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宋钦宗回朝

作品:《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大庆殿内。


    文武百官云集。


    赵旉身着大红龙袍,腰杆笔直的坐在龙椅上。双目微微低垂,等待着侍卫将金国使者带入大殿。


    这一次比以往哪次都要郑重。


    使者也是一身正装,目不斜视的迈着稳健步伐一步步缓缓进入大殿。


    :大宋官家陛下,臣奉大金国皇帝圣旨,特来大宋下达议和国书!


    接过内侍转呈上的国书,不用看也知道里面的内容。


    赵旉直接把国书放下:“这些繁琐礼节就免了,朕问你,我大宋宗室可已尽数放还?”


    “回官家陛下,大宋剩余两千四百余人,近些年已经有数百人病死。”


    “如今剩余一千五百七十七人,均在濮阳城内。只要两国把柄修百年之好,我金国大军自会退回真定府。”


    好!


    赵旉喜上眉梢,一种说不出的畅快。再看这使者时,也感觉舒服了许多。


    “既然如此,你可立即返回濮阳。明日朕便派遣使者到濮阳,与你大金签订议和国书!”


    使者离开。


    接下来还有许多事要做。


    首先要先选定入金营签订国书的人选。


    还要打扫皇宫。


    毕竟皇宫巨大无比,赵旉平时活动的地方也只是很小很小的一块区域。


    以后那一千五百多宗室要回来,住的地方要解决。


    最重要的就是前线部队。


    议和可不是随随便便签订个国书就完了,涉及到许多城池的接收,还有地方官吏的派遣。


    选派使者人选的事落在赵鼎身上。


    赵旉立即写下三封密信,分别派人送到刘锜、韩世忠以及岳飞手上。


    这次接收的土地比较多。


    金国想要议和,不付出些代价怎么行?


    中路,他们要退到真定府,完全把大名府以南让给大宋。


    西路,他们要退到太原府,将河东路一半的土地让给大宋。


    东路,金兵完全把京东西路让给大宋。至于京东东路,双方以沂水,潍水为界限,南北分治。


    血染黄沙。


    曾经大宋宗室一路带血,披着无尽耻辱踏上的离家路,再次出现了归来的身影。


    由禁军护送,一千五百多人在略显苍老的宋钦宗带领下,终于踏着晨光奔向东京汴梁!


    宋钦宗无数次在梦中幻想着能再看一看家乡的一草一木。


    如今,终于实现了。


    曾几何时,这条归家的路既熟悉又无比遥远。


    遥远到只能在梦中才能望见那条十字路口。


    如今,一路上出现在视线中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都变得无比亲切。


    从他们看到身穿大宋装束的官军开始,眼泪便再也没有停止过。


    二十年前,这群人背负着耻辱,向着离家的方向,这一刻,终于结束了。


    开封城外二十里。


    赵旉早早带着文武群臣翘首以盼。


    临时搭建起的成排凉棚里坐满了人。


    许多仆人往来奔走,不断向着凉棚里搬运清水与吃食,供给那些宗室补充给养。


    “陛下,我们、我们终于可以挺起腰杆了!”


    赵鼎声音颤抖,泪眼婆娑。


    闻声,一旁众人纷纷垂泪。


    这些曾经在战场上与金兵死战都不曾畏惧的人,终于在这一刻控制不住泪腺。


    呼……


    赵旉默默的长出了一口气。


    虽然也有开心,但更多的是担忧。


    这些宗室回来,会带来很多困扰。


    首先就是宋钦宗跟他的长子赵谌,目前来说一切相安无事。


    宋钦宗也说过,自己早就没了对皇位的心思,可以后呢?


    至于赵谌,他可是太子。时间久了,会不会动歪心思?那些朝中大臣,会不会也有那种想法?


    犹豫着,赵旉不自觉的把视线投向了另外一侧。


    在那里,是前任太子赵谌的凉棚,跟在他身边也有许多人。


    虽然大多数是随着他一起被释放回来的宗室,但也有一些朝中大臣在周围闲聊。


    自己接回这些人,不过是为了安抚岳飞以及那些忠良而已。


    要真是让宋钦宗这样的人掌权,这大宋迟早会被灭。


    :报,报陛下,太上皇他们距此还有十五里!


    有人提前跑来汇报。


    十五里,用走的估计要很长一段时间。


    若是骑马可就很快了。


    日落黄昏,一队骑兵率先映入眼帘。


    紧随其后的便是一队车马。


    再往后,或是两人骑乘一匹战马,或是一人骑乘一匹战马。


    数千人风尘仆仆缓缓从天际尽头现身。


    “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依次而建的数十个凉棚里闻风而动。


    水碗、点心在桌上摆了一趟一趟。


    赵旉也起身,在群臣簇拥下,笔直的站在凉棚外面。


    “陛下,您看那是……”


    赵鼎、李光虽老迈,眼神却毒辣的很。


    一眼便看到马车中下来的宋钦宗。


    搀扶着一同下车的,还有几个女眷,以及两位年轻貌美的年轻女子。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宋钦宗的妃子,至于两个年轻女子,应该就是公主了。


    随着宋钦宗一家缓缓下车,其他男女也纷纷下马。


    不管心里怎么想,赵旉表面礼仪做的足够。


    大步流星来到宋钦宗面前,大红色龙袍迎风飘摆:“侄儿参见叔叔!”


    一看到大红龙袍,宋钦宗神情无比复杂。


    要不是自己当初误信谗言,要不是自己当初是非不分,这龙袍应该是自己穿才对啊~


    当宋钦宗准备行礼之际,忽然发现面前这官家十分眼熟。


    “咦?”


    宋钦宗咦了一声。


    他认了出来,这不是当初那个以密使身份偷偷进入金国会宁府,还特意看望自己的那个人吗?


    怎么成了官家?


    “你、你不是……”


    一时间,宋钦宗完全忘记了君臣之礼。


    “叔叔,多年了,您还能认出侄儿。”


    拉着宋钦宗一起进入凉棚,立即有人递上水碗以及点心。


    “叔叔,当初侄儿冒死前往金国,实在不敢表露身份。要是让金人听了去,恐怕侄儿就走不掉了!”


    事到如今,宋钦宗当然明白了一切。


    眼神激动的拉住赵旉:“陛下,您还记得当初臣对您说过的话,臣真是受宠若惊啊!”


    赵旉顿时一愣,不明白宋钦宗什么意思。


    可马上就反应过来,他指的应该是当初说自己已经不贪恋皇位,只想着有生之年能回到故土。


    “叔叔,侄儿这些年一直在为能接您回到大宋而奔波。”


    “能在有生之年让我大宋宗室团聚,也不枉那些前线将士一片赤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