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艰难的生活就是…

作品:《我的前夫二娃

    因为下雨,这一天赶集的人很少,卖菜的人少,买菜的人也少。


    从早上九点的时候赶到菜市场,摆好菜摊,熬到下午差不多两点钟的时候,还剩一点白菜卖不出去,只得收了,带着两个娃回家。


    到家里一清点,忙活大半天,仅卖了六块多钱,想着儿子一包奶粉得要二十多块钱,照这样下去,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再撑了;


    何况还要买蜂窝煤生火做饭,一个月要用一百个,也得花十四五块钱;


    眼看去年收回来的谷子所剩也不多了,我们娘仨最多还能撑一个月;


    家里今年虽然接了电灯,不用买煤油点灯,但一个月也要给一块多钱的电费;


    平时洗衣服用的肥皂洗衣粉,还有油盐之类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


    偶尔间,我们母子三人一个伤风感冒的,还得买点药。


    在今天看来,这些加在一起也不多,大不了一两百块钱,根本不值一提。


    可在那时,全都我一个女人扛着,确实很艰难。


    思虑再三以后,我只能将儿子的奶粉给断了,用之前喂女儿的办法,采用米浆喂养,这就省下了一大笔开支。


    坚持了一段时间,儿子可以喝稀饭了,我便每天给他熬稀饭,并在熬的同时,稍稍给放一点盐或者是切得细细的菜叶子。


    每一次儿子都吃得很香,还每次都会吃上满满一碗。


    或许也就是总喝稀饭的原因,导致儿子八个月了,还吃不了米饭,一吃就卡。


    为了让儿子慢慢适应吃米饭,我把稀饭的量给减了,让他在饿了的情况下学会吃米饭。


    总的来说,还算好,在我的逼迫下,儿子终于能吃米饭了。


    也就在这一个夏天,牛二娃的父母家那边发生了一些事。


    第一件事就是,牛老三捎信回来说小唐娃儿被埋在了矿洞里,留下了他们孤儿寡母的娘俩,煤老板给以的赔偿金还没有敲定下来,她那老婆婆就在想方设法的赶她走,如今她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希望娘家这边父母以及哥哥兄弟给些帮助;


    第二件事,牛秀娃儿家在她老公的一个远房亲戚的帮助下,于X市附近一个偏僻山村买了一幢农房和一些土地,在那安了家;与此同时,牛秀娃儿为了讨好那的当地人,将牛老六介绍到那一户姓李的人家。相对来说,这算一件喜事。不过这事后来因为牛秀娃儿跟这李家人之间发生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翻,也就黄了。


    第三件事就是,牛二娃打从家里出去,就没去城里好好干活,而是去了他父母家里。没有我的管束,牛二娃在他父母家里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伙着牛老四和牛老五,又跟人打架,还给赔了钱。


    原本就没有钱的牛二娃这下更穷了,连回家的路费钱都没有,就一直困在那。直到后来,他父母家的蚕茧卖了,领到一点钱,老头子悄悄塞了十块钱给他,他才得以有路费去了城里。


    在城里干了几天活,挣了点钱。


    本想借此机会回家看看婆娘娃儿的,没想到被钟良一阵忽悠,把身上的钱全部借走了。


    结果这钟良一下消失了,钱没要回来,自己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就更别说回家看婆娘娃儿了。


    当然这些事都没有人告诉我,直到后来牛二娃说漏了嘴,才被我套出来,到了那时,也没有再提起的意义了。


    又在城里呆了些时日,到了中秋节过后,眼看田里谷子都黄了,才不得不揣着仅剩的一百块钱回来。


    想着他这出去了四个多月才回来,不管咋样也应该挣到钱了。没想到这回来了只有一百块钱!


    本首发站点为:


    面对牛二娃递给我的一百块钱,打他走了以后的这四个月里,往日的种种艰难画面在脑海里一一闪过,我的心完全沉到了谷底,其中的愤怒不言而喻。


    愤怒冲昏了我的头脑,一心逞强,想着不求他,不靠他,我也能养活我们母子三人。


    竟然傻乎乎地没有要牛二娃的那一百块钱。


    可这不争气的牛二娃,后来竟然自己一个人花光了那一百块钱。


    秋收以后,种完麦子,牛二娃又走了。


    这一走又是两个多月,既没回来看望过,也没有捎钱回来过。


    修房子欠下的外债,这两年来,不仅没有还上一分钱,反而一年比一年欠得多。


    一到冬下,家里催债的以及公粮、农业税的催收人员,那是走了一拨又来一拨。


    无奈家里一贫如洗,实在拿不出来钱还债。


    田地里收回来的粮食,卖了一部分买小麦种子和肥料,得留一部分作为一家人的口粮。


    私人的外债,可以通融一下,可国家的公粮和农业税,是无论如何也躲不过去的。


    我带着俩娃每天面对着一群凶神恶煞一般的催收人员,在我家进进出出,在他们的威胁恐吓之下,我无奈地将家里的口粮卖了交农业税,才把这些瘟神给送走。


    家里是安静了,可我们娘仨来年又会饿肚子了。


    唉······这艰难的生活真就是一地鸡毛啊!


    牛二娃是我们全家的希望,就盼着他能好好干活,多挣些钱回来。


    希望很美好,现实却很打脸。


    接下来家里发生的一件大事,让我对牛二娃的怨恨又深了许多。


    在农历十月底的时候,牛二娃曾托人捎了一个口信回来,说他在王家沟农场附近的一个工地上承包了工程,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挣一大笔钱回来,让我只管带好俩个娃就行。


    我带着俩娃在家里,心心念念盼着他早点挣着钱回来。


    谁知道,到了冬月底,都没见牛二娃回来,更别说是钱了。


    ,。


    也就是在这时,儿子突然间生病了。


    一开始发现儿子有点拉肚子,给他简单吃了点药,没啥效果。


    隔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儿子的病情有些严重了,他拉肚子的同时,还会大哭不止。


    我一下慌了神,把他带到街上一个擅长儿科的医疗室去看病。


    医疗室的医生查看了儿子的情况,然后面色沉重地告诉我:“这娃太小了,我这里不能输液,只能给你开点药回去,若是吃了还没有效果的话,你就赶紧去大医院吧!我这里有开水,你可以先给他吃一次,再回去。”


    医生给开了一些药,我就着他那的开水,给儿子吃了一次药。


    回到家里,儿子没有再拉肚子,吃了一点稀饭,安静地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