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战国又开始了!

作品:《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这边,擎着丸之十字旗帜的岛津军,展开反击,两万名持着长枪的武士,平端着长枪,横冲直撞地,以排山倒海之势冲过来的时候。


    幕府军内,侥幸未死的铁炮手,和弓手,则打出来了稀疏的铳弹箭矢。


    而这,自然是无法阻拦面前的敌人的。


    冲锋着的岛津军,一直冲锋出去两百余步,把幕府军堪堪赶到河边。


    松平信纲指挥下的幕府军,这才背靠着川内川,重新整理起了防线。


    但是,还不等他们高兴片刻。


    随着岛津军朝他们展开冲锋的长枪兵退去。


    他们的面前,又出现了数不清持着铁炮的岛津家铁炮队。


    “射击!”


    伴随着阵列里,大量的军官下达命令。


    一轮齐射打响。


    火绳枪的杀伤效率很低,但当火枪数量达到一个量级的时候。


    这玩意的杀伤效率,却又是相当高的。


    但只见到,再新的一轮射击中,松平信纲指挥下的幕府军,又在川内川南岸的土地上,倒戈下了数不清的尸体。


    而对面的岛津军。


    则是每齐射一轮,这些火绳枪手,就退下去装填子弹,然后,由长枪兵上阵冲锋。


    周而复始。


    一连数次后。


    战场上,能够坚持下来的幕府军,已经没剩下多少了,原本用来增兵南岸的浮桥上,也赫然挤满了无数溃败下去的幕府军。


    “公方,臣无能……”


    松平信纲挎着刀,跪在了德川家光面前,后者的脸色阴翳到了极点。


    无他。


    数万大军,这才多久功夫?


    就被岛津家给打崩了。


    他如何能不生气?


    除了生气,他还有惊恐——岛津家就把幕府打的大败亏输了,若是再添几个岛津家,德川幕府还有存在之必要吗?


    一想到这,岛津光久都快要头疼死了。


    哪有功夫搭理松平信纲这个败军之将?


    见此情形,松平信纲也不多说些什么,是黯然的叩首退下,然后找地切腹去了……


    松平信纲切腹的时候。


    南岸战斗实际上已经差不多要收尾了。


    除了不知廉耻,弃暗投明,投降了的武士,或者是跑入川内川,在冰冷的河水里面,游回来的,沿着浮桥逃回来的武士外。


    三万余名幕府军,倒在了南岸的土地上。


    烈度之高。


    让幕府军内,那些个曾经打过战国乱世的老武士们都为之动容——日本国的战国乱世,论起规模而言,绝不是后世华夏网民所嘲讽的村战。


    日本战国乱世,是有相当多的小规模村战级别战争,但如果因此,以偏概全,片面的认为日本战国就是打了一百多年的村镇级别的械斗,那就是扯淡了。


    应仁大乱,小牧长手之战,四国征伐,九州平定,侵朝战争,乃至关原之战,其规模大概都在十几万人以上。


    其中北条征伐,九州平定,光是丰臣秀吉这边的人马,就有二十万之巨了!(要不是因此,岛津家也不至于放弃已经到手大半的九州)


    都到这规模了,还能称之为村战?谁家的村这么大?


    不要觉得二十万这个数字很小。


    决定努尔哈赤命运,改变辽东战略布局的萨尔浒之战,作为泱泱大国的大明朝,仅才出动了十一万人,而里面的正牌明军,才八万八千,余下的是前来助拳的朝鲜军,还有叶赫女真。


    努尔哈赤当时也才六万人马,双方拢共才十几万人在打。


    松锦之战,决定明清两国命运的血战,明军十三万人,而清军也只有十一万人。


    李自成与多尔衮的一片石之战。


    战争的规模连松锦之战都没法比。


    如果将日本战国称之为村战,那明末,明顺清三方的拼死角力?又算的了什么?


    村长或镇长逐鹿中原?


    不过,虽然交战规模很大,但日本国的战国乱世,却又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伤亡率低!


