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7章:谢家人的结局

作品:《嫁给前任他师尊

    宛央的回答在他们的预料之中,他们也完全能理解,并且也没有权利强硬地阻止和干涉。


    因为当初,是他们把宛央送到了这里,当时他们便违逆了她的意愿。


    现在,他们不能又在宛央好不容易适应了的时候,又把她带走,让她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适应。


    这对她不公平,也会显得他们太过自私。


    秦彧和林檀香回来了,与儿子儿媳团聚。


    四人就今后的去留问题又展开了一番商讨,让秦淮和兰清笳没想到的是,他们二人竟然打算留在京城,没有跟他们一起离开的意思。


    秦彧笑道:“年纪大了,就有了落叶归根的念头,还有你义父陪着,怎么都不寂寞。”


    秦淮和兰清笳观他们的神色,见他们不像是在开玩笑的样子,便打消了继续劝的想法。


    这既然是他们自己的意愿,那就尊重他们便是。


    而且相较于千灵山来说,京城的条件自然要好许多,他们年纪大了,也的确不适合到处奔波。


    而他们自己的去留问题,他们也选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他们也打算继续就这个问题与宛央好好谈谈。


    他们找了机会,再次与宛央重提此事,并且告诉她。


    “祖父祖母都会继续留在这里,如果你当真不想离开京城的话,也可以继续留下。”


    宛央立马抓住兰清笳的手,可怜兮兮地问,那眼神里满是不舍,“你们一定要去吗?就不能留下来吗?”


    兰清笳的心顿时软得一塌糊涂,“你哥哥来信说,他会一直待在那里,不大可能会离开那里,到京城来。


    我们既亏欠了你,也亏欠了他,我们不能厚此薄彼,所以,我和你爹商量了一个法子。


    我们先留在京城陪你半年,半年后,我们再前往千灵山,去陪你哥哥半年。


    若你到时候愿意与我们一道去,那自然再好不过,之后你若还是想回京城的话,我们也还是会继续陪你一起回来。这个主意,你觉得如何?”


    这便是他们商量出来的折中之法。


    两个孩子,他们都有亏欠,都要弥补。


    不能因为沐白稍微大一些,他们就理所应当地撇下他,这对他不公平。


    两个孩子若是不愿意将就的话,那就只能他们去将就了。


    宛央和自己娘亲的目光对上,娘亲看她的眼神充满了尊重,娘亲是真的在平等认真地与自己商量这件事,这让宛央心里原本那股子委屈一下冲淡了,


    她也开始认真地思考起这件事来。


    爹爹娘亲只能陪着自己半年,她自然是不满足的。


    她只盼着他们能陪自己一整年才好。


    但是,娘亲说得对,他们不能光陪自己,不陪哥哥,哥哥也会想爹爹娘亲的。


    而且,祖父祖母不会离开京城,爹爹娘亲不在的时候,自己也不会没人陪。


    还有元恺哥哥,他也在。


    这么一想,那分开的半年时间似乎也没那么难熬了。


    宛央终于松了口,“那好吧。”


    秦淮和兰清笳听到她这话,两人俱是齐齐松了口气。


    但宛央又不放心地道:“不过,你们可要说到做到,不能再骗我!”


    宛央一脸控诉地望着他们,顿时让他们又多了一股负罪感。


    两人俱是一脸郑重地道:“这次我们一定说到做到,绝不会食言。”


    “如果我们食言了,你以后就再也不理我们!”


    宛央从鼻子里发出一声重重的哼声。


    “看在你们这次这么真诚的份儿上,我就勉强相信你们一回吧。”


    解决了这件事,两人都觉得心中大石落了地,整个人都轻松不少。


    至于沐白那边,他们倒是不用担心,只需要去信将这件事告诉他便是。


    既然承诺了要陪她半年,他们便会说到做到,淮南王府也开始派人重新打理一番,到时候便准备把宛央接出府去住。


    原本让宛央和爹娘都住进皇宫,是因为谢家之事未了,他们夫妇二人对外也是被下大狱的状态,自然不能让人知道他们的家人其实还好好的。


    现在,谢家之事解决了,自然就不需要再遮着掩着,他们就能光明正大地住到自己家里。


    就在他们派人翻修王府的时候,有关谢家的处置也下来了。


    谢立新和谢北弦,以及参与此案的重要人员都被判了死刑,秋后问斩。


    谢家的其他无辜家眷则是被流放,世代不可入仕。


    值得一提的是谢天瑞祖孙的结局。


    熙元帝果然没有取他们的性命,而是格外开恩,赏赐了他一座府邸,将他们祖孙三人安置其中。


    谢天瑞更是被允许进国子监,与大家一起念书。


    这份恩典,对他们来说简直如天上掉馅儿饼一样,堪称不可思议。


    而云帆在先前的大战中立下功劳,皇上给他安排了一个在五城兵马司的官职,他已去上任。


    秦淮和兰清笳得知此事之后,一番琢磨,便也明白了皇上会这么做的用意。


    谢家造反之时,已经将谢天瑞的身份宣扬得人尽皆知,熙元帝要做个仁厚的明君,就必然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


    而最主要的原因是,从兰清笳的口中,熙元帝知道谢天瑞在这件事中是不知情的,他并没有参与其中。


    也正是因此,才让熙元帝真正地做出决定,放他一马。


    若谢天瑞做了如谢北弦一般行径之事,那熙元帝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他。


    熙元帝虽然不杀他,但也不会当真心大到放他自由,让他有任何做大的机会。


    他将谢天瑞安置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便是为了能看住他,让他没有任何可以生出异心的机会。


    若他一旦有半分异心,那熙元帝也不会对他手下留情。


    熙元帝的这一番决定,让他在百姓中拥有了宽厚仁德的美誉。


    至于有关他出身上的污点,也没人再敢议论。


    而且,百姓们真正看到的,也不是皇上的出身如何,而是这个皇上登基之后,给他们带来的一切。


    自从熙元帝登基之后,励精图治,让利于百姓,让他们的生活有了莫大的改善,在百姓的眼里,他就是明君,就值得他们拥护和爱戴。


    ——内容来自【咪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