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八皇子来救灾了

作品:《大明:我,朱梓,老朱逼我当塞王

    第二天。


    清晨,天亮堂了起来。


    老爷子咽气了。


    而在老爷子瞪着死不瞑目的双眼,顺着其干枯手指指着的方向望去,小儿子也不见了。


    婆娘也疯了,疯疯癫癫着,将张三饶的满脸是血。


    死死的抱着大儿子哭着,质问张三为什么要跟那对邻居夫妇同伙,为什么老爷子叫他小心点看着儿子他不听。


    张三低着头,沉闷无言。


    他很想朝着婆娘大喊,说你也没看紧孩儿,那夫妻要与自己搭伙你也愿意。


    但是他是个男人,这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随即用出了最后一点气力,狠狠的扇自己耳光,嘴里絮絮叨叨万分悔恨的说着自己的不是,说对不起孩子。


    边上其他的饥民看到这一幕,却都是习以为常,没有人驻留,没有人询问,大家自顾的往前挪动着。


    对于张三一家,就连瞥一眼的气力都没有。


    最终,张三一家还是上路了,他们还有一个孩子,至少为了这个孩子,他们得挺下去。


    小儿子也没有去找了。


    这逃荒路上几十万人,茫茫人海中想找一个人可不容易,而且张三也知道自己小儿子恐怕已经……


    最后看了一眼老爷子,张三拉扯着婆娘跟有点痴傻的大儿子继续往前走。


    张三没有去埋,因为那无济于事。


    那事情一旦开了口,不止倒下的人,那被埋的尸体也会被挖掘出来。


    所以还不如省点气力,支撑到苏杭。


    第二天。


    前往苏杭寄食的七十万饥民,只剩下了五十万。


    张三一家也坚持不住了。


    清晨,妻儿没有爬起来,若不是能感受到那微弱的呼吸,张三怕是已经疯了。


    但是现在也不远了。


    一些人停留了下来,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们,佝偻着身子、饿的发绿的双眼,张三觉得极了之前袭击他们的饿狼。


    张三一路积攒的怒气爆发了。


    他憎恨世间的不公!他恨那些个贪婪的老爷、他恨自己没有能力保护一家老小、他狠朝廷年年收取他们的粮食,但是现在他们要死了,却是一点粮食都没有看到!


    张三用最后一点力气,朝着那几个看着他们的人扑去。


    但是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那几个人还是吃了肉的。


    最后张三伤痕累累的躺在妻儿的身边,双目无声,直视着那炽烈的大日。


    婆娘发出了最后一声呻吟,一阵粗重的喘息之后,然后彻底没了声息。


    余光之中,那几人慢慢的靠近。


    张三慢慢的闭上眼。


    但是就在这时,忽地,远方一阵金锣响起,鸣声惊吓了四周豺狼。道路两侧,几骑士兵不断往饥民队伍后方赶去,不断的敲着手中铜锣。


    ‘潭王有令,粮食已经在来的路上了,所有人原地歇息保留体力……保持秩序,若有趁机作乱及食人者,杀无赦!’


    ‘……’


    几骑士兵一路敲打铜锣,一路大声的重复着这几句话。


    而后,后方更多的士兵前来。


    一个士兵路过这里,捏了捏手中的长矛,目光森寒的盯着围着张三一家人的几个汉子。


    几个汉子腿都打摆子了,在看到士兵没有动手之后,赶忙离开了这里。


    士兵看着几人的背影,没有说话。


    他其实很确定那几人是相食过的。


    在这一路饥民中,那些人也很好分辨。


    但是潭王说过,前面他不管,人为了活着什么都干的出,可如果见到还有在实行的,不问缘由一律格杀!


    所以他在等。


    一但那几人碰了地上这户人家尸体,那长矛就出动了。


    士兵正准备离去,但是犹豫了一下还是蹲了下来,伸手探了一下鼻息,随后从怀里掏出大饼,扳下给汉子跟小孩喂了点,再用腰间的水壶喂了一点水。


    他做到问心无愧就好,后面能不能活就看那爷俩自己能不能挺过去了。


    ‘再坚持一下吧,潭王马上就要过来了。’


    说着,士兵叹一声,随后起身跟上了前面维护秩序的队伍。


    随着前面几骑士兵的不断宣传,饥民也停了下来,一个个或躺或坐在原地,等待这希望的到来。


    结果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从苏杭的方向来了一辆辆马车。


    每隔一段距离便设置一个布施米粥的场地,士兵们第一时间便生火熬粥,同时一些士兵们维持秩序。


    这引来了所有饥民的目光,一个个聚集在粥厂的附近。


    在士兵们的指挥下,排起来一条条队伍。


    对于一些捣乱插队,直接拖出来让他们站在边上,等所有人都分到粥之后才轮到他们。


    要是有带头捣乱煽风点火、想冲击粥厂的,直接就拉出来当场斩首震慑众人。


    这种人,就是单纯的坏。


    只顾着自己眼前的一碗粥,而不管其他被他打乱的所有事情。


    所谓乱世用重典,这个时候每多耽搁一刻都有不断的人倒下,那么像这种忤逆秩序拖延了时间的,该杀。


    总之,饥民们迎来了生机。仟韆仦哾


    如果还要是到苏杭的境地的话,那这五十万人怎么也得再倒下二十万。


    最后一段距离,所有的灾民都油灯枯尽了。


    一条条炊烟升起,每一条下面都汇集了许多逃荒寄食的百姓,他们捧着粥,用那最后一点力气慢慢的吞咽。


    粥不烫,因为按照那位潭王的命令,水少一点熬浓粥,这样能尽快将粥熬好,然后熬好之后兑清水,这样一来就可以了,总的来说也没什么,而且粥不烫就可以快速喝下,毕竟当前之急是存活,而不是其他。


    再说了,又不是只有这一餐。


    等饥民缓过来一些,后面就是熬浓粥了,让他们饱腹……


    人很多碗不够,所以有士兵催促,让他们赶紧喝完将碗空出来,然后给后面的饥民施布。


    有一些人起不来,比如张三这种。


    士兵们也有考究,提着木桶,一个个的伸手探倒下之人的鼻息,没有的就绕过。


    张三跟他的大儿子得救了。


    得以那士兵的饼,撑到了现在。


    张三睁开了眼睛,也恢复了些许生气,不过身体还没有缓过来,暂时没有力气。


    努力侧头,看着边上胸膛起伏的大儿子,也放心下来。


    看着已经僵硬的婆娘,张三留下了眼泪。


    自己这婆娘怎么就不多挺一下呢,八皇子都来了,多挺一下就能活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