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第 600 章 灵泉空间

作品:《穿成崽崽后被大佬追着喂饭[慢穿]

    瓜裂了。


    就用指甲这么轻轻掐了一下, 直接裂开了一条缝。


    赵勇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这瓜客人可没说要啊!现在裂开了,要是不买怎么办。


    那大妈却很欢喜, 看着裂开的缝隙里露出的通红瓜瓤,喜气洋洋朝自家儿子儿媳还有小孙女招手。


    “快来看,我挑的瓜,熟得多好, 一掐就裂开了。”


    儿子儿媳连声夸赞,小孙女则迫不及待地说:“奶奶, 我想吃这个西瓜。”


    “好, 好, 奶奶给你掰一块儿。”大妈跟景风说:“景老板, 这瓜我要了, 你先给我秤一下。”


    赵勇立刻去窝棚里找出一杆秤, 之前的游客上山的时候, 有自己摸到瓜田这里要买瓜的,所以他特意备了一杆秤。


    秤完给客人看了一眼,大妈点点头, 表示这个数记住了,他们还要买别的瓜, 就没急着结账。


    大妈把那个西瓜顺着裂口掰开,脸上的笑止不住, 这瓜是真好,闻着就清甜, 皮也薄得很,用手掰开了,给大家都分一分。


    能一起出来旅游是缘分, 大家相处得蛮愉快的,中午还吃了周大妈家的西瓜和葡萄,这一个西瓜,他们也不吝啬。


    其他人一人接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西瓜,要么在瓜地旁边,要么干脆在瓜地里,捧着就啃,吃得嘴边一圈都是鲜红的西瓜汁。


    睡了一觉起来,又爬了一会儿山,中午吃的都消化了。


    这一个瓜十好几个人分,分不到多大的一块儿,除了周大妈以外的其他两家,干脆一家买个西瓜,大家分一分,吃个过瘾。


    当场选瓜,就让那大妈选,也要用指甲能掐开的,他们想自己试一试掐开西瓜。


    景风抱手站着,看他们选,他的瓜品质好,这样的瓜很容易选到。


    景年看得眼馋,拉着景风衣角,仰起小脑袋:“舅舅,我也想吃西瓜。”


    景风:“上午不是才吃过。”


    景年:“可是这是下午呀。”


    景风:“……”


    景年抱着舅舅大腿撒娇哀求:“吃一个吧,就吃一个,哥哥也想吃哒,对吧哥哥。”


    宗廷默默点头,景风没好气道:“什么哥哥想吃,你想吃就是阿廷想吃。”


    说是这么说,他还是下地挑了个稍微小点儿的西瓜。


    赵勇忙道:“我这有刀。”


    他刚也跟客人们说了,他们偏说那样掰着吃的,更有味道。


    赵勇不理解,掰的一块一块的,吃的时候糊一脸,这叫啥味道?


    景风知道小外甥就是眼馋人家掰西瓜吃,把赵勇的刀要来,切了一半给他,让他和他老婆吃,剩下的掰成三块儿,跟两个崽崽一人一块。


    一群人蹲在瓜田旁瓜地里吃西瓜,不知道哪个促狭的来了一句:“咱们这真像猪八戒吃西瓜啊!”


    “咳咳。”景风险些被西瓜呛住,其他人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可不是嘛,分完一个瓜,还想再吃下一个,吃完下一个,又开一个。


    景年抬起一张被西瓜汁染红了一半的脸,懵懂地问:“舅舅,什么是猪八戒吃西瓜?猪八戒不是陪师父去取经吗?”


    这还是景风小时候书本上的课文呢,小外甥只看过动画片西游记,自然不知道。


    “是一个故事,讲有一回唐僧他们师徒……”宗廷接过话,跟景年讲起来,景年听得津津有味。


    景风听他简单讲完,几乎没有错漏,很多他记不清的细节宗廷都讲出来了。


    他很惊讶:“阿廷,你怎么知道这个故事?谁跟你讲的?”


    宗廷说:“我在书上看的。”


    景风:“书?什么书?”他有给两个崽崽买这种书吗?


    “是外婆拿给我的,箱子里的书,很旧,外婆说随便看。”宗廷顿了顿,继续道:“有舅舅的名字。”


    他的名字?景风明白了,一定是他以前的课本。


    他妈没怎么读过书,对书本特别爱惜,他和他姐的课本都保存得特别好。


    “给你买的书都看完了吗?”景风不由问,否则宗廷为什么会找他的课本看。


    宗廷点头,不光给他买的书看完了,年宝的故事书、图画书他都看完了。


    景风懊恼道:“我没注意,明……后天舅舅带你和年宝去县里买书。”


    这段时间太忙了,年宝得对着拼音读故事,一本故事书翻来覆去看很多遍,疏忽了宗廷的学习速度。


    宗廷抿了抿唇,他在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挣钱呢?要是他有钱,就可以自己买书,还能给年宝买他最喜欢的冰激淋吃。


