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章(火葬场二合一)

作品:《丞相今天火葬场了吗

    姜婳一怔, 眸中的泪就这样直直滴落在橘糖掌心。


    橘糖只觉得手被那泪灼得可怕,她紧紧将这位现在仍旧算不上熟悉的小姐搂在怀中,埋头轻声重复了适才的话:“别哭了小姐, 后天, 后天橘糖将小姐送出去。”


    说着, 她像哄小孩一般将姜婳拉起来:“只是两日耽误不得什么事情的, 小姐先同我去厨房,适才的云吞已经有些冷了, 橘糖去为小姐重新下一碗好不好。怕小姐晚间会饿,橘糖原本就多包了一些,现在正好。”


    姜婳眸红红的,被橘糖牵住的手一直在轻微的颤动, 她没有说话,只是随着橘糖一同去了厨房。


    她坐在一旁的长凳上, 看橘糖熟练地生火,烧水,下云吞, 待到云吞都浮起来之后, 用木勺勺到旁边干净的碗中。


    再转眼的时候,橘糖已经将一碗热腾腾的云吞端到了她面前, 并将汤勺递给了她:“小姐, 吃吧,今日好好睡上一觉。”


    橘糖没有再说后面的话,但是姜婳已然明白了。


    云吞上面有厚厚一层紫菜, 漾出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眼。她用勺子勺起云吞,云吞一个并不大,她恰好能一口一个。


    从始至终, 橘糖就站在她身旁,温柔地看着她。


    姜婳一时间有些恍神,等到被橘糖送回去的时候,才想起。后天......若是橘糖将她放了出去,橘糖要怎么办?


    她还不曾说出来,橘糖已经将她推入了房中,轻声对她道:“小姐不要担心,既然我能同小姐说出的那样的话,我就有应对的法子。好好休息两日,好不好?”


    橘糖轻声哄着,姜婳也轻点了点头。


    她以为自己今日定然整夜失眠,但屋内的香淡淡萦入她鼻腔的那一瞬,她很快就缓缓地闭上了眼。


    *


    两日前。


    长安城,姜府。


    姜玉郎正在姜禹的书房内寻书,抬头就看见姜禹气冲冲推开了书房的门。一瞬间,他同姜禹眼神对上。


    姜禹神色一下子就变了,怒斥一声:“日日只会读书,日后有何用,怎么不学一学你那位好同窗。你若是有他一般本事,姜家也不至于日日倚靠我一人。出去。”


    看着盛怒的爹,姜玉郎从不做触霉头的事情,恭敬行完礼,闭上门就出去了。走到门边之际,他才发现有一个带着斗篷的人正坐在一旁的太师椅上。


    他垂下头,不再多看一眼,等到离开的时候,里面传来他爹带着些怒气却又不敢全然宣泄的声音:“圣上已经查到了那次的疏漏,要不......”


    姜玉郎手一顿,最近朝中出现的大事,只有一件。


    贪污灾银。


    还是熟人,前些日刚从地方调到朝廷的四品官——江南于家家主于隐,此前祖母为小婳寻的姻亲,便是于隐之子——于陈。


    这几日,贪污灾银的事情全朝哗然。灾银,顾名思义,是为了赈灾朝廷拨下去的银子。本就是救命救急救难之钱,历史上便是有贪官,也鲜少有贪污灾银的。不是因为别的,只因实在太过伤天害理。


    但这并不是这桩事情引起哗然的最大原因,其实,这批灾银在一年前就被人贪污了,当时矛头指向了四皇子,天子勃然大怒,将四皇子禁闭了半年。没想到一年后,事情出现了转机。


    矛头和证据突然开始指向这个初来长安的四品官员——于隐。


    姜玉郎轻声一叹,他不如谢兄那般有大才大志,他只是一个修撰经书的小官,这般涉及社稷的事情,也轮不到他置喙。


    只是可怜了小婳,本寻到了一门看起来还算不错的姻缘,甚至为此去静心寺祈福三月还未回来。但不曾想,这于家父子私底下竟然是这样的人。


    姜玉郎感叹两声,也就将这件事情忘在了身后。


    *


    牢狱中。


    前两日刚入长安风光无限的于隐,此时正蓬头垢面,望着身前的酒。


    原本该众多狱卒看守的地方,此时却空空荡荡。许久之后,空荡的牢狱之中响起了脚步声,又轻又重,于隐身子立刻颤了一瞬。


    尖细的声音从他身后响起:“于大人,那位让杂家来送大人一程。”


