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第 137 章

作品:《穿成崽崽后被大佬追着喂饭[慢穿]

    一路上, 刘双梅都魂不守舍。


    刚进家门,她就一头往卧室扎去。


    罗爱英追在后面喊了两声:“妈!妈?你干啥去?”


    “我、我休息一会儿,头疼……头疼得厉害……”刘双梅语气虚弱无力, 好像真得很难受。


    罗爱英悻悻停下脚步, 她婆婆自来是个勤快人, 在家从不闲着, 搬来京市之后,因为没了自己的床, 白天哪怕累了,也是在椅子上坐坐, 不会到卧室里躺着。


    现在这个情况,恐怕真是哪里难受。


    罗爱英顺手抄起烧水壶出去打水, 嘴里不满地嘟囔:“疼的真是时候,这么多活扔着,指望谁呢!”


    郭悦悦一听,立刻背过身, 轻手轻脚地往卧室里跑。


    罗爱英没注意到她, 一边干活一边嘴里咕咕叨叨地抱怨, 正在码蜂窝煤的郭老头实在听不下去了, 起身拍了拍手,闷声道:“有啥活你放着,我来做。”


    罗爱英一噎,而后心头火气, 阴阳怪气地说:“您说得轻巧,我没回来的时候,这些活也没见您做。哦,我给你们老郭家当牛做马的, 连话都不让说了?骡子还能叫两声呢,我连骡子都不如了是吧?”


    郭老头讷于口舌,不擅与人争辩,三两句话就让儿媳妇怼的面目涨红,说不出话来。


    以往这个时候,刘双梅一定会出来打个圆场,可这回屋里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旧房子隔音差,两人在院子里的争吵,屋里听得一清二楚,可现在刘双梅满心满脑,都被别的事情塞满,完全顾不上其他。


    她进了卧室之后,直奔里间。


    郭家的卧室是一间房子改成的两间,外面住郭家父子,里间住的是罗爱英和郭悦悦母女俩。


    因为房间不够住,只能让夫妻俩分床。


    刘双梅和丈夫没有自己的卧室和床铺,他们从老家带来的东西,衣物这类的,都放在客厅的储物箱里,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就放在里间卧室里。


    刘双梅进去后,趴在地上,在床底下摸了半天,终于搬出来一个鞋盒大小的木匣子。


    木匣子上有一个暗扣,刘双梅掰了几下,打开了有些生锈的锁扣。


    掀开盖子,最上面放着她和郭老头的一些证件,结婚证、以前的工作证等等,还有一些钱票,坏掉的手表之类的零碎物件。


    拿开这些东西,下面是几个本子,有记录亲朋通讯方式、地址的,还有之前人情往来走礼的账簿。


    把这些本子都拿起来,最下面是一本书页已经发黄的高中课本。


    刘双梅顿了顿,动作很轻地把课本拿起来,翻开书封,扉页右下角,是字迹娟秀的三个字:郭慧雯。


    刘双梅盯着这三个字,愣愣地看了一会儿,然后把书往后翻,翻出夹在书页中间的几张信纸。


    时间过去太久,薄薄的信纸已经受潮发黄,上面的蓝墨水字迹,也变得有些模糊。


    坐在床上,刘双梅将信纸摊开,最里面夹着一张照片。


    那是一张全家福,大约二十年前照的,坐在最中间的是她公公,那会儿老爷子还没过世。


    她和丈夫分别站在公公两侧,丈夫身边是才十几岁的儿子郭爱民,她身侧站着大女儿郭慧娟,身前半蹲着的漂亮小姑娘,是她的小女儿郭慧雯。


    照片里的郭慧雯年纪尚幼,因为天生卷发,哪怕扎紧紧的两个麻花辫,辫尾也是翘着的。


    但这个小姑娘长得漂亮,眉眼秀丽,一双杏眼清澈如水,这样独特的辫子,反而为小姑娘增添了几分俏皮。


    刘双梅不由回想起那个同样卷发的男孩儿,他似乎要生得更好看些,眉眼五官,无一不精致。


    但仔细想想,他的眼型,跟她小女儿是一般的杏眼,只是更大一些,脸型嘴巴,却有些像她早逝的婆婆,她曾经见过那位的照片,是个十足的美人。


    难怪第一次见面,她就觉得那孩子十分面善。


    可是……可是怎么可能呢……


    一方面觉得自己在胡思乱想,一方面又忍不住去对比去回忆。


    她几乎抖着手,翻看着那几页信纸,手忙脚乱好一会儿,终于找到了需要的那页。


    娟秀的字迹印入眼帘,刘双梅心脏跳得过快,快到产生了一种抽痛的感觉。


    ——


    妈妈:


    展信佳!