    也就是说,往往战场上集中的军队数量颇多,但死伤率并不是太高。


    战争烈度并不是太高——当然也不是绝对,也是发生过高烈度的战争的。


    譬如,第四次川中岛合战,长筱之战,都是伤亡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烈度也是很高的。


    不过,这样规模的血战在整个日本战国乱世里面都是数的过来的。


    而当下,摆在幕府军面前的川内川大战。


    作为失败一方的幕府军,在投入到南岸作战的五万余武士,却付出了高达近百分之七十的死亡率——不是伤亡,因为伤的大概也要死了!


    这如何不让人震撼?


    饶是经历过战国乱世的老武士们,都不由的为之颤抖!


    原因无他。


    如果这是双方伤亡率差不多的血战的话。


    那付出如此高的死亡,也不是不行。


    可问题在于,战场上,大片大片倒下的,貌似只有幕府这边武士,反观对面的岛津军,这会的伤亡率充其量,也不过超过百分之十吧?


    这仗,还怎么打?


    连见识过战国风云的老武士们都被眼前的场面给吓住了,何况是那些个,已经承平了几十年,一上阵,就是面对如此惨烈景象的新一代武士们?


    尤其是,他们还是挨打的一方!


    这如何不让人动容?


    如果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像加入御前亲军的那些个日籍武士们一样,一点点地适应战争的话,那他们或许还能承受这种大规模的死战,承受这种片刻间,数万人失去生命的惨烈景象。


    但问题在于,他们压根就没有这样的机会。


    他们头一次面对的,就是如此惨烈的战争。


    这难免是让幕府军上下,都有些难以承受。


    士气更是低落到了没边。


    而德川家光还有他手下的亲信们,自然也看出来了这次,在汇报了松平信纲切腹自尽的消息后,充当其介错人的德川赖宣,就走到了德川家光面前,禀报道。


    “公方,臣以为,我军应该撤出九州!”


    “八嘎……”


    德川家光顿时骂起了娘。


    废话,撤出九州?


    这不是把九州岛直接让给了岛津家?


    虽说九州岛当初就是岛津家的地盘,如果不是丰吉秀吉提兵二十万,来收拾岛津家,或许,九州岛如今还是岛津家一家独大的局面呢。


    但这并不代表,德川家光愿意将九州交给岛津叛贼啊。


    因为,这代表着幕府向岛津家低头了!


    可德川赖宣却无奈的禀报道。


    “经南岸一役,我军损失近半,士气也颇为低落,更重要的是,各地大名,定然已经知道了此役之结果,若不能回师本州,则江户有危啊……”


    “况且,以我军现在之兵力,也不可能在九州,扫平岛津家,反而,容易被其给全歼在九州,与其一败涂地,倒不如带兵马回师江户,应对新一轮的战国……”


    “大纳言是说,战国又来了?”


    德川家光眉梢一扬。


    “来了!”


    德川赖宣沉重的道。


    战国已经来了!


    幕府一败涂地,退出九州。


    以岛津一氏,尚且击败幕府。


    接下来,幕府要应对的敌人,可不在少数。


    而大小大名之间,也势力掀起一轮新的征伐,互相兼并。


    这可不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乱世将临,战国重启的征召?


    德川家光实际上也不是看不出来这些,他是有些不死心啊——当然不死心了。


    要知道,在他掌握下的日本国。


    在他控制下的德川幕府,虽说不至于是铁桶江山。


    但也不是轻轻一推,就会被摔个粉粉碎的存在啊。


    历史也证明了,德川幕府的统治还是很严密的,否则也不至于苟了两百多年。


    可好好的天下,竟然葬送在了自己的手上,让德川家光怎么能认命?


    不过,再不想认命,事到临走,德川家光也只能认了!


    他再头铁,也不到至于敢在大败之后,拿手上的五六万人马,对阵刚刚大胜,士气如虹的岛津军。


    是只能一路后退,在隆武元年,日本国庆安元年十二月,退出了九州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