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 第三章 应书秋有一对龙凤胎。

作品:《开着挂畅游三千世界

    省城师范学校位于市中心——


    可教学楼和宿舍都是五十年代的老旧楼房。


    夏天因爬山虎而凉爽, 却也因爬山虎而蚊虫尤其多。


    想坐在书桌上好好的看书,那是不能够了,这个啪一下,那个低骂一声。


    而应舒兰干脆就盘腿坐在上铺的蚊帐内, 一会翻一页书……可是脑子却总是想别的地方去。


    “应舒兰, 你是不是谈恋爱了?”同学取笑道——瞧那嘴角含笑的发|春样儿。


    “没有。”不过汪归城在她一开学就给她写信, 而她自然也会回信, 一来一往的, 只是交流一些见闻……可那个意思早早就从字里行间露出来,只因为还没有毕业,就谁也没有戳破这一层窗户纸。


    汪归城不戳破是他还不知道能不能分配回父亲或是母亲身边?再不然还可以直接留在省城……


    而应舒兰不戳破是她到底比其他年轻姑娘多了几十年原主记忆,怕没有结果,反倒与自己不利(交过男友, 在八、九十年代, 还是大事)——要是闹出未婚先孕的丑闻来, 学校也就只能开除了。


    应舒兰是极为谨慎的, 她能走到这一步真的不容易啊!?


    可是一到周末, 应舒兰和汪归城总要约一约——不是一同逛书店便是一同泡图书馆, 要不就爬山打球……便是每天都见面, 还是会写信……


    咋讲呢?发乎情,止乎于礼……


    “呵呵,上周我都看到了,那男生长得挺精神的哦……”长相一般, 然头发浓密, 牙齿洁白,且身量挺高挺拔(像哪家公子?缺吃少穿的农村,可养不出这般人来)……


    唉, 她正是农村考出来的,她不想被分配回原籍啊,便是让她当校长也不乐意,那边的学校可发不出工资来。


    因此,她想通过婚姻留下来。


    “哦,你说的是汪同学啊,他是我高中同学……”应舒兰坦坦荡荡的笑道。


    “不是对象吗?”


    “不是哦。手指都没碰过……”应舒兰能感觉到汪归城是喜爱自己的,可却是很克制……


    应舒兰即欣慰汪归城的克制,又遗憾……


    “那介绍给我吧?”半真半假的道。


    “行啊,我问问他有没有这个意思?”应舒兰笑道。


    反正,应舒兰是不承认谈对象的,且向来没有跟身边人提起汪归城,有什么话都在日记上……当然不会直接写上汪归城,而是一个W先生……


    应舒兰的谨慎是对的——


    住在八人间宿舍,便是带锁的日记,还是有人好奇翻看,便是那一封封平淡真挚的信件也有人拜读……


    “舒兰,那谁趁你不在,躺你床上去了……”


    “哦……”应舒兰淡淡点头,不让对方瞧出自己的情绪来——事后提醒自己,是想看自己生气还是想看自己找人吵架?反正没有值钱的东西放在宿舍……


    唉!身份证和存折都是随身携带——学校每个月发饭票和菜票,可想过得体面,还得家里贴补。


    应舒兰在宿舍属于中不溜,不是那种穿来穿去就两套衣物的困难户,也不是那种穿得花枝招展的富家女。


    中不溜的应舒兰是没有留校名额的……


    便是汪归城要留校,也得与教授家的离婚女儿公开恋爱。


    那是1993年的夏天,应舒兰被分配回了自己镇上中学。


    “姐,汪归城结婚,给我寄喜帖……”应书秋很诧异,他和汪归城只同班过一年,与姐姐同班过两年——最后一年大家一心扑学习上,反而不如高一高二活跃……


    “哦,在周六啊,那你去吧……”应舒兰实习期间就回老家镇上,半年时期——汪归城先是接着读研,接着就没再来信……


    应舒兰哪会不懂呢,不过心底是不大舒服的——


    一边接着专升本(三年间,一直有参加自学考,十几门,只剩下二门比较偏的学科,十月份一考,就可以申请本科文凭……)……


    应舒兰一边明白汪归城要飞,一边努力教学想做出成绩向省城走……


    一步步来吧。


    不是为了汪归城,只是想向上走……


    一年过去了。


    二年过去了。


    三年过去了。


    应舒兰只能通过过去认识的老师们,先申请去了县城高中(好好一个本科生,在初中教历史有些浪费)——


    “以后就靠你们年轻人了……”过去的班主任笑道。


    应舒兰私下还在准备考研呢,她在镇上只能领到一半工资,想还亲妈钱,可总是有心无力,只得努力到县城来。


    可县城不是应舒兰的终点。


    省城才是应舒兰的目标——


    “阿兰,得想想终身大事了……”眼瞧着大女儿已经过了二十五岁(便是长得再水灵,也要走下坡路了),陆芳芳这个当妈的,可不着急了。


    “没有合适的……”条件好的年轻人,嫌弃家里没个长辈……条件相当的,应舒兰瞧不上,她想找条件好,让自己能上一个台阶的丈夫……


    “阿兰,差不多就行,生孩子还是要趁年轻……身材恢复快……”


