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知县都敢杀,你们要造反?

作品:《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哈哈~


    赵旉又拉着赵谌坐下,当着所有人的面笑道:“论关系,您是我大哥,怎能随意安置?”


    “放心,我赵旉绝非薄情寡义之人。不过在王府修建完成前,您就先在皇宫里委屈些时日吧!”


    今天早朝,赵旉也就是宣布一下赵谌回来的事。


    在众人面前重新表露一下自己的态度而已。


    散了朝。


    等众人全部离开,赵旉才准备返回书房。


    可忽然间瞥见周三畏还站在原地。


    一个劲的往自己这边看,像是有话要说。


    “周卿,你为何不走?”


    这时,周三畏看了看左右没人了,这才接近龙椅:


    “陛下,近日新城知县于县衙外被杀,凶手已经被缉拿归案。”


    “钱端礼判定凶手斩刑,已经申报了大理寺复审,臣想请您定夺!”


    还有人敢杀知县?


    赵旉震惊的接过递上来的材料。


    “还有人敢重伤朝廷命官,真是胆大妄……”


    话音未落。


    赵旉立马变得严肃起来。


    因为材料上写的明白。


    新城知县克扣新兵补贴钱粮,大家去理论时,被知县派人一顿痛殴。


    兵部负责征兵事宜的记录人员被打伤,结果闹得新兵哗变,直接攻破了县衙,知县何章在冲突中被杀。


    啪!


    赵旉气得浑身发抖,将材料重重摔在地上。


    自己一再警告,不要克扣新兵补贴,怎么还是有人敢这么做?


    关键是这群新兵也特么胆大妄为。


    克扣补贴,你们不会上告?


    或者拒领补贴,直接回家就好了。


    多大胆子,连知县都敢杀?


    “周卿,马上带朕去大理寺,朕要亲自见见那些哗变的新兵!”


    不不不。


    周三畏把头晃得跟拨浪鼓一般,“陛下,那些新兵被关押在临安府大牢,不在大理寺。”


    “那就去临安府府衙!”


    换上便装,赵旉带上孟南星,一行三人骑着马直接出现在府衙。


    “陛下……”


    钱端礼知道周三畏肯定会上报朝廷。


    没想到官家竟然亲自来了。


    “好了,参与哗变的新兵有多少?”


    赵旉面色铁青。


    也不知道是为了知县被杀气恼,还是因为知县克扣新兵补贴震怒。


    “陛下,出手的共计四十名新兵,都是新城县内的壮年。”


    一边说,钱端礼一边带着官家往大牢走去。


    路上赵旉脚步加快,没说半句话。


    其他人只在后面跟着,也不敢多嘴。


    大牢内。


    众多新兵看到知府来了,立马大喊着冤枉。


    “把牢门打开,让他们出来说话!”


    这些新兵一个个站在赵旉面前,脸上余怒虽没彻底消散,可还是能看出一丝惊恐。


    听到知府介绍说,这是当今官家。


    这些新兵更像是找到了救命稻草一般,齐齐跪在地上,不断求饶。


    甚至有人开始痛哭流涕。


    毕竟平时都是守法百姓,一时冲动做了错事。


    事后想起来,那可是知县。


    这种重罪,弄不好家里爹娘、妻儿都保不住。


    “好了,你们都起来吧!”


    赵旉摆摆手,询问道:“你们那知县克扣了多少?你们报名参军,实际到手多少?”


    这时,有几人胆子很大,纷纷凑到近前。


    “陛下,草民们只得到一千五百文,粮一石!此外别无他物!”


    什么?


    赵旉瞳孔紧缩,眸光泛起淡淡腥红。


    自己明明做出过规定,新兵报名,直接发下三月饷银补贴,加在一块就是十二贯钱。


    这其实在宋朝里面,工资算低的了。


    可赵旉却下达了另外一道命令,那就是每月给与军兵两石五斗粮食。


    这些粮食,足够军兵们一家食用。


    而新兵报名时,则一次性补贴三石粮食。


    这么算下来,知县贪了一半还多啊!


    “钱知府,这事你难道不清楚吗?”


    “你是临安府的知府,在你治下的新城县出了这样的事,你是怎么管理的?”


    “你难道对朝廷征兵的事这么马虎吗?”


    被管家训斥。


    钱端礼一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临安府是天子脚下,每天事情多如牛毛。


    哪有时间挨个县城去调查?


    只不过确实是自己治下出的事,一旦解释,那就成了狡辩。


    现在也只能承认错误。


    训斥了一通,赵旉指着这些新兵对钱端礼道:“马上给新城县所有新兵重新统计。”


    “那知县克扣了多少,都给他们补齐了。不要吝啬钱财,不够与朝廷上报!”


    新兵在一旁听了,简直都傻了眼。


    一句话,不但没罪,反而还给补齐所有钱粮?


    赵旉也不给他们谢恩的机会,立即问出了那知县的情况。


    “你们补贴的事都解决了,不过这件事还是要调查清楚一些。”


    “等一切明了,自然会放你们出去的。”


    赵旉平时与大臣们还算和颜悦色。


    可面对军兵杀知县这种事,还是要表现的冷酷一些。


    否则一旦传出去,谁还会把朝廷法度放在眼里?


    “陛下,冤枉啊!”


    “草民们只是一时迷了眼才做出糊涂事,实在是无心之举啊!”


    说话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汉子。


    下颚处有一块伤疤清晰可见。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人有一股子膻味。


    “好了,谁是谁非,调查清楚了自然会还你们一个公道。”


    “毕竟知县被杀,这种事不调查清楚,还要大宋律法何用?”


    命令把这些人重新送回牢房。


    赵旉这才带着人回到大堂。


    “钱知府,你这些日子马上派人调查一下那个知县是否真有克扣。”


    “最好派人去新城县好好打探一下,看看他为官期间,民望如何!”


    离开府衙。


    赵旉又立即去了御史台。


    这还是赵旉自掌权以后,第一次亲自到达御史台。


    唐尧封、范彧亲自外出迎接。


    闲聊了没几句,赵旉转入正题。


    让御史台马上派出精干人员到达新城,好好查查那个知县的家产收入。


    看看他是否有大额财产与收入不符。


    解决完这些事。


    赵旉才算真正松了一口气。


    先把家产什么都搞定。


    如果真的确定这知县有克扣情况发生,再追加罪责也不迟。


    之后再去判决那些新兵。


    仅仅一天时间。


    新城知县被杀的事就几乎传遍大街小巷。


    这还是大宋朝第一个被新兵杀死的知县。


    连早朝上大臣们私下议论的,都是这件事。


    “陛下,臣请求陛下赦免那些闹事的新兵。”


    “这些人都是穷苦百姓,如今我大宋与金人战事吃紧,实在不应在此时扩大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