    吃完了瓜,景风带崽崽们去山泉旁洗手洗脸,游客们热热闹闹跟着,做什么都觉得有意思。


    他们捧起清凉的山泉水,有人直接喝了两口,不似冰水刺激肠胃,又比常温水清凉,十分舒畅。


    有爱好喝茶的就说,这水质也太好了,早知道带个水壶过来,装两壶水回去烧开泡茶,一定很香。


    立刻有人接话说,不光水好,空气也好,她儿子鼻炎很严重,早上来的路上还在不停打喷嚏流鼻涕,结果在这玩了一整天,状态越来越好了,说鼻子也不塞了。


    显然,所有人都对这里的环境十分满意,再次来游玩的意愿也很强烈。


    在瓜田耗了一两个小时,大家才各自挑好西瓜,每家都买了好几个,不光自己吃,还打算送亲戚朋友品尝。


    他们明天才走,景风问他们是不是要现在摘,如果现在不摘,可以明天走之前再摘。


    可能觉得留在瓜藤上能保鲜,所有人都选择明天走之前再摘,但每人都先抱了一个秤好的瓜下山,也不嫌重。


    晚上周大妈一家跟另外几家一起吃饭,其实景风给他们发了邀请,他们觉得老白吃人家的不好意思,就借口说跟其他游客约好了,婉拒了景风的邀约。


    景家这几天都在忙麦子,好不容易收割完,还要打麦和磨面粉,用的都是村里磨坊的老旧机器。


    景风下定决心,等明年,明年他肯定要搞个小型收割机。


    主要是新麦太好吃了,想来稻米也不会差,以后还要搞农家乐,只种这么点儿可不够,到时候恐怕还得跟村里再租地。


    到时候再继续靠人力收割,得累成什么样。


    中午吃了面,晚上吃鱼肉馄饨,下午现磨的一点儿面粉擀的皮。


    鱼是前两天景风从鱼塘里捞起来养在自家缸里的,晚上不想吃米,想吃点儿好消化的,庄红娟就让他把两条大鱼给宰了收拾干净。


    鱼肉剔下来,一部分做成肉馅儿,一部分上好的鱼肉片留作备用。


    皮擀得薄薄的,举起来几乎能透光,全家一起上手包馄饨。


    别看景年小,他可不是新手,以前跟着妈妈、外婆包过饺子和包子呢,只是馄饨皮要更薄一些。


    宗廷倒是头一回包,景年很久没有给哥哥当过小老师了,兴冲冲把凳子拉得离宗廷更近一点儿,捏着宗廷的手教他。


    很快,宗廷就学得有模有样,包得又快又好。


    庄红娟、景云这样的熟手更不用多说,手一捏就是一个,要不了三秒。


    一口气包里几百个,把所有配好的馅都包完,这才停手。


    反正全家都能吃,小馄饨又不顶肚子,吃不完的可以冻起来,早上给两个崽崽下一碗当早餐也很美。


    馄炖底汤是鱼骨头和鱼头熬的,里头还滚了嫩鱼片,再把煮熟的鱼肉馄饨捞进去。


    那滋味,只能说是鲜上加鲜。


    具体多好吃很难形容,全家都吃撑了,他们三大两小五个人,吃了几百个馄饨,汤也喝光了。


    “太好吃了。”景年腆着小肚子,吃饱了的猫崽一般,舔着嘴巴意犹未尽。


    与此同时,也有人发出跟他同样的呼声:“太好吃了。”


    这人叨了一筷子鱼肉进嘴里,叹着气道:“钟大叔,我们算是知道你为啥不跟我们去村里的鱼塘了,人家真的是,贵有贵的道理。”


    游客里喜欢钓鱼的已经钓了一天了,都有收获,晚上又选了一家农家乐把鱼拿给这家女主人加工。


    小一点儿的鱼做成炸小鱼吃,裹一层面粉,炸至肉香骨酥,鱼刺都酥脆得能直接嚼碎。


    好些人喜欢吃这个,喝酒的人尤其喜欢,这是一道上好的下酒菜。


    大鱼做了一个麻辣口的水煮鱼,剩下的还在水桶里养着,看是明天做了吃还是带回去。


    钟大爷也钓了两条鱼,都挺大的,提出一条做了给大家伙儿一起尝尝,剩下的带回家。


    他这条鱼做的糖醋鱼,考虑到孩子们吃不了太辣,做个甜口的鱼吃。


    其他几家都很好奇,这鱼到底有什么特殊的,钓鱼那么贵就算了,钓上来的鱼竟然还得花钱另买。


    等饭菜上桌,大家热热闹闹开席,给孩子们夹一点儿剔了鱼刺的鱼肉,小朋友们一吃,纷纷嚷嚷起来:


    “妈妈,我还要吃。”


    “我不吃这个肉,我要吃刚才那个,那个鱼肉好吃。”


    “爸爸给我夹,我要吃鱼!”


    别管平时爱不爱吃鱼,这会儿通通爱吃了。


    家长们好奇了,这鱼有什么特别的,他们那水煮鱼也好吃啊,鱼肉片特别鲜嫩,比他们在有些饭店里吃得都好吃。


    结果一尝那糖醋鱼,顿时明白了。


    鲜嫩跟鲜嫩中间,还隔着老远的距离。


    这鱼怎么能这么好吃呢?一点儿鱼腥气都没有,肉质无比细嫩,但又不会过于软烂,里头的鱼肉好像自带一股清甜,外面的鱼皮过油炸过,带着点儿焦香,裹着糖醋汁,一口下去,绝了。


    一条挺大的糖醋鱼,最快被吃光,孩子们闹着还要吃,大人们意犹未尽地看着连鱼头和骨头都被夹走嗦干净的空盘子。


    跟万美佳关系不错的那个一脸恍然地问:“难道你们中午吃的,都是这种美味?”


    万美佳又忍不住咽口水,狂点头,无比真诚地说:“我在减孕期长的肉,然后中午没忍住,吃了两大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