教导朱标和朱橚的时候提及的面对所有问题的解决思路。


    拆解问题,寻找核心,然后逐步解决。


    说到底,就是个指导方法。


    朱标在和自己的弟弟们代师授课之时,简单的提及过。


    而朱棡当时,就认真的记下并贯彻实施了。


    事实证明,有了指导方法,解决问题的效率,会大大的提升。


    朱元璋听着朱棡的描述,也是不自觉的点了点头道:“不错不错,老三,你做的相当不错。”


    尽管老朱早就知道,这件事能成主要是老三朱棡的功劳。


    但听着朱棡将自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说出来,还是非常的满意。


    就连一旁的沐英也是不由的赞叹道:“棡弟思维清晰,行事果断,真是了不得!”


    什么叫有脑子,这就叫有脑子!


    “父皇谬赞了,一切都是苏先生的功劳。”


    朱棡朝着朱元璋说道:“对了,刚才儿臣听沐英大哥说,他刚从大哥那里学了一套举鼎之法,儿臣十分的好奇。”


    刚才沐英可是主动要给他们帮忙,只不过因为他们要自己完成,所以沐英才在一旁旁观的。


    “英儿,那你就给他们演示演示吧。”


    朱元璋看向一旁的沐英道。


    朱标到底是如何举起炼丹炉的,朱元璋亦是非常的好奇。


    现在朱棡提起,现场的器具也齐全,一切都正好。


    “是,父皇。”


    沐英点点头,随即从身后的背包之中取出了几个动滑轮。


    按照朱标教他的,将动滑轮组装成了一个滑轮组。


    其他的就是基本沿用朱棡做的杠杆了。


    旁边的几人看着有些奇怪,但还是耐心的观察着。


    不多时,一切组装完成。


    “桢弟,你来试试吧。”


    沐英朝着站在远处的老六朱桢说道。


    让朱桢来试!


    这可让在场的一众人愣住了,危险倒没有那么需要担心。


    毕竟朱樉朱棡和朱棣都试过了,没什么大问题。


    但朱桢才几岁,这力量,与朱樉几人相距甚远。


    怕是根本拽不动绳子吧?


    沐英难道是在开玩笑?


    “沐英大哥,我真的可以吗?”


    朱桢很兴奋,但还是询问道。


    沐英笑笑道:“试试看不就知道了,但按照太子的说法,你的力量是足够的。”


    动滑轮组其实就是多个省力杠杆的组合,刚才的杠杆已经可以让朱棣都拉动大鼎了。


    现在加上了滑轮组,朱桢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朱桢还是有些胆怯,转头看向了朱元璋。


    在得到朱元璋的点头示意之后,朱桢来到了沐英的旁边,两只小手握住了绳子。


    “抓紧,然后往后跑就行了。”


    沐英嘱咐道。


    “嗯,我知道了。”


    朱桢点点头,抓紧绳子就跑动了起来。


    绳子不断的向后移动,滑轮组也飞速的转动起来。


    力量被传导,杠杆另一头的大铜鼎,竟然真的缓缓的升了起来。


    简直就像是一个奇迹!


    明明已经连续看了三次,但这一次,所有人的眼神中都是不可置信!


    就连朱桢自己,都是懵的。


    这怎么可能呢?


    一个才七岁的孩子,竟然能将七百斤的大鼎给举起来。


    太震撼了!


    即便是朱元璋,那也是脑瓜子嗡嗡的。


    沐英很是小心,在他的控制下,绳子一点点的缩回去,将大鼎给放了下来。


    “沐英大哥,这是怎么做到的?”


    朱棡来到沐英的面前,朝着他询问道。


    显然,动滑轮组的操作,在朱棡的眼中,还是完全未知的领域。


    倒是不远处的卡奥斯,内心震动。


    动滑轮组!


    这些天虽然特从未出声帮助过这几位皇子,但朱棡查找资料图纸,他全都看在眼里。


    原本他以为,大明应该是没有动滑轮的。


    毕竟,这可是皇宫,工部更是整个管理整个大明皇家工程的组织。


    这都找不到动滑轮,那么大明应该是没有的。


    没想到,这会一个精妙的动滑轮组就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了。


    还得是苏璟!


    卡奥斯的心里,对于这位苏先生,那是越发的好奇起来。


    沐英耐心的为朱棡讲解这动滑轮组的应用,只不过关于为什么省力的原因,他并不是很清楚。


    没有学过力学的沐英,当初听朱标讲解的时候也是一知半解。


    “大概就是这样了。”


    沐英说道。


    朱棡看着动滑轮组,疑惑并未消失,因为沐英只是讲明白了怎么用,但为什么他并不清楚。


    但他也听出来了,沐英知道的就这么多了。


    “英儿,你说此物叫什么来着?”


    朱元璋问道。


    沐英回答道:“单个叫动滑轮,组合起来叫动滑轮组,可以将一个的力量放大很多倍,一些常人难以提起的重物,也能轻松提起,非常之实用。”


    “父皇也看到了,即便只是桢弟,也能变得如同大力士一般。”


    “苏先生的能力,真是用惊天动地来形容也不为过。”


    介绍动滑轮,沐英还不忘把苏璟好好的夸了一遍。


    只因为这动滑轮组,的确是太厉害了。


    一个能够如此省力的器械,用途可以说非常之广。


    特别是在明朝,没有什么起重机叉车之类的大型器械,许多东西只能靠人力。


    动滑轮组这样的东西,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先进工具了。


    “动滑轮组?此物竟然如此神奇,苏璟倒是又让朕意外了!”


    朱元璋拿起一个动滑轮在手中仔细看了看,内心颇为感慨。


    但身为一国之君,他也不好表现的太过激动。


    朱棡说道:“父皇,若是工部的工程能用上此物,必能节省大量的人力,支出也能大大的减少。”


    “苏先生创造出的这个动滑轮,于大明真是大大的有益啊!”


    朱棡还是挺有远见的,一下就说中了朱元璋的心坎里。


    现在的大明,各种建设十分的必须。


    但粮食的需求也很多,人力很重要。


    动滑轮如此省力,的确是可以减少大量人力的应用。


    于国有利!


    “老三,说的好,那朕给你个任务,这动滑轮,就由你传授给工部。”


    朱元璋看向朱棡说道。


    朱棡立刻道:“是,父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