    于隐慌乱跪下来,对着外面披着一身黑袍子的太监磕头:“大人,求求大人,饶在下一命。大人,大人都知道的呀,我是冤枉的,大人。”


    那太监看着他染着黑血的手,向后推了推,嗓音更尖了些:“于大人,那位的意思是,您今日饮了那杯酒。”


    说完,太监从怀中拿出一方白纸,翘着兰花指递了过去。


    于隐颤抖着手,许久未接过。


    太监显然也没有耐心,尖细的嗓音阴森森回荡在牢狱中:“于大人,听说大人江南的府邸,可是一绝......”


    于隐红着眸,陡然抬起头,抓住太监的衣裳:“大人,求大人放过我妻儿。认,我认。”


    一边说着,他一边抓过太监手中的白纸。


    “当年我已经让儿起誓,此生我儿绝不入仕。求大人看在我这些年忠心耿耿的份上,不要对小□□儿动手,她们什么都不知道。”


    太监满意地‘呵呵’笑起来,嗓音一如既往地尖细:“可杂家今天出门急,忘了带笔墨,唉,你看杂家这记性......”


    于隐闻言,僵了一瞬,随后跪在地上的身体越俯越低,同尘埃无异。再抬起头时,唇尖、指尖鲜血淋漓,他颤抖着手,脸上挂着坚硬难看的笑:“公公,无需,无需笔墨。”


    太监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看着曾经的天之骄子,跪在脏污的牢狱之中,以指为笔,以血为墨,在那张白纸上,认上一个个足以诛灭九族的罪。


    拿到签名状那一刻,太监举高,在牢狱昏暗的烛火下好好欣赏了一番。确定了无误之后,他向后忘了一眼,暗影中直接出来两人,隔着牢门直接勒死了于隐。


    于隐挣扎不过几秒,就彻底失去了声音。


    太监望了望那杯酒,那就是杯普通的酒,于隐还是太不了解那位了些,那位何曾相信过任何人呀。


    脑中划过一人矜贵的身影,太监眸中划过一抹暗色。


    一旁的黑衣人收拾好了跟了上来,沉默不语随在太监身后。快走出牢狱时,太监最后望了于隐尸体的方向一眼,尖细的声音很冷:“江南那边,一人不留。”


    黑衣人一言不发,领了命就消失在了夜色中。太监闲适地从一旁的侍卫手中拿过帕子,轻轻地擦着自己金贵的手。


    所以说,于隐还是太不了解那位了些。


    当年于隐千方百计断了他那儿子的仕途,甚至不惜几次给儿子下药,借鬼神之传说来断绝儿子的念头。他以为这样,他那儿子此生就不用沾染官场的黑暗,凭借他于隐之力可以护那母子一生。


    实在是太天真了。


    要知,他断他儿子仕途的那一日,也就活生生断那孩童之后的生路。


    *


    江南。


    于陈正提笔写明日的小信。


    这几日听送信的小侍说,阿婳最近身体不太好,出来接信的都是阿婳身边的丫鬟。他从府中寻了两个大夫去阿婳的院子,大夫们回来之后,也只说阿婳只是夜间吹了风,并无大碍。


    他原本担忧的心就放下了不少。


    算了算日子,还有两个月零七天,阿婳便是他的新娘了。


    阿婳生得这般美,平日他见了阿婳都改不了红脸的毛病,成婚那日当是要从头红到尾了,还希望阿婳彼时不要嫌弃他。


    想到这,于陈提笔温柔又认真地写道。


    “阿婳,阿娘总说我为人古板不知趣,我说不过她,但是阿婳一定可以。”


