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 38 章

作品:《大晋皇后娇宠日常

    柔妃正在佛堂里念经。


    她本是草原女子, 心中自有信奉。


    可晋国信奉这些,那些宫里的女人为了讨他的欢心,自也争先恐后的在宫里建起了佛堂。


    柔妃本不愿随波逐流的, 可她后来有了恒王。


    为了儿子, 柔妃也不得不随起了大流。


    乌嬷嬷正在佛堂外伺候, 看到李瑾进来就对他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李瑾会意,刚要放轻脚步,就听柔妃的声音在里面响起:“小李子什么时候回来呀。”


    李瑾闻言忙道:“回娘娘的话,奴才刚刚回来。”


    乌嬷嬷也连忙推开佛堂的门进去服侍柔妃起身。


    李瑾则仍旧安静的等在佛堂外。


    须臾,佛堂门边又有动静。


    柔妃扶着乌嬷嬷从佛堂里走出来,一面沿着回廊往正殿走,一面问李瑾:“你看王妃气色可好?”


    李瑾恭敬的走在柔妃身前为她引路,边走边道:“奴才看王妃娘娘气色红润极了。奴才过去之前,娘娘还在和五公主和大郡主一起看小太监们打年糕呢。”


    “是吗?”柔妃听说后果然高兴极了,她就转头对乌嬷嬷道:“我还担心恒王走了之后,这孩子无聊。看来她倒挺会找乐子。”


    说话间门,几人就到了正殿。


    柔妃跨过门槛后,就见禾穗进来对她道:“王妃娘娘让李公公带了些吃食和针线进来孝敬您。奴婢把那些东西放在暖阁了。”


    “是吗?”柔妃听后又惊又喜的道:“这孩子还知道给我带东西呀, 快拿进来让我看看。”


    禾穗闻言连忙转头出去让小宫女拿东西。


    李瑾仍旧随着柔妃一起往里走, 直到柔妃在上首坐下后, 他方才立在下首,又和柔妃说了些在恒王府看到的趣事。


    柔妃听的津津有味。


    他说话的时候, 禾穗带着小宫女们把几个箱子搬了进来。


    李瑾连忙止住话音。


    乌嬷嬷则扶着柔妃到了箱子前。


    禾穗已经亲自打开了箱子,见柔妃过来, 便让小宫女们搬来桌案,待桌案放好后,她就和小宫女们一起先将吃食放在了桌案上。


    王元元命人带进来的吃食, 有些是她自己做的,有些膳房和海生做的,都是些这个季节常有的吃食。


    这些吃食虽然平常,可难得的是心意。


    柔妃让禾穗小心的存放这些东西,可不能放坏了。


    禾穗见柔妃一副十分珍惜的模样,连忙笑着应了。


    小宫女们将吃食收起来后,又把王元元让带进来的各色针线拿了出来。


    这些衣服和鞋袜都是王府针线房做的,款式倒也很精致。


    李瑾见柔妃对其中一个青色的抹额爱不释手的时候,就笑着道:“这抹额是王妃娘娘亲手做的,原就差个锁边了,只是娘娘后来怀孕了,太医和嬷嬷们都不许娘娘再动针线了。这锁边就由娘娘身边的姑娘代替做了。”


    柔妃闻言就笑着道:“太医说的对,有孕的时候做针线对孩子不好。不过怪道我看这针线十分的喜欢,原来竟是那孩子亲手做的。”


