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偶遇辛弃疾!

作品:《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抬眼看去,楼高足足有四层。


    在大宋,很少有超过三层的建筑。就这个楼层,已经压过望海楼了。


    整个酒楼占地巨大,只是外面正门就开了两个。


    缓步进入内部,顿时一种干净、整洁让人一阵赏心悦目。


    几根石柱雕刻着古今诗词,四周墙壁装饰着诸多名家字画。


    若不是一道道摄人心脾的菜香,还真不像是进了酒楼,反倒像是进了一座装扮典雅的深宅大院。


    一楼客人上座率超过七成。


    从食客装束来看,几乎都是有些钱财的,没有穷苦百姓。


    想想也对,开封城内数一数二的酒楼,那消费可不是穷苦人能承受的起。


    估计那些外人口中的穷棒子,也就只有在门口看看的份。


    上到二楼,环境更是清新素雅。


    巨大的空旷区域被屏风隔成一个个雅间。


    屏风上也是清一色的名家诗词,山水字画。


    “就这吧!”


    赵旉寻了个没人的雅间,一屁股坐下。


    刚刚坐下,伺候在二楼的伙计立马小跑着凑了过来:“客官,您想吃点什么,小的随时招呼着!”


    “伙计,这样,把你们这拿手好菜给我做上四个,再烫一壶好酒。”


    “客官请稍等,小的这就给您去办!”


    还以为正在饭口,食客又多,自己点的这四道菜得好一会呢。


    结果等了也就半柱香不到,四道热菜已经上齐。


    除了一条大鲤鱼,其他三道菜也是色香味俱全。


    这种美食就是平时在皇宫里也舍不得吃。


    今天算是解馋了。


    好半天,四道菜被一扫而空,一壶好酒也被喝了个底朝天。


    “幼安那,我们大老远的从京东西路来开封,是为了让你开拓眼界,可不是铺张浪费。”


    “你一个人点了三道菜,如今还剩下这些,且不可剩下,赶快吃掉!”


    就当赵旉准备结账走人,忽然一旁雅间传来一个年迈声音。


    “幼安?”


    “京东西路?”


    听口音倒像是那边的人。


    赵旉起身离开雅间,好奇的瞥了眼对面雅间。


    放下酒钱,赵旉随着伙计一同来到楼梯口时忽然停住,压低声音指着刚才那雅间:


    “伙计,我问你,那雅间里坐着的老者可姓辛?”


    伙计也被问的一愣,面露难色道:


    “客官,这个小的可不清楚。我们怎敢问人家姓名,不过他们倒是眼生。”


    伙计回答的倒也没错,赵旉也不想为难人家。


    想离开,却又不想走,最后径直奔向雅间。


    “你是何人?”


    见到陌生人闯进来,老者明显多了几丝防备。


    毕竟是在开封,不是自己家那一亩三分地,防人之心不可无。


    进了雅间赵旉才发现,听声音是个老者,其实看年岁也就在五十几岁上下。


    “老丈,在下并无恶意,敢问您贵姓啊?”


    贵姓?


    老者更加好奇,有心保密,可见赵旉面相也不像是坏人。


    犹豫片刻,老者也抱拳回应:“小郎君,免贵姓辛!”


    辛……


    这下,更加坚定了赵旉内心判断。


    再看向老者时,心里顿时多了几分敬佩,连看向一旁那十岁孩童也不知不觉间多了几分暖意。


    “敢问您可是辛赞,济南知府?”


    啊?


    你、你……


    老者瞬间傻眼,满是不可思议的呆立原地。


    “小郎君,您因何识得在下?恕在下眼拙,我们好像从未见过啊?”


    “哈哈!”


    确认了对方就是辛赞,赵旉总算是把心放下,反客为主的坐在老者身旁。


    “辛知府,听闻您一年前任期到了便此去官职归乡,如今在开封相见真乃三生有幸啊!”


    说完,不给辛赞任何反应时间,赵旉伸手摸了摸一旁男童:“辛知府,想必这就是您的孙儿辛弃疾吧?”


    这下辛赞彻底如木雕泥塑一般。


    他倒不认为赵旉是坏人,关键是对方到底是什么身份,怎么对自己的情况了如指掌?


    “小郎君,您到底是何人?此番邂逅有何用意?”


    “辛知府,在下曾在京东西路见过您。此番有幸于开封相遇,实乃巧合,绝无半点恶意。”


    为了让对方安心,赵旉想了想,把自己包装成了原本在金国统治下的中原人。


    几番客气,辛赞也多少卸下了防备。


    “小郎君,在下确实于去年春卸任知府一职。本来朝廷另有委任,可在下独子早丧,只剩下这一个孙儿幼安。”


    “若一直忙于公事,怕耽误了孙儿前程,故而便在家乡颐养天年了。”


    原来如此。


    赵旉无比慈爱的低头看着一旁只顾吃喝的辛弃疾:“你叫辛弃疾吧?这开封城可好玩?”


    “好玩的很,这酒楼、棋馆应有尽有,岂是济南府可比!”


    “哈哈!”


    辛弃疾声音尖锐,完全一副孩童嗓音。


    见到生人也不怕,一双大眼灵动无比。


    赵旉越看越喜欢,不禁抛下辛赞,只低头观察辛弃疾:


    “你爷爷是知府,掌管一府军民两事,你以后可愿像爷爷一样?”


    问出这句话,辛弃疾忽然停止了咀嚼,无比郑重的望着赵旉:“我想像宗泽那般!”


    宗泽……


    这倒是让赵旉没有想到,一个小孩子竟然会说出这样的回答。


    顿时就清楚了,这一定是辛赞教的。


    果然,见赵旉看向自己,辛赞面露羞愧:


    “某平日里便多有教导,这孙儿最喜宗泽,故而便多与他说起老帅之事!”


    赵旉当然明白是辛赞教的。


    辛弃疾日后能成为爱国将领,也离不开辛赞从小的殷殷教导。


    想了想,赵旉从腰间解下玉佩递给辛弃疾。


    “辛弃疾,你我一见如故。这玉佩你便收着,等你过了弱冠之年可到开封寻我。”


    也不管辛弃疾愿不愿意,赵旉强行把玉佩塞给对方,随即起身冲着辛赞抱拳。


    “辛知府,你这孙儿日后可不简单啊!好好教导,必成我大宋栋梁!”


    “望您保重身体,他日待辛弃疾弱冠以后,在下还望与您把酒言欢!”


    整个过程,赵旉都没再给辛赞说话的机会。


    直到离开许久,辛赞才从惊讶中解脱出来。


    疑惑的盯着赵旉离去方向,整个人诧异无比。


    自己明明跟孙子在这吃的好好的,咋就突然闯进来一个人,还对自己孙儿如此看重?


    “爷爷您看,这玉佩好漂亮!”


    被孙子提醒,辛赞这才想起那块玉佩。


    “这……这……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