    许久未联系,您和爸爸的身体还好吗?哥哥姐姐……


    ……


    有一件事,我思虑良久,觉得应该告诉你们,我结婚了。


    我的丈夫名叫方林,他是一个勤劳朴实,心地善良却又不失原则的男人。


    方林对我很好,我跟他在一起,觉得很幸福,我们会共同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


    从此以后,我在远方,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再不是孤身一人。


    另,我与方林商量后,决定收/养同村的一个女孩,当作我们的女儿。


    这个孩子的妈妈,曾经给过方林很多帮助,我与她短暂相处过,是位十分优秀的女同志,可惜囿于疾病,难以自立。


    目前,孩子的妈妈因病过世,女孩儿孤身一人,无依无靠。


    我与方林结婚,一致同意收/养这个孩子,我们为她重新取了一个名字,叫方锦绣,方林的方,锦绣前程的锦绣,我们希望,这个孩子未来,会有锦绣前程。


    妈妈,请不要为女儿担心,这一切选择,都是我自己决定的。


    我的丈夫和孩子,都是很好的人,我会学着做一位好妻子,好妈妈,也会成为绣儿的好姐姐……


    ……


    泪水模糊了刘双梅的眼睛,一滴眼泪落下,砸在信纸上,将最后的署名打湿。


    刘双梅连忙用手指擦了擦,却又不敢用力,担心揉破了信纸。


    她抹了抹泪,将信纸放到一侧,满心彷徨,不知如何是好。


    这封信曾经在家里掀起轩然大波,因为小女儿自作主张地在乡下结了婚,甚至还要收/养一个来历不明的孩子,家里人都极不赞同。


    刘双梅至今还记得儿媳妇罗爱英当时说的那些话,她说:“小妹也真是傻!孩子有妈没爸?什么恩这么大,连人家娃都要管,指不定就是那个乡下汉子的私生子,小妹嫁过去,就是个活王八,进门当后妈,替人家养娃呢!”


    刘双梅差点儿气晕过去,因为当年下乡时的一些事,小女儿跟家里闹得很僵,走了很久才跟家里联络上,后来寄的信也不多。


    这封信寄来后,公公大发雷霆,说如果她嫁在乡下,以后就别联系了,当郭家没有这个女儿。


    后来自然是写了信过去的,但是却没有收到回信,似乎已经表明了态度。


    那段时间,小女儿成了家里不能提的禁忌,一提公公就要大发雷霆。


    丈夫孝顺,担心老人气坏身体,对女儿也多有抱怨,夜里曾经跟她说,这孩子不识好歹,当初要是听他们的,嫁到冯家去,不知道多享福。


    再闹心也是亲闺女,一直不联系,刘双梅实在放心不下。


    于是,她偷偷给闺女写信,两人又联系上了。


    有一次,她和丈夫要去参加一个亲人的葬礼,恰好那个地方离小女儿下乡的地方不远。


    刘双梅找了半天时间,偷偷跑到县城里,去见女儿。


    但是没想到,女儿竟然把收、养的那个女孩儿也带来了。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那个孩子竟然已经这么大了。


    刘双梅心里不舒服,想到儿媳妇的话,心里越发膈应,对那个孩子也没个好脸色。


    那个小姑娘可能是家庭原因,很会看人脸色,见她不高兴,就一个人到一边等着,让她们母女俩说话。


    当年匆匆一面,刘双梅并没有上心,所以才没有第一时间想起来。


    可方锦绣当时已经不小了,五官轮廓已经有了大致形状,长大后也只是张开了,变得更漂亮,底子却没有多大变化。


    听到那个名字后,所有相关的记忆就像串在一起的珠串,接二连三的被牵扯出来。


    之后,她和女儿偶有联系。


    最后一封信,女儿说她好像怀孕了,不太确定,还没敢告诉别人,只写信告诉了妈妈。


    可是那封信被发现了,公公暴跳如雷,他活着的时候,一直是家里的大家长,丈夫郭仁在他的威压下,性格软闷,一句反驳的话都不会跟父母说。


    公公强迫她们断了联系,儿媳妇又趁机拿当初下乡的事说嘴,说因为得罪了冯家,爱民才被耽误了,在厂里一直升不了。


    那段时间公公身体已经不太好了,他动用所有关系,给大孙子铺路。


    再有几分运气,半年后郭爱民就被调到了京市总厂。


    再再后来,公公去世,她和丈夫想念孙子孙女,便一起来了京市。


    这么多年过去,刘双梅不是没想过她早已失去联系的小女儿,想着她是不是已经跟那个乡下男人,生了几个孩子。


    是不是背着孩子种地插秧,是不是在吃苦,会不会想念家人,怨恨她这个胆怯的妈妈。


    当年被发现的那封信,已经被撕掉了。


    刘双梅坐在那里算时间,如果当时小女儿真的怀孕了,那个孩子也生下来了,按照时间粗略计算,那个孩子,今年应该有八岁了。


    八岁……


    八岁了……


    她的眼前,再一次浮现卷发男孩儿的样子,他笑的时候翘起的嘴角,受惊时瞪圆的眼睛,撒娇时软甜的嗓音。


    那是一个会让任何人心软的孩子,那个孩子,有可能是她的外孙?


    不。


    刘双梅下意识摇了摇头,不会的,怎么会呢?


    那是大老板家的孩子,听说是在国外长大,出行坐小汽车,踩着小皮鞋,顿顿都能吃肉,昂贵的点心随手送人。


    那是大老板一家子的掌中宝,她的孙儿,却是个生在乡下长在地里的农村土娃。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2-02-16 03:14:22~2022-02-17 04:04: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卷绢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haimi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