    李瑾带进宫里来的这些东西果然让柔妃十分的喜欢,她这一晚上心情都极好。


    第二日是大寒,王元元按照节气饮食,于早上吃了八宝饭和年糕,中午喝了些鸡汤,晚上她实在是吃不动了,就只吃了些素菜。


    五公主和大郡主饮食全都随着她,自也吃了个肚滚腰圆。


    三人过了一个虽然简单但是温馨的大寒后,隔日就是除夕了。


    王元元怀着身孕,五公主和大郡主年龄又小。


    除夕日的一系列事情自然由八福带着奴才们张罗。


    他们用了一早上的时间门把府内各处的春联都贴好了。


    待到半上午的时候,那些个有头有脸的管事太监和嬷嬷就要过来给王元元磕头。


    王元元借口有孕在身没有出去,只让金嬷嬷和百梅拿了东西出去赏赐他们。


    可那些管事太监和嬷嬷们还是跪在地上,想着正厅所在的地方,磕了几个响头。


    晋国都的规矩是晚上过年。


    所以中午的时候,王元元和五公主她们只是简单的用了些吃食。


    晚上的时候,她们方才用了丰盛的一餐。


    晚间门的除夕宴是严格按照宫廷规矩制作的,除了基础的鸡鸭鱼肉外还有屠苏酒、各色凉菜、砂锅和各色面店。


    王元元和五公主以及大郡主自然吃不完这么多,她们吃完饭后,便让百梅把那没动过的菜分给宫人们吃。


    百梅笑眯眯的带着小宫女们过来拾捡。


    百梨和金嬷嬷等人仍旧在内房伺候。


    王元元听说除夕晚上府里会放烟火,原本也想跟着去看一看的。


    可是齐嬷嬷却说外面烟花声音大,担心吓到肚子里的孩子,不让她过去。


    王元元只好让百梅她们领着五公主和大郡主过去了。


    她自己则在正厅里远远的看着。


    看到天上那五颜六色的烟火后,王元元闭上眼睛许了个愿望。


    希望我的家人幸福安康,希望我能平安顺利的产下孩子。


    与此同时,在顺德侯府


    云老夫人也在对着佛堂里供奉的观世音菩萨许愿。


    “请菩萨保佑我的外孙女平安产下孩儿。”云老夫人一脸虔诚的叩拜着。


    除夕过后的接下来两三天,王元元能明显感受到府里的气氛喜悦了一些。


    她随着五公主和大郡主在外散步的时候,遇到的小宫女和小太监们都是喜笑颜开的。


    她知道这是宫里的规矩,在宫里伺候主子,奴才们是务必不能耷拉着眼睛的。


    她们必须要流露出一副喜悦的模样,让主子们看着也喜欢,可也不能高兴的太过表面,让人看了觉得有些轻浮。


    宫里许多妃子们喜欢比来比去的,她们最喜欢比的就是谁身边的宫女打扮的最利落,规矩最好。


    若是哪位妃子的宫女被人比下去了,那这妃子接下来半年都是旁人嘲笑的对象。


    所以在皇宫里,不仅做宫女难,做主子也难。


    思虑间门,王元元已经随着五公主和大郡主来到了菜圃旁。


    她这菜圃的土地一共被分成五垄,每垄种的蔬菜都不一样,分别是萝卜、香菜、韭菜、菠菜和大白菜。


    其中萝卜和大白菜长的慢些,但香菜、韭菜和菠菜已长成绿油油的一片了。


    小太监过来告诉她们,约莫再过个十几日,这几色菜就可以采摘了。


    “到时候可以拿韭菜和香菜包饺子吃。”王元元说着说着觉得自己的口水都要留下来了。


    “那母妃到时候我可以过来亲手摘菜吗?”大郡主眨巴着圆圆的眼睛,可爱兮兮的问她。


    她现在对动手做事情十分的感兴趣。


    “当然可以,不过要找个暖和的时候。”王元元笑眯眯的道。


    五公主算了算时间门,觉得自己那时候应当还在这恒王府待着,便也高兴的眯了眯眼睛。


    恒王的书信是在正月十五前送到的。


    彼时王元元正站在菜圃外,看里面的五公主和大郡主摘韭菜、香菜等蔬菜。


    齐嬷嬷并不禁止王元元出来走动,相反,她认为所谓的怀孕要静养是指养心,心里不能有杂念。但若要养生还是要多动一动的。


    在齐嬷嬷的鼓励下,王元元的运动量倒比怀孕前多了一些。


    大郡主和五公主蹲在地上,各自伸出手去摘那韭菜和香菜,又将摘好的蔬菜放到了篮子里。


    “这个是给母妃吃的。”大郡主起身后指着一篮子的蔬菜对五公主道。


    五公主见她现在万事都把王元元摆在前面欣慰的笑了起来,她对大郡主道:“那我摘的这篮子菜就留给咱们自己吃。”


    大郡主笑眯眯的点头。


    两人继续吭哧吭哧的在那儿摘蔬菜。


    王元元正在和八福说话。


    八福笑眯眯的站在风口处,对王元元道:“娘娘,王爷写信过来了,送信的太监还在前院等着,您要见一见吗?”


    王元元想了想道:“他吃饭了吗?”


    八福连忙道:“还没见过主子,他哪里敢先吃东西。”


    “那就让他先在前院吃点东西,换身衣服再过来见我吧。”王元元笑着道。


    八福闻言忙说了几句诸如谢主子体恤之类的话。


    王元元扭头看了一眼大郡主和五公主,见她们玩的兴高采烈的,倒也不打扰她们,而是让宫人们看好她们。


    她自己则先回了积英院看信。


    恒王的书信很简单,无非就是些怀孕时可有什么不舒服,有什么想吃的让宫人们去做之类的话。


    让王元元觉得为难的是回信,她要怎么给恒王回信呢。


    王元元想了一会儿想不出来决定晚上再写,反正那送信的太监过两日才会走。


    大郡主和五公主摘完菜后听说王元元先回来了,便自让宫人们提着那些菜篮跟在她们身后往积英院走。


    她们走进院内后,便见春红正站在廊下拿那湿帕巾擦花盆。


    大郡主又起了动手的兴趣,但她还记得自己要做什么,便先进了正厅。


    王元元见她和五公主果真摘了这么多的菜,十分喜悦的夸赞了她们。


    五公主抿唇微笑。


    大郡主则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她现在的性格越来越开朗了。


    此时已是半下午,太阳正越过走廊薄薄的晒在正厅的地砖上。


    王元元见此时阳光虽没有中午那么热烈,却也是一派温暖和煦的感觉,便起身问她们:“要不然我们去廊下做饺子馅吧。”


    五公主和大郡主都喜欢做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事情,王元元一说,她们就笑眯眯的应了。


    百梨连忙出去吩咐宫人们把桌案、炉子和各色食材备好。


    她们出去后,韭菜和香菜都是已经洗好了且切好了的。


    王元元要的红薯粉丝也已经是泡好了的。


    余下面粉也都拿了过来。


    海生原打算自己和面的,哪想到金嬷嬷今日恰好无事,便走到廊下笑着对王元元道:“奴婢年轻时也是做的一手好面食,主子若是不嫌弃的话,就让奴婢来和面吧。”


    “那感情好。”王元元闻言阖掌笑道:“那我就等嬷嬷的饺皮和面皮了。”


    金嬷嬷见王元元同意了,便去小厨房那里洗了洗手,后又拿着面盆,在另一张桌子上和起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