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先打一顿再说

作品:《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好了,除吴定州外,其他人都退下!”


    赵旉声音不大,却带有不可抗拒的威严。


    谁敢不听?


    赶走了闲杂人。


    赵旉示意吴定州站到书案前。


    “吴知府,你在这扬州知府任上多少年了?”


    “回陛下,臣乃绍兴九年秋到任知府。”


    嗯。


    赵旉点点头。


    其实他也不知道。


    “好,那我再问你。你到任之时,扬州府的米价是多少?现在是多少?”


    额……


    吴定州想了一百个可能。


    就是没想到赵旉会问自己这个。


    好半天,才结结巴巴道:“陛下,臣到任时粮价每升不超过十一文,如今每升十七文!”


    “哼,还算你不糊涂!”


    赵旉示意侍卫搬过来椅子,让吴定州坐下。


    “吴定州,你是不是没饿过肚子?你身为扬州知府,不知道体察民情吗?”


    “每石粮食要超过两贯钱,一千七百文,你觉得百姓吃得起吗?”


    赵旉心里清楚。


    就是问也白问。


    这种人根本就没下去过,哪里会管百姓的死活。


    不给他任何解释机会。


    赵旉拍着书案,指着吴定州。


    “明日午时以前,朕在你这官署里要看到附近所有田庄的东家,还有那些个粮商,下去执行吧!”


    “是!”


    “是!”


    “臣这就去办!”


    吴定州吓得直接从椅子上摔下去,小跑着出了大堂。


    “混账东西,等把事情调查清楚了,看老子怎么治你!”


    约定的是明天。


    赵旉也没心情再闲逛。


    第二天正午。


    赵旉依旧坐在主位。


    吴定州焦躁不安的不断在下面徘徊。


    终于。


    最后一个到场了。


    当看到这群人的一刹那,赵旉就已经明白个大概。


    都是一群发国难财的人。


    赵旉冷目凝视众人,阴寒的眸子冷厉如刀。


    沉默良久,始终没有开口。


    大堂上,气氛异常紧张。


    这些人可不认识赵旉。


    不过看到连知府都要毕恭毕敬,比看到自己老爹还尊敬时,瞬间心惊胆战。


    许久。


    几个官差跟着两名侍卫,带着街上一个米铺掌柜也进入大堂。


    顺便将搜刮来的一份契约交给赵旉。


    啪!


    契约被拍在书案上。


    “这契约是怎么回事?”


    “你们把朝廷的法度放在何处?”


    赵旉目光搜寻众人。


    最后放在一个年纪中等,肥头大耳的粮商身上呢。


    “这契约的事,你也参与了对吧?”


    “官人,小人确实有参与。但为了生计,都是不得已想出的权宜之计!”


    “嗯。”


    “权宜之计。”


    赵旉点了点头。


    要不是人多,自己简直要被气笑了。


    这谎话张口就来啊。


    最后这些个粮商,没一人反驳。


    很明显都与米铺签订了契约。


    目光重新扫过众人。


    赵旉又盯上了一个田庄东家。


    “你说说看,你田庄里的粮食卖给粮商是什么价钱?”


    被点了名字。


    东家吓得全身一个哆嗦。


    低着头,恐惧的瞥了眼那几个粮商,颤颤巍巍的回复道:


    “回官人,粮商收粮居多,熟客每石收七百四十文。”


    “若是遇到不熟且量小的,每石收七百八十文。”


    “嗯。”


    “不错。”


    赵旉唤过一个侍卫,从对方手里接过两个饭碗。


    仔细看,每个碗里都有被叠起来的纸条。


    “好了,田庄东家站左边,粮商站右边。排好队,在这碗里各自选张纸条。”


    没人明白赵旉的意思。


    但不敢不照做。


    这些人拿了纸条,一个个也不敢打开。


    最后还是赵旉命令他们把纸条打开后,他们才发现纸条上写着“生死”二字。


    “好了,抽到生的,去一边站着。”


    “抽到死的,到中间站着!”


    事到如今。


    这些人再傻,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有人暗自狂喜。


    有人痛哭流涕的跪在地上。


    其实赵旉每个碗里,只放了一个死字。


    刚好一个粮商,一个田庄东家。


    这两人被吓得几度晕厥。


    不断磕头求饶。


    再看赵旉,好像看两只死狗一样,没有半点表情。


    也不顾两人求饶,对着身后两名护卫摆了摆手。


    “去,拖到院子里斩了。”


    不管这两人怎么求饶,还是硬生生被拖到外面。


    吓得一旁粮商与东家全都尿了裤子。


    “吴知府!”


    啊!


    听到天子突然喊自己。


    吓得吴定州以为自己也要被杀,吓得哇呀一声,瞬间跪倒。


    还没等他喊。


    赵旉一个眼神直接让他闭嘴。


    “吴知府,把那两人的首级悬于闹市。”


    吩咐完毕。


    赵旉起身活动了几下,绕过书案,径直来到粮商与东家面前。


    “给你们个机会,今后这米价怎么定啊?”


    先看田庄这边。


    几个人凑在一起,商议了片刻。


    “官人,我们以后决定以每石七百一十文售给粮商,可否?”


    闻言。


    赵旉既不同意,也不否定。


    随手指了指守在两旁的官差。


    “这些个东家,每人打十板子!”


    啊?


    几个农户完全没反应过来。


    直勾勾的傻在原地。


    连带着一旁的官差,也都跟木桩子一样。


    “我说的话你们听不到吗?”


    “动手!”


    这一次,所有人才终于有了反应。


    官差们平时干的就是这活。


    不容分说。


    将几个田庄东家按倒在地。


    上去就是一顿板子。


    这帮人平时吃香喝辣,养尊处优。


    几板子下去,直接就学了狗叫。


    “这次你们再说说,以后这粮价要怎么定啊?”


    话音刚落。


    几个东家捂着屁股开始求饶。


    “官人,官人,我们知错了。”


    “从今以后,我们每石只售六百文。”


    哼哼~


    “你们田庄的成本,我心里也有杆秤,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这样吧,最高售价不得超过六百八十文。量大者,可酌情减少。”


    处理完田庄。


    赵旉终于将目光放在几个粮商身上。


    被赵旉那种阴冷阴冷的眸子盯着。


    几人不自觉的后退了几步。


    刚刚可是连砍脑袋,再打板子的。


    这要是说错了话,可都是要招呼到自己身上。


    “你们这些粮商说说吧,以后再向各地米铺售米时,要什么价钱啊?”


    声音温和。


    却带着明显的威胁。


    几人合计了片刻。


    最终推选出一个代表。


    “官人,小人几个商议了一下,觉得还是每石……”


    说到一半。


    粮商有些结巴。


    这价钱说出去,弄不好就要换来一顿毒打。


    挣扎了半天,才犹犹豫豫道:“官人,每石售七百六十文,您看好吗?”


    “官人,实在不能再低了。否则我们还要支付漕运、车队的钱,不能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