    “就生一个,便是四十岁生也没关系……”计划生育做得好,没工作的年轻人可以逃生可以偷生,身为老师却是不能的……


    “那不行,对大人和小孩都不好……阿兰,我这边有个三十岁的男人……前头生了个女儿,离婚后,前头带着女儿过日子……”二婚?陆芳芳自己也觉得不大合适,可男方条件是真的好,才小声提道。


    “是不是一定要生儿子的?”一听就知道这种人家是个火坑——怀孕几个月大,去医院找熟人看一看,是男婴就生,是女婴就打了……


    “没,没说……”听情况,就是这个情况,陆芳芳有些气虚,不过很快又气壮起来:“人家是省城人,有省城教育局的亲戚……父亲是省政府工作,母亲在妇联上班,他本人在图书馆当副馆长……这般人家,可以很轻松的将你的工作调动去省城……”女儿的心思,咋不知道呢。


    陆芳芳在应书秋毕业回县城银行工作时,就让老公在县城买房子,她要陪着嘉嘉在县城上学。


    而县城和镇上不到半小时车程。


    陆芳芳和应舒兰不是天天见,那也是一周见几次——女儿心气高,想去省城工作——这个心思,陆芳芳早早就看出来了。


    还看出来大女儿在省城谈过一个对象。


    成年女儿,有些话不好讲的,陆芳芳知道当成不知道。


    “那也不能要这种垃圾人渣……”应舒兰恨声道。


    “阿兰啊,你想想自己的年龄吧,正是生孩子的好年龄……你嫁过去,先将工作给调动了,要是生个儿子,那就你好我好大家好,要是生了女儿,与前头那个一样带着女儿离婚,不就成了……”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关系,想调去省城,那便是再努力十年也没用。


    应舒兰沉默了。


    “那,安排见见人?”陆芳芳觑着大女儿的脸色,小声道。


    “嗯。”应舒兰觉得可行(努力了三年,也没有考上研究生——那只能另辟蹊径了)。


    “这才对嘛……”陆芳芳笑了,自家大女儿瞧着一点不像二十六岁,还如十八岁那般的鲜嫩水灵——只要不挑剔家庭,那就没人瞧不中……


    ……


    刘傅声是1965年人,那一年父亲下放……母亲抱着他回娘家,转身就再嫁贫民出身的工人,两个姐姐跟奶奶过……


    等父亲平反后,母亲又带着他回到了父亲身边……


    刘傅声整个童年都是寄人篱下过来的,因此他瘦弱苍白的像是营养不良的少年。


    对,单薄的像个少年。


    这般不健康的男人,想生儿子?难哦……


    可能调动自己的工作就行。


    健康鲜活的应舒兰,刘傅声自然是一眼相上,还做了一首诗……


    可刘家父母却出面说先结婚生下刘家孙子再调动工作……


    “算了,那个病鬼……”相反,应舒兰是瞧不上刘傅声。


    “嗯。”陆芳芳也觉得那男人配不上如同刚刚绽放的大女儿,不过还要接着相看其他男人。


    时不待人啊。


    是啊,省城未婚男人,应舒兰够不上;乡镇和县城的未婚男人,应舒兰又看不上。


    相反,应书秋很是顺当——


    毕业后就被银行行长相中,介绍自家亲戚家的孩子给应书秋。


    然后自然而然成了行长嫡系。


    行长调去省城,应书秋拖儿带女的跟上。


    对。应书秋有一对龙凤胎。


    “姐,我给你介绍一个朋友……你试着处一处……”应书秋的朋友,是转业军人,一开始省府工作,接着要下基层当镇长,好瞧不瞧,正正好在自己老家。


    于是吕镇长就过来了解镇上的情况。


    应书秋也知道了吕镇长是个大龄未婚青年——


    “行。”应舒兰着急也没有,反正就生一个孩子,那或早或晚,差不多……越晚医疗条件越好,只要身体健康,便是四十岁生孩子也行。


    应舒兰将更多的心思放在本职工作上……年纪轻轻就已经能带高三班主任了。


    “姐,吕镇长订过三次婚……最后都没成……”应书秋是听说吕镇长有克妻命——


    头一个是村里姑娘,订婚不久上山被毒蛇咬了……后来在部队谈过一个,还没有订婚就被一个高干子给‘强’了,然后跳楼……转业后,也订过一个,莫名失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