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多一位考生

作品:《逍遥小侯爷

    “誉王殿下也来了啊?”


    齐天疑惑地看着誉王。


    这时候,梁帝开口道:


    “都是皇室子弟,他也想来考,卷子也不少,就让他试一试吧。”


    闻言,周围的人全都愣住了。


    就连赵永吉都目光呆滞了。


    “这……不行啊陛下!”


    完了!


    全完了!


    赵永吉本想着这次考试只有太子一人,才会任由齐天教授太子才学问。


    可誉王一出现,事情就不对了!


    两位皇子,一起考试,这不就是要开始比较了吗!


    誉王性格不好,却富有才学。


    跟年纪尚浅的梁隆比起来,不知道厉害了多少。


    这样下去,太子要丢大人啊!


    早知道这样,就是自己承受非议进宫教学,也不能任由齐天胡闹!


    赵永吉的心在滴血!


    “哦?怎么不行?”


    这时候,梁帝疑惑地看着赵永吉。


    都是皇子,尽管已经立储太子。


    可誉王都回京了,给他个考试的资格,没什么说不过去的。


    但赵永吉今天是要硬保太子了。


    他硬着头皮,梗着脖子道:


    “陛下,这都是为太子设置的题目,誉王殿下已经二十多岁,腹有诗书且较为年长,写这些题目恐怕是没什么难度。”


    誉王一点都不吃这套,嘴角一撇不耐烦的开口道:


    “赵老,我只是写一张卷子练练手而已,您是害怕我跟您的爱徒比较吗?”


    “微臣可没这个意思,只是……”


    “只是什么?赵老!我虽是边关将领,却也是皇室子孙,出去了几年而已,刚一回来,您这就连皇家的考试,都不让我考了?”


    誉王丝毫不给赵永吉这位老臣面子。


    三言两语的就要火起来了!


    赵永吉被对方激烈的态度喷的呆愣半晌,心神紧绷。


    这家伙扯着扯着,就要朝皇室血脉上说……越说越没谱了。


    梁帝微微皱眉,脸上已经有了几分怒气。


    一旁的张皇后也很是不悦。


    今日本是梁隆的考试,誉王横插一脚,还理直气壮。


    这算什么?


    “行了!给誉王准备一张桌子,让他和太子一起考。”


    最终,梁帝制止了誉王。


    李有年命人将东西给两人准备好。


    这时候,太子也被今天的情况给闹得有些不悦。


    他握紧了拳头,看着这个给周遭人带来了诸多麻烦的兄长。


    齐天感觉到了太子的情况,便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他从戎多年,学识有没有退步还不知道,咱们有模板,有我给您的诗文,他怎么比?”


    “也是!”


    一提到齐天给的东西,太子就自信心爆棚。


    “那我去了!”


    太子和齐天告别。


    誉王也坐在了书案前。


    “开始考试,时间一个时辰。”


    李有年走上前,敲响铜锣。


    嗡……


    一群礼部官员分开两列,站在旁边等待着考试结束。


    中间坐着的,便是梁帝和张皇后。


    太子考试和普通人不一样。


    每年的文章有没有进步,优势在哪,有哪些缺陷,都是现场进行点评的。


    就像是赵永吉,就是点评人之一。


    现在他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地嵌进了肉里。


    他很痛苦。


    今天若是太子输给了誉王,不只是齐天丢人,自己也要丢人。


    齐天看到了内心戏如此丰富的赵永吉,心中很疑惑。


    这老东西怎么一会笑,一会哭呢。


    “赵老,你是不是害怕太子输啊?既然已经开考了,不如告诉我题目是什么?”


    “告诉你有什么用?能让太子赢吗!”


    赵永吉一听,顿时就火了。


    对着齐天怒目而视,声音低沉之中还带着几分怒气。


    “赵老,太子必赢的,策论和诗文,有我指导还不赢?”


    齐天话说的很满。


    两人小声交流的时候,周围的官员们听见后,都投来了诧异的目光。


    这小子有毛病吧!


    为何这么说话?


    谁敢说自己的学生,文章必定写得好?


    他们这些年长之人,还不一定能在随便出了个题目之后,将策论和诗文写好呢。


    于是这时候就有不少人觉得齐天是在吹牛逼。


    李有年咳嗽了两声,小声道:


    “齐天,怎么跟赵老说话呢。”


    赵永吉深吸了一口气,他现在倒是希望齐天说的话是真的。


    说实话,在他心中自己和齐天的恩怨,是不应该影响太子的。


    起码要让太子在年末的考试时发挥出彩。


    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这个老师的身份。


    “西南匪患,还有绝景诗。”


    齐天一听顿时乐了。


    前几天教太子时候,他还专门说过阳明先生平百年匪患的故事呢。


    套用这个故事中的一些解决之法,这次太子写出的策论绝对独到。


    周围的人在听闻题目之后,一个个的脸上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


    “糟了!”


    “唉……”


    “怎么会是这种题目啊,太子殿下久居深宫,什么时候看过绝景?西南匪患跟他更不沾边!”


    “倒是对誉王更轻松些,他可是沙场上归来的大将啊!”


    绝景诗就很难了。


    很多人的文字贫瘠,难以描绘出绝景的气魄。


    西南匪患,就更难了!


    朝廷里还没多少人能给出解决办法呢,太子怎么给?


    所有人都满面灰暗。


    李有年仿佛早就知道了一切。


    此时低下了头,一副准备挨训的样子。


    孙山明咕咚一声,咽了个口水。


    责任可不在他这边。


    他们礼部当初选题的时候,全都是赵永吉扯着卷子就跑着交上去了。


    要怪就怪赵永吉。


    “唉……”


    一时间,所有人都心情复杂。


    誉王的出现,让所有人都叫苦连天。


    梁帝看着他们这幅样子,心中也有些奇怪,便低声将齐天唤来。


    “齐天,过来。”


    “陛下。”


    齐天乖巧的走到了陛下面前,露出了人畜无害的表情。


    “你告诉朕,这次隆儿的复习如何?”


    “不说很好,起码也是个优良。”


    “哦?这么厉害?”


    梁帝眉毛一挑,心中已经是一片愉悦了。


    张皇后得了齐天的保证,心中的石块也落了地。


    但其他官员们,此时却全都慌了。


    李有年张大嘴巴,老脸上全都是不可置信。


    在他们面前口出狂言就算了。


    陛下面前,齐天还敢这么说?


    他是真敢啊!