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开封,汉人回家的灯塔……

作品:《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回到芝田,天都已经大亮。


    再有两个时辰就要正午了。


    所有人累得嘘嘘带喘,上气不接下气。


    刚回到营地就开始躺下休息。


    一夜没睡,赵旉也是困倦得不行。


    躺下就无法睁眼,直到午膳时间,才被人喊醒。


    “陛下,孙提举好像病了!”


    什么?


    赵旉惊愕的盯着远处脸色通红的孙有道,吓得急忙放下干粮:“孙有道,你怎么样?”


    “陛下,臣、臣可能是染了风寒,不碍事的!”


    还特么不碍事?


    赵旉伸手一摸,脑门滚烫。


    就这温度,起码接近三十九度。


    “不行。”


    赵旉可清楚,在古代,风寒如果不及时救治的话,是会要人命的。


    难道要回去?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巩县那边还没处理好呢,现在就回去岂不是前功尽弃?


    见孙有道强撑着身体,一脸疲惫。


    赵旉咬咬牙,必须得回去了。


    先把孙有道调养好。


    毕竟自己带着这几千人在外面,也成不了什么大事。


    吃过午饭。


    赵旉立即带领全军返回登封。


    毕竟在那里有许多郎中,就算治不好风寒,起码先稳定一下病情。


    起码让人不至于有生命危险。


    登封城内。


    三四个郎中轮流看守治疗。


    整整两天时间,烧才退下去。


    就是这两天,孙有道已经被折磨得面色憔悴,皮肤蜡黄,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孙有道,朕想过了。”


    “吃了午饭,你就带着皇城司的人返回郾城,在那休息几天就回临安吧!”


    回去?


    孙有道攥着拳头,强撑着抓住赵旉手臂:“陛下,臣不能回去,臣要是回去您怎么办?”


    “无需管我,我一个人了无牵挂,说不定能办点大事。”


    “你就不要强撑着了,临安还要有人保护。你带着人回去告诉赵鼎他们,就说朕平安无事!”


    官家心意已决,孙有道也不再纠结。


    毕竟赵旉不是第一次在外面了。


    加上自己身体虚弱,在外面吃不好睡不好的,可别在把小命丢在中原了。


    数千人离开。


    赵旉忽然感觉一阵轻松畅快。


    这下总算是了无牵挂了,可以自由发挥了。


    下一步去哪呢?


    西京洛阳?


    算了吧,那边太过混乱。


    有刘锜、牛皋、李显忠他们,应该问题不大。


    自己去了屁用没有。


    倒不如去开封溜达溜达,说不定还能给金人后方搞点破坏啥的,减轻一下岳飞他们的压力。


    顺便再打听打听战况,朱仙镇到底打没打下来。


    心随意动。


    赵旉以最快速度离开,直接转向开封。


    路途遥远,战马在日夜交替间跑过花开花落。


    开封震人心弦的高大城墙,终于出现在眼前。


    “开封,我又来了!”


    站在开封城下,赵旉感觉自己无比渺小。


    这个历经战火的都城,依旧伟岸如山一般屹立在那里。


    仿佛是汉人心中的灯塔,不论在它脚下的金人如何凶悍,它依旧在这里指引着远方的汉人回家的路。


    第二次来,依旧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好像这里就应该是汉人的地方。


    城门下,金兵盘查得十分严格。


    为了不引起麻烦,赵旉在城外一个集市上将战马以高价卖掉。


    这才躲避开金兵的盘查。


    即便如此,在过城门时也因为是汉人装束,没有留金人的发型而被罚款了三两银子。


    直到进入开封城内,赵旉彻底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富贵迷人眼。


    原本以为临安、扬州等地已经繁华到了极致。


    可如今,这个想法真的要改变了。


    即便陷落多年,即便如今处于战火之中,开封依旧一片繁华。


    街头的叫卖不绝于口。


    一路走上虹桥,周围更是人声鼎沸。


    周围的买卖铺户,一家挨着一家。


    在这里,赵旉终于看到了金国百姓。


    不同的是,这些百姓明显被授予了更高贵的身份。


    甚至可能他们就是金国的贵族。


    一路走下来,赵旉感觉自己眼睛都有些不够用了。


    一条街一条街的小吃。


    一条街一条街的商铺。


    走街串巷的货郎,酒馆的伙计不断吆喝着。


    只看表面,根本不清楚不远的地方,宋金两国正在血战。


    这还只是在外城。


    守在内城的金兵,似乎要多了不少。


    赵旉克制住内心前往皇宫观看的想法,生怕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来。


    “汴梁,等着大宋。”


    “用不了多久,大宋的兵马就会踏平金人的防线~”


    街边,刚好是一家规模不大的酒楼。


    赵旉缓步迈入其中。


    顿时,一道道诧异的眼神扫射过来,不断落在赵旉身上。


    “客官,您里边请~”


    伙计殷勤的凑上来,熟练的指引赵旉坐到靠窗位置。


    “伙计,来壶好酒,再上两个小菜!”


    闻其声,不只是伙计,连带着那些个食客也都不自觉的多看了几眼。


    “小郎君,听你口音,可是淮水之南?”


    许多人带着亲切的眼神。


    他们已经许久没有听到来自临安的声音了。


    赵旉原本一口中原口音,可在临安多年,多少也出现了变化。


    “各位请了~在下从临安来!”


    临安……


    这两个字,仿佛一道晴天霹雳,瞬间闪耀在酒馆大厅。


    “伙计,这位小郎君的酒钱都算在某的身上!”


    角落里,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张着手臂,随即对着赵旉笑了笑。


    “多谢!”


    赵旉起身对着那人施了一礼,随后又冲着伙计喊道:“伙计,今日这酒馆众人的酒钱,都算到在下的身上!”


    钱,对于赵旉来说只是个数字。


    其他人见赵旉年纪轻轻就出手阔绰,又是来自临安。


    不自觉的更多了一份亲切、一份好感。


    酒菜上齐。


    赵旉示意伙计把酒馆里其他人的酒钱算一下,随手丢下一锭沉甸甸的银子。


    没五十两,也差不多少。


    吓得伙计倒吸一口凉气。


    没想到穿着朴素的年轻人,竟然这么多金!


    恢复了平静的酒馆,谈话声再度响起。


    从这些人闲聊中,赵旉甚至听到了有关前线的情报。


    说的最热闹的,就是身后一桌。


    虽然他们刻意压低了声音,赵旉还是清晰的听说金人在朱仙镇进展十分不利。


    完颜宗弼赖以生存的铁浮屠,竟然被岳飞领军攻破了。


    甚至十几万金国大军,处境艰难。


    “你们是不知道,用不了多久,这汴梁可能就重新回归咱大宋了!”


    “到那时,我看那些金狗还怎么猖狂!”


    “嘘!”


    “小点声,你不要命了!”


    “小心隔墙有耳,传到金人那去,你一家老小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