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怒怼

作品:《四合院:从于莉上门打杂开始

    许大茂看见傻柱被打,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幸灾乐祸,表情变化极快。


    嘿,你小子也被打了吧?


    这叫一报还一报!


    “傻柱,以前我一直敬你是我哥,没还过手,现在我不想忍了!以后我的事儿,你别掺和!


    “就今天这事儿,贾张氏,你听好了,我一分钱都不会出!要是不服,咱们就走着瞧!”


    何雨栋说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说完,他把门一关,将一切纷纷扰扰都关在了门外。


    贾张氏哭丧着脸,呜呜咽咽的,被几个大妈包围着,名为安慰,实则搓火,就想看她的热闹。


    傻柱则被一大娘扶到了他们家,准备让易中海施展洗脑大法,争取让傻柱早点成了他们的亲儿子,好老有所靠。


    “傻柱啊,你怎么样啦?”


    聋老太太关心地摸着傻柱的脑袋,她是真心把傻柱当自己亲孙子待的,傻柱疼在身上,她疼在心里。


    至于其他人?


    那都是外人!


    “就还有点痛,养两天就好啦!”傻柱对聋老太太也是和颜悦色。


    “这个小混账玩意儿,真不是个东西!不行,我得去和他要个说法!”


    聋老太太用拐杖狠狠敲了敲地面,瘪着缺牙的嘴,要去找何雨栋算账。


    “老太太我也活够本啦!就让这个浑小子,送我一副棺材板算了!”


    闻言,一大爷和一大妈赶紧劝住了聋老太太,毕竟事情还没必要闹到那个份儿上。


    “老太太,别介!再怎么样我们也是兄弟,我俩的事儿,我俩自己解决!”傻柱要面子,不想让兄弟俩的事儿闹得人人皆知。


    不过,聋老太太还是心疼道:“傻柱啊,我那儿还有点药酒,给你拿来,让你一大爷帮你按按,别留下暗伤啊。”


    易中海笑了:“老太太,我明天去给傻柱买付治跌打损伤的药膏贴上,傻柱是年轻人,身体壮,好的快着呢!”


    “哎,哎。”聋老太太这才放了心。


    她拍了拍傻柱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傻柱啊,奶奶知道你是个实心肠。听我一句劝,以后啊,别掺和贾家的事儿啦。”


    聋老太太年纪大了,人老成精啊。


    她哪能看不出来,秦淮茹就是利用自己的皮相和傻柱的心软,故意迷惑傻柱,好占便宜呢?


    只是不瞎不聋不做阿公。


    以前秦淮茹就是小打小闹,从傻柱这儿弄点吃的和小钱,傻柱偏着贾家,她也就当没看见了。


    可现在不成了,傻柱被秦淮茹迷惑的太深了,连贾家那个尖酸刻薄的婆婆都要护住。


    贾家那一家,就是无底洞。


    所以她得赶快让她的傻孙孙摆脱出来,至少,也不能牵扯的那么深。


    傻柱自知理亏,小声说:“我、我也是想着秦姐家太不容易了,雨栋要是赔点钱,这事儿,也就皆大欢喜的过去了。”


    易中海点点头。


    “是啊,退一步海阔天空。”


    “你弟年纪也不小了,怎么就不懂这个道理,早晚要吃亏啊。”


    没过多长时间,贾东旭和棒梗就出了院。


    或许是因为吃到了教训,或许是欺软怕硬,也或许是因为憋着什么坏,总之,在一段时间内,贾家人都没再找何雨栋的麻烦。


    直到钳工考核的这一天。


    这次考核可是史无前例,四级钳工跳级考六级钳工的考核。


    参加考核的,还是自愿从厂长副秘书岗位,下放到一线进行劳动学习的何雨栋。


    因此,这场考核,一开始就得到了厂领导的关注。


    六级钳工考核,考的是复杂零件的高精度加工与组装,和对应级别难度车床的操作与维修。


    大型轧钢车床的维修与使用,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一个不留神,说不定就得交代点工人自己的零件在里头。


    这次用来充当考核题目的,就是一台高精度冷轧线材的轧钢机。


    在场监考的,有厂长,副厂长,还包括厂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车间主任,以及老资历的八级钳工。


    易中海也在其中。


    其他人没让进来,毕竟这是严肃的考核,不是猴戏。


    很快,三车间主任杨国富,拿出安全责任书,让何雨栋签署,并凑到近处问道:“小子,感觉怎么样?”


    “没问题。”何雨栋神色从容。


    签署完成后,考试便开始了!


    先考的是复杂零件的高精度加工与组装。


    上百个大大小小的零件,都要何雨栋当场制造出来,还要组装成对应的复合零件。


    时限,一个钟头。


    “这小子手上功夫不错啊。”两个八级钳工窃窃私语。


    “是,零件做的够快,我看精度也不错。”


    “好手艺。”


    “是不错。”


    何雨栋对零件制作行云流水,各种尺寸他只要看一眼就了然于心,下手绝不出错。


    钢屑飞舞,掩映着他专注的眉眼,有着特殊的魅力。


    至于组装,更无需提。


    看着图纸的何雨栋轻车熟路,一个零件接一个零件,动作灵动丝滑,拼装出精巧的钢铁核心。


    厂长和副厂长都露出欣慰的神情。


    “咱们这是捡到宝了啊。”厂长说。


    “是,之前他想着去一线锻炼,我就知道这小子一定有两把刷子,还是厂长培养的好啊。”李副厂长配合地捧场。


    “果然是个人才!厂长培养有方!”另一位副厂长应和道。


    厂长自得地微笑起来。


    “杨国富啊,小何是你车间的人?”


    厂长问。


    “是。”杨国富面上与有荣焉。


    “你也是慧眼识珠啊。”厂长欣慰地说。


    “也是小何同志有能力!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杨国富谦虚了两句。


    厂长让技术员将复合零件拿下去检测,不一会儿,就收到了满意的答复。


    “小何,你这本事,真是了不得。”一位车间主任对何雨栋竖起大拇指。


    “过奖过奖。”何雨栋谦虚了两句。


    “好了,恭喜小何同志,通过了六级钳工考核的第一步,高精度零件的制造与组装,咱们进行下一步,车床的维修。”


    厂长在宣布的同时,还不忘加以鼓励。


    “小何同志,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我看好你!要继续保持这个状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