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仙中魔7 问霄山宗有九峰,除了主……

作品:《快穿界不相信眼泪

    问霄山宗有九峰, 除了主峰昆元,另有八座,本是分别以八卦命名:乾、巽、坎、艮、坤、震、离、兑。


    最初设计的是很好的,可是却偏偏有人要“搞特殊”······


    修道之事, 逆天的行径, 自然不是人人都有那个造化能成正果、能真的踏足登云梯, 问霄山宗的老掌门(也就是奕淼师叔的亲爹)、宋集云的师祖,在陨落归于天地前, 指派大弟子萧瑾为解任掌门, 其他七个徒弟和亲生儿子则各守一峰, 护卫宗门延绵不绝。


    前六个师叔和关系户奕淼没什么说的, 执掌兑元峰的小师叔却十足神秘,不仅嫌弃兑元峰的名字做了更改,连他自己本人都神神秘秘, 且门内各大事务、任何场合, 都是从不现身的。


    最关键的是,掌门萧瑾明明是个量窄严苛的人, 偏偏对他却容让得很。


    如今的兑元峰,被门内弟子们不伦不类地称为第九峰,而这位横挑竖捡的第九峰的峰主,亲传弟子们好歹还能有个“小师叔”的称呼能用,轮到内门普通弟子和外门的弟子, 却只能管他叫九长老···将不伦不类贯彻到底了。


    不过, 这位“九长老”还有个更广为人知的称号——


    问霄山宗以外的人们往往称呼他为,剑圣。


    事实上,这位神秘至极的九长老、小师叔,就连宋集云这个问霄首徒都没有见过他的面, 外界的人,就更是可想而知了,都没有见过他的面,又谈何知道他的身手和本领?


    但剑圣之名就这么流传了出去,没有任何一个人有意见。天下剑修,无不尊他为圣,俯首拜服······


    飘渺宗立派开山的飘渺剑、千机阁阁主独门的风雨剑、还有十八楼弟子所修的干阳剑,以及,宋集云的拂星剑,都是这位“剑圣”所创。


    问霄山宗、第九峰,峰顶有一座竹楼,楼高九层,楼内暗无天日、刀光剑影。


    这竹楼本是剑圣的修炼之处,他有一把剑,说是剑实在牵强,不过是木头和铁片随意绑一绑得来的,剑曰无名——每每兴起,剑圣就会在楼内舞剑,招招不一样,剑剑有玄机。这些兴之所至而产生的剑意,就留在了楼里。


    长此以往,千奇百怪的剑意在楼内横冲直撞,渐渐的,就连剑圣本人都无法再在竹楼里长久地起居了。


    而唯有得到剑圣首肯、幸运至极的有缘人,才能够获准入竹楼,领悟一道剑意,习得一套剑法。


    和剑圣在边陲小镇同饮了一壶酒的飘渺宗掌门在竹楼第一层学会了缥缈剑,赠剑圣千机梨花针的千机阁阁主在竹楼的第四层领悟了风雨剑,身为剑圣故人家眷的十八楼大长老,则在第五层被一道精纯的剑意击中受伤,后来便创出了干阳剑。


    就连老掌门的师傅,剑圣的师祖,也是仗着这层层的师徒关系才走了个后门,得以入楼内,在第八层时,机缘巧合融合了两道剑意,创出问霄剑——如今门内人人所习的便是了。


    竹楼里的剑意,一层险过一层,其实老师祖能登至第八层,已经是当时代的佼佼者了。师祖出来后好奇地问他的这个小徒孙,“第九层的剑,是什么样子的呢?”


    剑圣耸耸肩,“谁知道呢。”


    问霄山宗所有的弟子都是剑修,后来,所有的弟子一旦学有所成,第一件事,就是去闯竹楼。


    ——问霄剑出自第八层,还融合了两道剑意,一道圆融一道险峻,又经过不少后来者的领悟与改良,当世似乎已经没有更好的剑了,所以和其他想要学剑领会精纯剑意的人不同,他们闯竹楼的目的其实只在于历练。


    在于和楼内的无数剑意对招、搏斗、实战,受伤、濒死、险象环生,然后爬起来再进。


    一开始,才一进第一层的门几乎就要被逼出来,后来能在里头待一炷香了、然后能上到二层了、能爬到三层了······


    只要有剑圣、有竹楼,问霄山的剑,就永远是最强的剑。


    问霄山宗,就永远是灵犀第一修仙大宗,所向披靡,生生不息。


    可是,第九层的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不论过去了多久,这个问题也仍然萦绕在山上山下所有人的心头,直到——


    直到当时还不是长老的紫晏长老下山办事,领上山来了一个十九岁的小少女。


    小少女天赋逼人,半年即筑基,还没有学过问霄剑法,就已经拥有了入竹楼的资格。


    一向挑剔的掌门萧瑾收她为亲传,她虽入门比众人晚,却一跃,成为了所有弟子的大师姐。


    紫晏长老赐她碧波剑,将她领到了第九峰。


    站在竹楼前,少女宋集云歪了歪脑袋,紫晏长老拍拍她的肩膀,“虽然现在你还不会剑,连第一层都进不了,但希望你有一天能登至第九层,为天下人解惑。”


    宋集云顿感责任深重,想了想,斟酌着道:“我虽还没有亲身试过,但御剑飞行的口诀和方法,学宫是已经教过的了。”


    ?