    写完,于陈的脸又红了。


    他起身去了桃林,认真寻了一树最好看的桃花,修长骨节分明的手放上去时,轻声道了一句:“在下抱歉。”


    说完,他便开始为阿婳一朵一朵寻明日的花。


    其实一树又一树的桃花,又哪里有什么大的区别,但少年还是认真而虔诚地像儿时挑选诗文一般认真挑着树上的桃花。


    他小心将好看的带着枝丫减下来,放到一旁的玉器中。


    远处,于夫人悠悠走过,准备去喂湖边的鱼。身后的小丫鬟拿着鱼饵,看见了什么,笑着到了一句:“夫人,你看公子。”


    于夫人顿时生了乐趣,睁大眼睛向自家傻孩子望过去,看见于陈一朵一朵挑着桃花,轻声撇撇嘴:“这有什么稀奇的,当年他爹啊......”


    身后的丫鬟都听得捂嘴笑起来,到了湖边,丫鬟们一人一把饵食向湖中投喂,于夫人也悠悠从盘子里拿了一些投下去。


    不过半刻,大红锦鲤‘初初’就涌上来翻身子了。


    一边的丫鬟又笑了:“夫人你是不知道,当初公子呀特意来请教奴婢们,要如何让‘初初’一见到姜姑娘就涌出湖面。噗我们啊告诉公子,夫子喂给初初的鱼饵是单独的,只要公子饿上初初半日,待到姜姑娘来的时候,再偷偷往湖中投放‘初初’的鱼饵就好了。”


    另一个鹅黄衣服的丫鬟同正说话的小丫鬟一唱一和:“谁知道呀,公子这般善心的人,饿了我们‘初初’整整一日。我们初初,可怜死啦。”


    说完,连着于夫人也一同笑了起来。


    于夫人又投了一把饵食,从丫鬟手中拿过帕子,开始擦手。一边擦手一边摇头:“儿大不由娘,那孩子自小哪里干过什么重活。这几日搁那又是做灯笼又是挂灯笼又是剪红字的,也不知何时学的。”


    “听公子身边的小侍说,公子说既然迎娶心爱的姑娘,他日日又闲暇,自然一切能自己做的都要自己做。府中挂起的那些红灯笼,都是公子一个个做了搭着梯子一个个挂起来的。”


    “门上的窗上的红喜字也是公子自己剪自己贴的,听说伺候的小丫鬟想帮忙,都被公子红着脸拒绝了。”


    于夫人听着,不由摇了摇头。


    被一众人‘取笑’的于陈,在春日明媚的阳光中,认认真真挑了一下午的桃花。


    *


    桃花也飘进了姜婳被囚住的小院。


    她望向手指尖细弱的桃花瓣时,呼吸滞了一瞬。随后,将凳子搬到墙边,扶着墙爬上凳子,看见隔壁院子景色的那一刻,眸怔了一瞬。


    这是她曾想象中江南的模样。


    院子中不仅有桃花,还有许多她都唤不出名字的花,在春日明媚的光中,随着风轻轻摇曳着身姿。只是那些花还有那些树看起来都还很稚嫩,但即便这般,入目的一切还是美得让人止住呼吸。


    橘糖端来早膳时,就看见姜婳正踮脚站在凳子上,她顿时跑上前扶住了凳子。姜婳见她来了,最后看了一眼那满室的花就下了凳子。


    她小声道:“隔壁好多花啊,各式各样的,好多我在长安也未曾见过。”


    橘糖未看见隔院的景色,想了想回道:“长安气候不如江南,不太适合花存活。所以江南这边的花品种比长安多,也是寻常事。不过若是谈论贵重,那江南这边的如何也比不上长安了。毕竟各地贵重的花,最后也都要往长安送。”


    橘糖随意说着,将姜婳接到了凳子上,将桌子上的蛋酒递了过去。


    “小姐尝尝,甜丝丝的,橘糖觉得小姐应该会喜欢。”


