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曼真

作品:《大明:我,朱梓,老朱逼我当塞王

    比较整洁、宽敞的部落前,曼真躬着身子说了一句朱梓听不懂的话。


    “殿下,他邀请您进入部落去交谈。”


    边上的那霸立马翻译,说完,还又多说了一句:“而且他说的是邀请八皇子,看来是知道这段时间的事情的。”


    朱梓不由得多看了曼真两眼。


    点了点头。


    随即大军驻扎,而他则是带着于商几人进入这个与其他部落来说算是很好的房子里面。


    房间里面搬放着几张椅子,还有摆满各种食物的桌子,虽然简陋,但是看起来看很是整洁,一看就是提前整理过。


    那桌子跟椅子,朱梓也一眼就看出是仿自己大明那边的风格,只是做工粗糙,很多细节都没有,其实就是大概框架上多添加了几笔。


    而进门之后也很有意思,曼真让朱梓坐在了主位。


    这让一路经历了其他什么都不懂部落的朱梓,感觉更加的新奇。


    关于‘规矩’这一块,这个曼真不说知道的太多,但是的确是知道一些,尤其是身份地位、主次有别这一块。


    而且这座椅还是仿大明的,看来这个部落虽然在大山深处,但是在消息方面也不是那么闭塞。


    至少比娄田这些部落好多了,他们是连大明都不知道。


    也不推让,朱梓一屁股坐在了主位,然后通过那霸这个中间转化人开始交谈起来。


    盯着坐在他左手方那很是拘谨的曼真,朱梓率先发问。


    “曼真,你这名字是如何来的?”


    朱梓问了一个他不叫好奇的问题。


    “回禀八皇子殿下,是小人自己取的。”


    见朱梓发问,曼真连忙起身俯身开口,看起来拘谨至极。


    其实对于这很紧张的曼真,朱梓貌似也能猜到是为什么。


    既然知道自己是大明的八皇子,那对于外界的消息肯定是知道了的,恐怕是在知道大明将建州跟海西女真都打趴了,所以是因为自己现在要对他们下手了。


    朱梓一笑,也并没有先解释什么,而是问起了其他,也就是刚刚在其身上看到的一切。


    而朱梓这一问,那边的曼真头如捣蒜的说了起来。


    至此,朱梓也瞬间明白了一切。


    准确来说,在曼真他第一句朱梓就明白了。


    原来是因为曼真曾经去朝拜过老朱,也就是说他是去过大明的。


    这样一来,就什么都说的通了。


    座椅这些,想来就是见过了大明的,然后回来自己仿制的,不过技术粗糙只能搞了个大概的框架。


    至于礼仪根规矩这方面,这个也是很好理解。


    对于这一点,朱梓也还是知道的。


    因为像这些异邦的人,肯定是不懂大明规矩的,所以对于他们,并不是说过去了就直接面见皇帝。


    他们这些人都要先经过礼部,经过礼部教给他们规矩,然后才能等皇帝的通知上殿去面圣的。


    而人都是有慕强心理的,又是差距如此大的双方。


    所以经过大明的文化冲击,他才知道的如此多,而且还给自己起了个名字、一些方面都是在向大明靠齐。


    朱梓此刻也想通了一切,心中的疑惑都消散。


    而这边一直述说的曼真却是暂时停了下来,对着朱梓弯腰告退了一下,随后进入客厅旁的一个偏房。


    片刻。


    曼真出来,不过手里面捧着一个盒子。


    这做工在朱梓看来虽然不是太好的盒子,但是也能知道这绝对不是他们这部落能做出来的,从这座椅就能知道。


    ‘想来,应该是他去朝贡老朱时,老朱奖赏的一个东西。’


    朱梓心中一下就明悟。


    这边,曼真打开了盒子,露出了里面一对做工一般的玉杯;而曼真接下来的话,却是让朱梓有些哭笑不得。


    曼真一脸委屈的述说,那霸不停的翻译。


    朱梓也明白了许多事情。


    难怪后面野人女真没有再去朝贡,这事主要还是建州女真在其中作梗,阿哈出就是主要原因。


    那时野人女真去朝贡,基本是与后方那个五百户的部落一起去的。


    两个部落一起,东凑一点西凑一点,然后一同前往大明。


    去时还一切好好的,但是回来却麻烦。


    因为阿哈出劫道。


    没错,阿哈出劫道,派人拦截他们,然后将老朱赏赐给他们的东西给抢走;是直接连车拖走,让他们空手而归的那种。


    所以就这样,每次的朝贡,他们的东西是被阿哈出抢的一件不剩;别说一些珠宝什么的贵重物品了,尤其是关于技术方面的资料一类,更是不会放过!


    哪怕他们被朱元璋赏赐有了,并且还比其好的多。


    阿哈出这心思,他们又何尝不明白?


    可是对于这一点,他们也没有办法。


    阿哈出又不会跟他们讲理,而且他们部落之间的差别更是悬殊,再者,他们往回都是必须要经过建州女真的地盘。


    所以在第三次,曼真终于忍不住了。


    于是禀告了朱元璋。


    至于结果,那显而易见了。


    因为那时候女真也会如同草原一般,在天寒之时南下掠夺。而大明又是刚建国不久,才把北元赶到塞外,所以根本腾不出手;就从这些年一直跟北元打的火热就能看出,草原那边才是心腹大患,相比之下女真也就那样了。


    而且朱元璋也更是看出来与北元是一场持久战。


    所以对于女真,朱元璋宽容的决策是选择帮扶他们。


    帮助他们起来,以后不再南下掠夺。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那时候并没有对建州女真如何,只是口头前者了一下阿哈出罢了。


    再者,野人女真就那样,根本就没有人在乎。


    他能如何?


    也就是说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朝中大臣,其实对于野人女真来不来都无所谓,不来反倒是省事。


    于是只有野人女真受伤的世界就达成了。


    大明表示,你们路途遥远赶路极为不便,以后还是歇息吧。


    就这样,曼真他们还能如何?


    大明潜在意思再明显不过,肯定是偏向建州那边。


    而且虽然他们的东西在其他人看来都是一些破烂东西,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倾尽部落全力。


    但有阿哈出这个拦路虎在,他们每一次都是大出血但什么都得不到。


    所以两者之下,他们还去个屁。


    就现在这玉杯,还是他们用尽全部办法,唯一一个带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