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李显忠来了

作品:《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紧接着,几个皇城司的人径直冲上二楼。


    “在哪呢?”


    “在哪呢?”


    他们上来一通乱喊。


    把其他吃饭的食客也都喊蒙了。


    有些人交头接耳,低声细语。


    李衙内更是一脸错愕。


    回头看看两个同党,“你们把皇城司的人也叫来了?”


    两个同党听了直摇头,“没啊,我们可不认识皇城司的人。”


    没过一分钟。


    楼梯口又是一阵骚乱。


    几名皇城司差人开道,簇拥着孙有道。


    “我的天~”


    所有食客。


    包括楼下的掌柜的。


    以及在雅间里有头有脸的员外全都惊动了。


    这可是皇城司老大啊。


    谁啊,把这尊大佛都惊动了?


    看见孙有道,李衙内简直跟老鼠见了猫。


    嚣张气焰瞬间萎靡,跟着同党慌忙让开一条道。


    孙有道一出现,立马四处搜寻。


    最后在最里侧靠窗位置,发现了赵旉。


    急忙小跑着到了桌前。


    “陛……”


    刚要出声,赵旉暗暗给了个眼神。


    孙有道也反应过来,急忙改口道:“小郎君,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赵旉放下酒杯,指着楼梯那边的李衙内等人。


    “那三个人仗着父辈蒙荫,为害乡里,抓起来审问审问。”


    “还有,那三个官差好像是临安府衙的,也一并带回去,问问他们的关系!”


    这一套操作。


    看得所有食客都半张着嘴,好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


    堂堂皇城使,竟然对一个年轻人唯命是从。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谁家的二代?


    能有这么大的权利,让皇城司大佬听命?


    整个二楼鸦雀无声。


    赵旉声音淡然,清晰的传到所有人耳朵里。


    高衙内与两名同党,瞬间慌了神。


    别看自己家里势力不小。


    可也没大到能让皇城使卑躬屈膝的地步。


    逃跑?


    周围都是皇城司的人,往哪跑?


    他也不敢跑。


    只能傻站在原地,冷汗将后背打湿,整个人失了神一般。


    二楼重归平静。


    简单几句话,就让皇城使抓人。


    掌柜的眼珠转了转,急忙对着伙计耳语了几句。


    “小郎君,这是我们掌柜的特意吩咐,赠送您的好酒。”


    “掌柜的还说,这顿饭由酒楼承担,以后这位置给您专门留着。”


    不必了。


    赵旉摆摆手。


    李清照早就吃好了。


    给再好的酒也是浪费。


    留下足够饭钱,赵旉这才搀扶着已经微醉的李清照离开酒楼。


    “小郎君,您到底是何身份啊?”


    “刚才那个人是皇城司的吧?”


    边走,李清照便耐不住好奇。


    “李妈妈,那个人是皇城使,我的身份您应该能猜得出来。”


    说话间。


    已经到了李清照租的房子。


    低矮破落的小院。


    比起危房也差不多少。


    即便如此,每月租金也超过了一贯钱。


    起初,李清照还没意识过来。


    可走到堂屋时,大脑中突然闪过一丝灵光。


    知道自己与秦桧的亲属关系。


    一个纸条,让皇城使小跑着出现在面前。


    这种威慑力,除了当今官家,恐怕也没第二个人了。


    好一会。


    李清照才压制住内心喜悦。


    如果真是自己猜想的那样。


    那自己这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从此以后,再也不用过忍饥挨饿的日子了。


    人生大喜大悲,也不过如此啊!


    想自己漂流半生。


    晚年能寻到安享晚年的去处,真的是此生无憾了。


    收拾了随身物品。


    李清照终于踏上了又一段旅程……


    傍晚时分。


    皇城司传来消息。


    李衙内老爹李思昭,在朝中任职中书舍人,十分有才学。


    那两个同党,则是富商的子嗣。


    至于三个临安府衙的官差,实际只是收了李衙内的钱财而已,与知府并无瓜葛。


    “哼。”


    “有才学。”


    赵旉双唇紧闭。


    实在是想不明白。


    一个玩笔杆子的,家里的子嗣怎么能猖狂到这种地步?


    从李衙内那种表现来看。


    他们平时肯定没少干这事。


    就冲这种家风。


    这个李思昭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让这种人执行、起草政令,简直是一大隐患。


    干脆罢官吧!


    再让御史台查一查,看看家里有多少不正当收入。


    要是有证据,直接查抄家产。


    忙完政事。


    赵旉才把内侍叫到身边,询问东宫那边怎么样了。


    知州姚存孝的女儿一直被安置在东宫。


    为了方便教学。


    李清照也住进东宫。


    距离有点远,还真不能时刻在那边照看着。


    内侍也是来回跑,负责汇报那边的情况。


    从他嘴里透露,李清照已经开始教学。


    只不过身体不适很舒服,已经让太医诊治了。


    听内侍这么说。


    赵旉才想起来,李清照可是因为没钱,被医馆赶出来的。


    “都说两宋富,实际上穷苦人还是不少。”


    “看来得想办法,让穷苦百姓先富裕起来再说了。”


    眼看着时间越来越晚。


    赵旉伸了个懒腰,起身准备返回东宫。


    :报陛下,襄阳发来塘报!


    襄阳?


    听到襄阳来信,赵旉顿时来了精神。


    一个是金军退了,一个是襄阳丢了。


    平复了下紧张情绪,赵旉才接过塘报。


    “李世辅?”


    这名字好像有点陌生啊!


    根据岳飞说,李世辅带人进入秦岭,准备归降大宋。


    现在牛皋已经放其进入大散关。


    上面说的也不是很清楚,只是请奏是否允许其归降。


    不行。


    从西夏回来的人,必须得防备点。


    “来人,把赵鼎给朕叫来!”


    刚好赵鼎还在办公,根本没回府。


    “赵卿,有个叫李世辅的人,你熟悉么?”


    李世辅?


    赵鼎犹豫了一下,反问道:“陛下,可是西夏的李世辅?”


    这时赵旉把那份塘报递给赵鼎。


    看了几眼,赵鼎哈哈大笑。


    “陛下,此人乃是绥德军人。绍兴六年,金人占据延安府,被迫降金。”


    “后奔走西夏,借西夏兵反攻金军。再后来,臣就不清楚了。”


    赵旉就在一旁静静听着。


    越听越熟悉。


    这履历怎么跟历史上的李显忠这么相似?


    李世辅……


    李显忠……


    忽的一瞬,记忆深处一处光点猛的闪了一下。


    赵旉恍然大悟。


    李显忠就是李世辅。


    历史上记录,李世辅是受到赵构接见后,赵构赐名李显忠。


    沃日。


    这可是扛金名将啊。


    很有军事才能。


    曾经也数次击败完颜宗弼。


    最主要的,这人一直是心向大宋。


    忠心方面绝对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