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第 280 章

作品:《穿成崽崽后被大佬追着喂饭[慢穿]

    不管陆景堂心中有多少野望, 现在只能憋着。


    陆蓉拿了那三个鸡子出去,准备给景年煮糖水鸡蛋。


    别看她不过八/九岁的年纪,三四岁起就跟着母亲婶娘在灶头间转悠, 若是不论味道, 她一个人操持一顿饭也是没问题的, 更别说煮个糖水蛋。


    不过糖水蛋糖水蛋, 光有蛋可不够。


    陆家尚未分家,陆满仓平素不管事, 陆刘氏便是一家子的大家长。


    除了田地里的收益,陆家三房,无论哪房挣了钱, 得了什么好东西, 除非是儿媳妇娘家特意给的,否则都得交到公中,一家人一起花用。


    若三房一起出力,兄弟互相帮持,这般倒也不错。


    可陆家情况不同, 大房的陆文元, 二房的陆文仲,兄弟俩都在种地,土里刨食,稍微有点儿空闲, 还得去镇上县城打短工卖力气, 挣几个辛苦钱。


    这些钱若是攒着,家里房子早盖起来了, 偏家里供了两个读书人。


    三房的陆文达和他长子, 景年这一辈儿的陆家大郎陆文贤, 父子俩都在读书。


    家里但凡有点儿什么好东西,大都拿来给读书人进补了,其他人稍微能分润一些,便算不错。


    因此陆蓉去找陆刘氏要饴糖来给景年煮糖水鸡蛋,最终只要来拇指大的两小块儿饴糖,只能撅着嘴回来。


    “我看见阿奶柜子里,还有这么多饴糖。”


    陆蓉两手展开,比了个海碗大的圆,她嘴撅得老高:“就给我这么两块,哪有甜味儿,还不如给年哥儿吃了,煮两个清水蛋。”


    她过年时候,吃过饴糖,淡淡的甜,含在嘴里,能甜好一会儿。


    但是饴糖甜度不够,往锅里一丢,半锅水一混,那点儿甜味估计都尝不出来了。


    景年听见阿姐提到他,咬着手指,奶声道:“年哥儿,吃。”


    他也不晓得姐姐要给他吃什么,不过家里条件就这样,一家子节衣缩食的供着两个读书人,大人都有吃不饱饭的时候,更别说他这么小的孩子。


    每餐分饭,他这般小娃儿,顶多只能分小半碗清汤寡水的糙米粥或者其他食物,勉强肚子不饿。


    不过这样清汤寡水的饭食,根本不顶饿,吃下去没多久肚子就会叫。


    有时候当爹妈的,看不得孩子受饿,就把自己的饭分给他们。


    可谁家没几个娃,这个分一个那个分一口,轮到自己就得挨饿。


    他们还得干活,饿着肚子干活,指不定哪天人就倒下了。


    所以只能偶尔给孩子分口吃的,一家子这么多孩子,从上到下,包括陆景堂,现下肚子都是空荡荡的,急等着食物下肚,安慰安慰大唱空城计的肚子。


    景年人小,一听说吃,嘴巴也张开了,小雀儿一般,“啊啊”朝姐姐叫:“年哥儿吃!”


    陆蓉没忍住,手里仅有的两块饴糖,塞了一块到崽崽嘴里。


    小嘴接了食物,一下子牢牢合上了。


    陆蓉忙不迭地叮嘱:“年哥儿,可别咬,含着,慢慢吃,晓得不?”


    景年点点头,他其实很聪明的,好多话他都明白,就是说不出来。


    那饴糖虽小,但景年嘴巴也小,包着糖块儿,吮着糖汁儿,美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陆景堂一阵心疼,大梦一场,那段经历实在太长了,他还在慢慢吸收其中的内容。


    再回看现今,有种恍惚感。


    所以现在他们一家,还在饿着肚子,他家小五郎,平常连个糖块儿都吃不着。


    陆蓉看崽崽吃得香甜,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她把剩下一小块饴糖递给陆刘氏:“娘,你给年哥儿收着,我去给他煮蛋。”


    “阿……阿姐……”


    景年嘴里含着糖块儿,口齿不清地喊。


    陆蓉止住动作:“年哥儿唤我?”


    景年小手把母亲手里的糖块往陆蓉面前推:“吃,阿姐吃。”


    陆蓉愣住了:“给我?”


    崽崽小脑袋用力点了点,细细短短的手指指了指自己鼓囊囊的嘴巴,含糊着表达:“年哥儿吃。”


    又指指阿娘手里的:“阿姐吃。”


    陆蓉感动得眼泪差点儿出来了:“阿姐不吃,都给年哥儿吃。”


    “吃!”小奶音斩钉截铁,还颇有几分气势。


    陆蓉哪舍得吃他的糖,她们家小五郎这次吃了苦头,险些把命丢了,合该好好补补。


    她不吃,崽崽不干,就盯着她。


    陆蓉见状,逗他:“这个给阿姐吃,那阿兄吃什么?”


    崽崽一下子呆住了,他傻傻地看了看陆蓉,又去看陆景堂,再看陆蓉。


    然后突然抓过陆景堂的手,来回翻看了几遍,似乎试图从他手里,再找出一个糖块儿来。


    陆景堂哭笑不得,捏捏崽崽小爪子,温声道:“阿兄不吃,阿兄不爱吃糖。”


    景年没有搭理他,这么甜甜的好吃的,怎么会不爱吃呢?他所有东西都爱吃!