    姜婳拿起汤勺,她上一次喝蛋酒,还是上一世那一晚她只能尝出淡淡甜味的桃花酒酿。她心中不由被刺了一下,小心勺起一些往嘴中送去,浓郁的甜香在口中散开的那一刻,心中某一处躁动的地方一点一点平缓了下来。


    她认真地喝完了面前这一晚蛋酒。橘糖见她欢喜,眸中也绽开了笑意。


    等到日暮的时候,想起明日要逃出去的事情,姜婳不由得忐忑了起来。


    橘糖本就一直关注着她的情绪,见她眸有些怔,便上前了些,小声说道:“小姐,别担心。这几日公子有事,今日便不在江南了。不仅公子不在,寒蝉和莫怀都被公子带走了。守这院子的,只有一个刚从暗卫营出来的暗卫。”


    姜婳抬起眸,望向她。


    说着,橘糖轻声笑了一声:“虽然都是暗卫,但是不是每个暗卫都像寒蝉那般......的,小姐明日按照我的安排做便好。”


    想了想,橘糖到底没把‘诋毁’的话说出来。


    姜婳温柔地看着橘糖,许久之后靠在了她的怀中,轻声道:“橘糖,谢谢你。”


    橘糖直接一把将她搂住,认真望着怀中的人。


    她没再说什么‘不用谢’,只是想着她橘糖居然也会有这么一天。从那暗无天日的暗卫营出来的时候,她不会想到,她崩塌的信仰有一日会因为一个陌生的小姐重建。


    这位陌生的小姐生的很好,拥有一副柔弱的身子和善良的心,还是公子所欢喜的人。但她知晓自己并不是因为这些才待这位小姐这般‘和善’。


    冥冥之中她甚至觉得她同这位小姐当有前世的缘分,只是她和这位小姐都忘了。


    *


    又是一阵熟悉的香,姜婳安静而顺从地溺在了梦乡之中。


    惶惶之中,她像是意识到了什么,挣扎着想醒。但是梦中的一切拉住她,疯狂地下坠,她看着梦境之上的湖面,那上面浮着一层厚厚的桃花。


    她挣扎一刻,花就远一分。再挣扎一刻,花就再远一分。


    直到......她彻底‘睡熟’,湖面上的花开始如泡沫一般缓缓地消散。


    *


    深夜的江南,格外地寂静。


    江面上几只太晚归的鹅‘噶——’‘噶——’‘噶————’叫个不停,春日夜间的水也有些寒了,鹅像是迷路了一般,叫了半夜也不曾回到家。


    半夜时分,江南于家那百年府邸突然燃起火。


    睡梦中的姜婳,眼眸突然颤动了一瞬。


    但香牢牢地拉着她,她似溺入那片冰冷的湖一般,溺入那个她隔日再也想不起的梦。眼眸一时的颤动,不过是蝴蝶的翅膀,或许许多年之后,才能掀起丝毫的波浪。


    *


    隔日。


    姜婳起床,发现自己汗津津的,她轻轻皱眉。


    还未等她想起昨日那个梦,橘糖已经敲门走了进来:“小姐,梳洗了。”


    橘糖刚一抬头,就看见了姜婳苍白的脸色。她不由有些担忧,走近些就看见姜婳脖颈间都是汗,橘糖忙拿起帕子,上前一步为其擦拭:“昨夜是做噩梦了吗?”


    姜婳摇头,虽然她不记得,但是昨夜并不算噩梦。


    橘糖望着她,轻声说:“小姐,要先洗澡吗?”


