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别人参加科举,你跑去鸡占雀巢?

作品:《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喂,那小娘……”


    话未出口。


    赵旉挠了挠头,感觉也不对。


    人家明显是个小孩子。


    “喂,那姐儿,你站住!”


    听到有人喊自己。


    小姑娘浑身一颤。


    怯生生的转身看着赵旉。


    我的天~


    赵旉几乎要惊呼出声。


    这该是怎样一张面黄肌瘦的脸啊~


    眼窝深陷。


    泪痕清晰。


    整个人瘦骨嶙峋的。


    这得是多少天没吃了?


    这大宋朝还有如此悲惨的人?


    “你叫什么?为何如此凄惨?”


    “我……”


    小姑娘看起来也就十一二岁。


    看到陌生人,自然带出一股防备。


    单薄的身躯,看起来更加凄惨可怜。


    “你叫什么?为何一人流落街头?”


    赵旉蹲下身子,耐心的问了一句。


    “官……官人,我叫兜儿。家中突生变故,故而流落至此!”


    兜儿~


    赵旉上下打量几眼。


    见孩子确实可怜。


    说话都有气无力的。


    再说连双鞋都没有,脚底磨得都是血迹。


    从没见过这么惨的孩子。


    “兜儿,你先在这里站着别动,我去去就来!”


    说完。


    也不管小丫头听没听懂。


    刚好不远就有一家鞋店。


    赵旉以最快速度买了一双花布鞋,蹲下身子亲手给兜儿穿上。


    “我带你去吃饭好不好?”


    小丫头还是怯生生的盯着赵旉。


    眼底透着深深的无助与防备。


    得~


    看来这小丫头有些不信任自己。


    算了,别文绉绉得了。


    赵旉打定主意,直接牵着兜儿一只手,转向奔着酒楼。


    小丫头这副惨状。


    刚进酒楼就吸引了一大批目光。


    一个个都带着大大问号。


    心想这年轻人穿的这么富贵,怎么拉着一个小乞丐?


    “兜儿,想吃什么随便点。”


    小丫头只是低着头,时不时的偷看赵旉一眼。


    唉。


    没办法。


    赵旉只能对着伙计道:“上几个清淡口味的菜,再来两盘子荤菜!”


    几样菜倒是不贵。


    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


    可落在兜儿眼里,那就成了没事。


    小丫头终于不再像先前那般怯懦。


    抱着碗筷开始狼吞虎咽。


    “慢点吃,不够还有!”


    看着兜儿狼吞虎咽。


    赵旉心里暗自叹息。


    这么小的孩子,就要受这般苦。


    想必家里大人都不在了吧……


    好一会。


    饭菜被一扫而空。


    看着满嘴留有的兜儿,赵旉亲自倒了杯茶水递过去。“你家里人呢?爹娘可在?”


    “官人,我是临安钱塘人。娘亲病死了,爹爹被杀了!”


    被杀了?


    赵旉眼眉一挑。


    心说以大宋的律法。


    杀人者偿命,还要做出赔偿。


    难道这丫头一文钱也没得到?


    周围人多耳杂。


    赵旉也清楚这不是问话的地方,立即带着兜儿去到外面,找了一个僻静处坐下。


    “兜儿,你刚才说你爹爹被杀了,那有没有告官?”


    小丫头低垂着眼眸。


    眼泪已经打湿了衣襟。


    好一阵子,才擦了擦眼泪,“爹爹就是官,上任的时候被歹人杀了。”


    “兜儿没有亲人,是一路乞讨才逃回临安的。”


    什么?


    赵旉心脏猛的一跳。


    这丫头说的假话吧?


    上次科举是在三年前。


    所有中举的人早都外放了啊。


    可看这丫头楚楚可怜的,又不像是说谎。


    “兜儿,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你还记得你爹爹叫什么,往何处赴任吗?”


    小丫头眨着遍布血丝的大眼,充满迷茫。


    “爹爹叫许林,当初还小,只记得两年前爹爹赴任的地方有广德二字!”


    广德?


    赵旉微微点头。


    第一反应就是广德军。


    问到这,赵旉已经大概了解清楚了。


    想要找到许林的档案,非常简单。


    去吏部一问便知。


    因为广德军不大,就管着一个县。


    两年前外放官员完全有迹可循。


    “兜儿,你现在已无亲人,不如我给你找个地方安身,你可愿意?”


    “真的吗?”


    许是经常讨不到饭,要饿着肚子。


    小丫头双眸中第一次露出惊喜。


    “当然,而且你爹爹的事,我还要管一管呢!”


    看小丫头这一身穿戴简直惨不忍睹。


    赵旉带着又去了布店。


    亲自选了一套衣裳。


    西湖边。


    顾洛书满是怜悯的牵住兜儿。


    “洛书,你就先把兜儿收下吧,让她在你店里帮帮忙。”


    多余的话,赵旉没说。


    匆匆离去。


    现在,他想要杀人了。


    连朝廷外派的官员都敢杀,真是胆大包天。


    从兜儿的只言片语里,赵旉就猜到,绝对是有人杀了许林,而后顶替名额做了官。


    只是赵旉十分不解。


    这种事其实只存在与理论中。


    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复杂。


    一个不留神就可能被发现。


    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刚刚返回皇宫。


    赵旉立即派人去吏部。


    正午。


    内侍返回。


    将带来的一页纸张交给赵旉。


    果然与自己猜测一致。


    许林,是赵构外派的最后一批官员。


    看到这封档案。


    赵旉再也控制不住杀意。


    滔天怒火腾的窜上头顶。


    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连朝廷外派的官员都敢杀,还有什么事他们不敢做的?


    整个大宋朝开国以来,还没有过这种事发生。


    冷静下来,赵旉感觉这事不简单。


    绝对不是单单杀一个人。


    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


    根据吏部的反应。


    许林目前仍在任。


    这说明,杀了许林的凶手,真的顶替了许林。


    这不是最主要的。


    主要的是,直属上级广德军知军。


    你难道不清楚你的下级换人了么?


    一个官员到任。


    首先要去上级治所述职。


    还要核对各种手续。


    难道这些都是走个过场?


    不可能。


    这说明,知军有很大嫌疑与杀人凶手认识。


    如果他不认识。


    那就更该杀。


    连自己的下属是不是本人都不清楚,还做个狗屁的知军?


    气急之下。


    赵旉双管齐下。


    一边派人去找孙有道。


    一边派人再去吏部调查广德军知军的档案。


    缉拿命令是下午发出的。


    皇城司的人是连夜走的。


    广德军,本来距离就不算太远。


    就在江南东路。


    可三天后。


    孙有道便返回了临安。


    这让赵旉始料未及。


    及时距离再近,也不可能往返只用三天啊!


    随同孙有道一同来的,还有知军的奏疏。


    据孙有道说。


    他们也是行至半路相遇。


    奏疏上说。


    广德知县许林,被人发现吊死在自家房梁上。


    吊死了?


    赵旉直接把奏疏摔在地上。


    早不吊死,晚不吊死,偏偏去抓他的时候就吊死了?


    这分明是毁尸灭迹,杀人灭口啊!


    问题关键是,对方怎么就知道朝廷要派人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