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易与多兰

作品:《乐园:头号玩家

    和其他无极村的孩子一样,易也憧憬那些锦衣玉带的剑客,以刀剑之名,行侠义之举,化为诗词歌赋流传于世。


    他也是从小在为此努力奋斗的。


    许多本村的武者都经常来往,而常客们都知道店家有个勤奋刻苦的儿子易。


    他每天的晨练是与母亲闻花舞剑,每天的晚课是与父亲挑烛背诗。


    所幸易的天赋倒也没有辜负他的努力。


    在十一岁的那年,便成功的拜入无极派掌门祜戎大师的门下。


    往后四年,不敢有半分懈怠。


    无论是挥剑、打坐还是念诗,只要是师父交代过的每一件功课,易不仅做比同样身为学徒的同龄人要勤奋,甚至比绝大多数前辈还要用心。


    现在,他已经能够精确地挥舞出无极剑道中的每一个招式,以最标准的形式迅速进入冥想状态,背下藏经阁中大部分的诗词歌赋。


    可即便如此,即便他如此努力,现在却陷入了简直可以说是令人绝望的瓶颈。


    祜戎大师看出了易困顿,所以特意安排他跟随多兰大师学习。


    初闻这个消息的易可是激动坏了。


    他的父母同样也是村里的铸剑师,正因此才更能体会到多兰大师之名的分量。


    早早的就在约定的地点等候着了。


    然而直到几个小时以后,多兰大师的身影才出现在了易的视野之内。


    看着眼前向自己跑来的大师,让他不由想想起了泥沼蟹争夺配偶时的样子。


    这么想当然是有些失礼,但考虑到大师如今的年纪,从某种意义上应该算是一种称赞。


    毕竟泥沼蟹在争夺配偶时可是很勇猛的。


    易咳嗽了一声,收起杂念,以持剑之礼朝老锻匠微微欠身,对方却边跑边喘,红光满面地向他摇了摇手。


    “来啦来啦!不好意思,老夫睡过啦,迟到了一小会儿。”


    易瞄了一眼正午的艳阳,多兰说的也没错,他确实是迟到了一小会儿——也不过就是一个上午而已。


    可能这就是大师的时间观念吧。


    “万物之根,时也,晨露晨至,暮霭暮临,方有日月繁星”


    易微微皱眉,暗戳戳的表达了一下不满。


    “嗯?”


    多兰大师端起水壶,欲饮又止。


    “啥?”


    “《法义集》的开篇,您没听过吗?”


    易有些不敢相信地反问道,跟着强调一句。


    “这可是布希的诗”


    多兰搓了搓自己花白的络腮胡,愣了一下。


    “谁?”


    “……”


    易彻底的无语了。


    感情自己刚刚是在对牛弹琴。


    布希大师应该算是艾欧尼亚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易在学会把亲戚的辈分都认明白之前,就已经学会了这首《山间夕照》了。


    就算没听过刚才那段教育别人守时的名句,怎么也应该听过他的名字才对。


    易看着前不修边幅、大大咧咧的壮硕老人,心中不是很确定的想道。


    多兰大师该不会是一个文盲吧?


    虽然有些难以置信,但受无极派所尊敬之际的多兰大师还真是一个文盲。


    别说是艾欧尼亚的诗词歌赋了,他到现在连日常的用字都没办法认全。


    这多少与无极村氛围有些格格不入了。


    要知道,在无极派的教学课程中,除了剑术、冥想以外,就要数诗词最为重要了。


    在门派的藏书阁中,不知道珍藏了多少知名诗人的手稿。


    平日里师兄弟们研习剑术时,都会伴随着几句诗词,好像不这么做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无极剑士一样。


    掌门人更是一代诗词大家。


    事实上,多兰大师并不是无极村的人,甚至他连艾欧尼亚人都不是。


    对于过往,多兰大师也很少提起。


    村子里的人只知道他来自一个名为弗雷尔卓德的冰寒之地,那惊为天人的锻造技艺也是从某个伟大的存在身上学来的。


    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多兰才流落到艾欧尼亚,并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打响了自己锻造大师的名号。


    再然后,多兰受到了如今的无极派掌门祜戎大师的邀请,便在无极村定居了下来,从此只为无极派打造兵刃。


    “……别在意”


    易不知道该如何向一个文盲表述布希诗人的伟大,整理一下心情后,说起了正事。


    “师父说今天的修行很重要,叮嘱我一切都听您安排”


    “修行?”


    多兰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上下看了易一眼,仿佛明白了什么一样。


    “原来他跟你说这是修行?难怪你会来得这么早哟”


    易突然觉得这多兰大师有点不靠谱。


    连布希都不认识,那对于无极之道的奥义,多兰到底能教他点什么。


    但来都已经来的,而且又是师傅的命令,易只能露出有些敷衍的笑容。


    “所以,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大师?”


    “对老夫来说,时间肯定够了,至于你……”


    多兰收好水壶,转身看了一眼来时的路,一条通向无极村的羊肠小道。


    这个动作让易看到了多兰背在肩上的东西,那是一只崭新的竹篓,蒙着厚实的塔羚皮,论尺寸和样式,应该是远行用的行囊。


    “你也不过就练了两季的剑而已,才遇上点小小挫折,又何必如此心急呢?”


    季是一个时间单位,代表着四季的轮回,相当于一年的时间。


    这对于大多数的无极学徒而言,只是他们剑士生涯的开始罢了。


    但易不可能不心急,因为他遇上的可不是什么“小小挫折”,而是关系到他还能不能继续修习无极之道的大大问题。


    为了耐住性子,他用力捏了捏手里的剑鞘,这个是师兄们所分享的经验,此时此刻好像不怎么管用。


    “大师……我练剑,已经有整整四季了呀。”


    易长叹了口气,更正道。


    “哦哟,对哦,你已经十五岁了啊……”


    多兰故作惊讶地捏了捏易的胳膊。


    “练了四季,嗯,难怪这么结实,平日没少挥剑吧?”


    易不禁露出了一丝苦涩的浅笑。


    “一天差不多四千次吧。”


    “一天四千?你这是想当铁匠吧?”


    一天挥剑四千次虽说是有点多,但反复练习基本技巧正是无极之道的教义之一。


    “根基不牢,无以为枝”


    多兰大师不可能连这个都不知道吧?


    易正欲解释,多兰却将背上的蒙皮竹篓卸下,硬塞给了他。


    “那正好,你劲儿大,帮老夫背一会儿”


    “……”


    易再次叹了口气,也只能背起竹篓。


    这时,多兰大师停下了前进脚步,易有些不解,绕过大师宽厚的肩膀向前看去,清澈的眼眸中倒映出了四个陌生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