    小少女很客气地向紫晏点点头,“既然如此,我姑且试试吧。”


    ???


    紫晏长老大脑宕机,还没来得及追问你等等、你试试什么,青衣的小少女已经晃晃悠悠地踩上了碧波剑,有了自己的御剑初体验。


    她歪歪扭扭地升到了竹楼的第九层,中途有两三回都差点儿摔下来,还有一回没控制住急升急降,仿佛在做过山车,然后——她一头撞进了窗户······


    ——是啊,爬楼嘛,未必一定要从第一层开始爬···是吧?


    宋集云撞进了经年累月不见光的竹楼,黑漆漆什么也没看见,就跌进了一个男人的怀里。


    “第九层的剑是什么样子呢?”


    原来剑圣说不知道,就是真的不知道,因为第九层根本就没有任何飞来飞去横冲直撞的剑意,第九层是剑圣的卧房······


    于是正在午睡的剑圣,被从天而降的小师侄砸了个七荤八素。


    问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剑圣哈哈大笑。太师祖登上第八层,用了整整十日,宋集云登上山上山下所有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第九层,只用了片刻,


    可是有人在笑,宋集云却并找不到人在哪里,是谁在笑。


    竹楼里头的黑,是最最极致的黑,比永夜还要彻底,宋集云问,“师叔为何不点灯?弟子什么也看不到。”


    剑圣打了个哈欠,说“那你就先学着看到。”


    宋集云这孩子估计是有点儿一根筋的,紫晏让她上第九层,走不了门她就走窗户,剑圣让她学着看见,师长有令,她就乖乖地席地坐下,盘起腿来打坐修炼,也许是沧海片刻,也许是许久过后,如萤火之光可以忽略不计的、属于筑基境的可怜神识,渐渐壮大,渐渐由点星而成银河,她能“看见”了。


    能看见比萤火之光稍亮一些的自己,也能看见太阳一般亮成一团的小师叔——已是筑基得悟。


    集云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行礼,“多谢小师叔指点,弟子也该下楼了。”


    耀眼的光团剑圣叹了一声“有意思”,懒洋洋坐起了身,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里捡出了自己的铁片无名剑,“第九层的剑,我已有了,你来看——”


    这一剑,连绵不绝却又如蜻蜓点水,是这天地间第一次的:星河鹭起。


    ······


    地动山摇天崩地裂间,集云站都站不太住了,眼前的白衣青年却仍然四平八稳。


    青麒麟蔫头耷脑,宋集云两手背后十分乖巧···试探着道:“小师叔?”


    白衣青年潦草地点了点头,从袖中甩出一物,飞身踩在了上头——这回连铁片都不是了,只是一截瘦瘦巴巴的枯树枝。


    剑圣御树枝远去,“秘境要塌了,还不快走?回去我再拾掇你。”


    集云这才回过神来,当下也顾不上多想,刚要祭出般般剑,忽然神思一动,快速地跑到了旁边的梧桐树下,赤惑石中,果然有一个通体红色的大鸟蛋,还一闪一闪地亮着微光。


    集云抱起来就上了般般剑,冲出瀑布一看,秘境已经四处都是坍塌和裂缝了。


    千钧一发,集云连忙不敢再耽误,好在灵枢已枯,秘境再也难以为继,连封闭都做不到,集云随意选了一个裂缝直冲过去,离开了此间。


    秘境便是一个世界,时间、空间,都和外界不同,所以从同一个地方进入的问霄弟子却会被随机投到秘境中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地方离开秘境,却又会回到同一个地方,汇合。


    (也是为什么,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师叔,也有一定的几率和集云落到一个地方,察觉了空间中残留的都天灭煞阵的波动,以及集云的灵力轨迹。)


    ——秘境外头,奕淼和众问霄弟子都正焦急地等待着。


    集云在冲出秘境前的最后一刻将那颗红蛋收进了自己的芥子袋,两手空空地与众人打了照面。


    奕淼师叔将她翻过来倒过去地前后看了看,这才放下心来,不免责备道:“你这孩子素来靠谱,这次是怎么回事,你都知道第一时间通知其他人撤出秘境,自己怎么耽误了这么久?你知不知道再迟一刻,你就永远也出不来了?秘境坍塌,万物化为齑粉。”


    理由还不是一抓一大把?集云连忙露出愧疚的神色,信口道:“弟子鲁莽,让师叔担忧了···弟子是怕还有师弟师妹被困住,所以抓紧时间四处探查了一番,见没人了才出来的。”


    众弟子闻言都露出了感动的神色,一双双星星眼看着集云。


    集云安抚地与众师弟师妹点了点头,又道:“对了,四师叔——刚刚在秘境中,弟子还遇到了小师叔,小师叔一向在竹楼闭关,没听说过他也来了离墟秘境啊,师叔可知道是怎么回事?”


    奕淼挑挑眉,“他也来了?嗐,闭关不闭关的,他从来随心所欲,也没人管他,也没人知道他在鼓捣什么——不出人意料,他也就不是谢景澄了。”


    摆了摆手,显然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谁知听了他的话的师侄却是花容失色,一把抓住了奕淼的手臂,大惊道:“四师叔说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