    洗完澡要做什么,两人都心知肚明。姜婳想着是要去见于陈,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麻烦橘糖了。”


    橘糖摇头,很快就将木浴盆中放满了热水和花瓣,再拿来干净的衣裳放到一旁。像是知晓这位小姐洗澡不喜人伺候一般,橘糖做完这些,就出去了。


    姜婳看了橘糖的背影很久很久,她知晓她今日若是逃了出去,此后成为了于家新妇,她此生便再难见橘糖一面了。


    她褪去自己衣衫,迈入满是花瓣的木浴盆中,带到皮肤都染上淡淡一层红时,她轻声呼了一口气。


    可是......便是前世的橘糖,同她一同在丞相府,也不过双双被困。


    此生橘糖虽无缘无故愿意帮她这个陌生的小姐,但是如若她让橘糖彻底离开谢欲晚身边,橘糖应该也是不会应的。


    这般想着,她从满室的花香中出来,穿好了干爽的衣裳,推开了门。门外,橘糖一早便在候着她,见到她出来,对她盈盈扬起了个笑。


    姜婳一怔,然后就看见橘糖走上前,将手中锋利的刀刃递给她,轻声道:“小姐,别伤到自己的手。等会用这把匕首,直接抵住我的脖颈,让他们放您出去。”


    姜婳如何都没想到,会是这般的法子。但细细想来,她又觉得这似乎的确已经是最好的法子。


    她能出去,橘糖不会受罚。


    姜婳颤抖地握住手,即便这两世她手上并不干净,但用手中的刀对准橘糖,如何也是第一次。她轻声低头,眸有些红:“对不起。”


    橘糖无所谓笑笑,上前抱住了她:“哪里是小姐的错,若真要论,是公子的错,哪有一言不合将非亲非故的小姐关在院中的道理。小姐就当奴在为公子赎罪。”


    想了想橘糖还是补了一句:“公子有错,但是小姐也别......太怪公子。”她轻声叹了口气,用只有两人的声音说道:“就是现在,小姐。”


    姜婳手颤抖地将刀比上了橘糖脖颈,锋利的刀距离少女脆弱的脖颈不过半寸,姜婳的心在这一刻止住了呼吸。


    橘糖小声道:“小姐,向前走,到门边......”


    ......


    后来,那扇她怎么都打不开的木门,就那样开了。


    姜婳很努力让手不颤抖,她怕伤到她的橘糖,但橘糖为了真迫些,直接用脖颈贴近了刀刃,雪白的脖颈上立刻有了细细的血痕。


    那一瞬,侍卫和姜婳的眸都变了,侍卫捏紧手中的兵器,他们本在权衡这位小姐和橘糖姑娘的轻重,但适才那道血痕,让他们只能沉默地让开身位。


    待到姜婳挟持橘糖离开侍卫视线后,在喧闹大街的一角,她忙丢了刀刃,检查橘糖脖颈间的伤口。


    橘糖温柔一笑:“没事的,小姐快去吧。晚一分,公子知晓的危险便多一分。只是小伤,一点点,橘糖有分寸的。”


    姜婳坚持用帕子为她包扎好了伤口再走,橘糖也就没有再劝,只是警惕地打量四周。


    等到终于包扎好,姜婳走出小巷,她回头向巷子中同她挥手告别的橘糖看,橘糖正靠在墙边,笑意盈盈地让她快些走。


    姜婳眸红了一瞬,随后没有回头地向前奔去。


    她要去告诉于陈,她今日便想同他成婚。如今谢欲晚能做这些,不过就是因为她还真正同于陈成婚。左右早晚都要成婚,她才不要在意谢欲晚口中什么相配不相配,她不过一个出逃的小姐,同一个不入仕的公子,不是绝配?


    她提着衣裙,向她曾经想过的余生奔去。


    路边不知为何也有了一排又一排的桃花树,风一吹,桃花纷纷,白了姜婳的头。她一心只想早些见到于陈,也便没有注意到,江南原本日日热闹的大街,今日人人噤若寒蝉。


    远处硝烟的味道一点一点传来,春日灿烂的阳光,照在一片又一片的废墟上。


    少女奔跑在去见郎君的路上,浑然未觉。


    唏嘘声,交谈声,恐惧声,害怕声,随着那消逝在昨夜漫天大火之中的桃花林一般,成为这世间化不开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