    小家伙儿没有犹豫太久,手指伸进嘴里,把还没化完的糖块儿抠了出来:“吃,阿兄吃。”


    这回轮到陆景堂震惊了,他是真没想到,年哥儿嘴里的糖都舍得给他吃。


    这么好的弟弟,梦里竟然……竟然……


    “阿兄不吃。”


    陆景堂握着崽崽的手,把糖给他喂回去:“阿兄以后会给年哥儿买许多糖。”


    向来乖软的崽崽这回却固执得很,坚持要兄姐也吃糖。


    最后陆杨氏发话,剩下的那块儿糖再分成两半,两个孩子一人一半。


    陆景堂不欠这一口甜,他将自己分到的半块糖递给母亲:“阿娘吃。”


    “阿娘不吃。”陆杨氏笑眯眯的,她看见几个孩子相亲相爱,心里便欢喜。


    “阿娘等往后,我二郎长大了,挣钱了,给阿娘买糖吃。”


    陆景堂闻言,没有再坚持,他将那小小的半块糖放入嘴里,看见阿娘笑得比她自己吃了糖还甜。


    不用等他长大,他很快就会想办法弄到钱。


    那场梦里,他遇到的很多读书人,不屑谈钱,谁若在意那些阿堵物,必被唾弃满身铜臭。


    可陆景堂是从底层一步步爬上去的,他最清楚,若是没钱,连饭都吃不起,再讲什么读书人的清高,才是傻话。


    陆家不养闲人,尤其是家里的女人,就没个歇着的时候。


    陆蓉嘴里的糖块儿还没含化,便听见陆刘氏在外头叫她,让她别躲懒。


    要不是景年刚遭了难晕着,陆杨氏也不能在屋里守着他,早就该去干活了。


    即便在孩子病床跟前坐着,她手上也没停。


    陆蓉连忙兜着几个鸡蛋往外跑:“五郎,阿姐去给你煮蛋吃。”


    陆景堂摸了摸弟弟打着卷的额发:“阿娘,我出去一会儿。”


    听这话音,不像是要下地,陆杨氏忙问:“去哪儿?”


    陆景堂犹豫片刻,说了实话:“我去山上看看。”


    “别走远了,刚下过雨,山路湿滑,当心摔了。”


    陆杨氏没有阻止,她长子已经十一二岁,过个两年,都能说亲了。


    在乡下,这就是半个大人,村后的山,那是经常去的,只要别走得太深,家里人都不担心。


    陆景堂点点头,起身要走,衣摆却被坠住了。


    低头一看,一只小爪子把他衣摆抓得紧紧的,亏得陆杨氏是个干净人,方才已经给年哥儿擦过手,否则这会儿糖渍全糊陆景堂衣服上。


    “年哥儿,你松开阿兄的衣裳。”


    崽崽手撑在床铺上,就身一滚,一头撞到陆景堂腿上,抱着他大腿不放:“阿兄,抱。”


    陆景堂:“阿兄有事,回来再抱可好?”


    景年摇摇头,扒拉着陆景堂的衣服,往他身上爬:“阿兄,抱,年哥儿去。”


    陆景堂怕他摔了,慌忙把崽抱起来,无奈地看着目标达成,一脸甜笑的小家伙儿。


    “阿娘……”


    “来,年哥儿,阿娘抱。”陆杨氏好笑道:“年哥儿是要同阿兄一起呢。”


    她哄着幺儿:“阿兄有事哩,抱不了年哥儿,年哥儿乖,咱们在家,一会儿阿姐给煮鸡蛋吃。”


    哄了几句,景年乖乖松开手,大眼睛里满是不舍,巴巴地看着陆景堂,看得他差点儿心软了。


    “快走快走。”陆杨氏让他赶紧离开,往常倒也没觉着五郎这般黏二郎,萍娘和蓉娘带他带的多,他跟姐姐们更亲。


    陆景堂刚走,陆刘氏进来,见着景年醒了,过来亲热了一会儿。


    她偏心三房,是因为陆文达既是幼子,又会读书有出息。


    可那么多孙子外孙里头,唯独年哥儿生得,跟观音座下童子一般,俊得不像话。


    这么好看的小娃娃,陆刘氏也稀罕。


    不过这个稀罕,是对比出来的,若是跟她宝贝大孙子陆景贤相比,又什么都不是了。


    “五郎既已醒了,你带他出去走动走动,别老关在屋子里。”陆刘氏逗完小孙孙,同陆杨氏说。


    陆杨氏低头应了一声,晓得婆婆这话的意思是催她出去干活。


    她是万不敢再放年哥儿一个人,便找了布带,要将景年捆在自己身上。


    景年一看见阿娘拿出这带子,整个人往后缩,摆着小手:“不、不要,年哥儿不要!”


    崽崽可怜巴巴地看着母亲:“不捆年哥儿。”


    陆杨氏犹豫了一下,又把布带放了回去。


    这布带是用许多碎布条接出来的,到处都是绳头,为了孩子不掉下去,得捆紧一些。


    年哥儿皮肉嫩,捆上一会儿,就哭得不行,衣服一脱,白嫩嫩的小身子上都是青紫的印子。


    陆杨氏也不愿意这么捆着孩子,可她实在不放心,只能再三叮嘱:“年哥儿要跟着阿娘,不能同别人走,家里其他人也不行,晓得吗?”


    崽崽眨巴眨巴大眼睛:“阿兄?”


    “阿兄可以。”


    “阿姐?”


    “阿兄阿姐阿爹都可以。”


    崽崽摇了摇小脑袋:“阿爹不可以,年哥儿,不要阿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